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
“玩中学”是什么
“玩中学”是指玩耍不仅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以强烈的自我驱动力从玩耍中获得为自身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这种以兴趣爱好和好奇心为出发点,以实践动手为途径的“玩中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心理学上的好处,它可以使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参与性的终身学习者,也可以让我们对学到的已知事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更可以帮助儿童面对急速变化的世界中的挑战。
从一出生开始,儿童便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及探索潜力。许多孩子通过玩耍来认识、学习这个世界。当我们听到天才儿童的故事时,我们的反应是惊讶于这个孩子的早慧。但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孩子天生就都具备了无限的潜能。自古以来,人们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成为了后来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支撑,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模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实践检验。当一个小孩子在探索他身边的世界时,他就在不停地使用这种动手实践的方法,去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然而,在从孩子长成大人的漫长路途中,我们往往丢失了这种本是与生俱来的、出于好奇心去探索和理解世界的习惯。取而代之,我们机械地记忆那些已知的事实,以便于通过考试、胜过同伴。纵然,书本可以提炼出很多知识,为我们省下来不少时间,免得我们去大费周折地重复前人早已完成的工作;而教师可以分享他的智慧,这些智慧如果我们仅凭自己亲身实践去获得,会很慢也很困难。但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机械记忆的知识唾手可得,儿童也会不满足于在课堂中不断重复他们可以轻松在网上获取的知识。因此,如何在现有体制中做孩子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引导者显得极为重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是确立动手学习在心理学方面具有深刻重要性的里程碑式学者。皮亚杰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人们去尝试做新的事情,而不是仅仅重复前代已经做过的事情;让人们拥有创造、发明、发现的能力,能够批判、查证,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呈现在面前的一切。”动手学习和受好奇心驱动的学习至今还依然只是个特例,而不是教育的普遍现象——尽管让·皮亚杰的研究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这一领域的几代研究者,然而在中国中小学的实践过程中仍与理论有脱节。
如何“玩中学”
1.问一问
问问题所涉及的第一个方面是允许儿童在课堂及生活中自由地发问。问题往往产生于对当前状态或答案好奇或不满足,促使学生不断重新思考或创新。教育学家尼尔·博斯曼(Neil Postman)认为提问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已获得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问问题,事实上,提问是人类具备的最重要的智慧工具。”不少教师认为日常教学中很难一个一个地解决每位学生的疑问,然而,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或自我反思可以促使学生内部消化一部分问题。如此,不仅肯定了每位学生问题的价值,又可高效地对学生的理解力进行形成性評价。《创造力——推开潜能世界的大门》一书中指出“疑问是灵感的源泉”,并认为“质疑是一个迷人的过程,因为它总会引来很多我们不曾料想的结果,可以说,质疑是取得新发现的不二法门。研究和掌握那些给了我们质疑和回答的新东西,又总会让我们提出新的质疑,质疑的良性循环总能激发新的智慧,增强我们创造现实的能力。质疑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能给我们带来思想的清晰,引导我们健康的生活。”
问问题所涉及的另一方面是家长和老师应不断地向儿童提出问题,以促进他们深入思考。而问题也不应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通常“是什么”的问题是会引起学生警惕性的“检测性问题”,而往往“为什么”与“如何”的开放性问题才可以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金字塔中,“是什么”的问题只能刺激学生处于最低端两层的“记忆”和“理解”的低阶思维。
2.读一读
总结大量的研究成果可知,阅读带给人的收益是巨大的,利用阅读来促进孩子的发展是最为切实可行、方便快捷的途径。显而易见,阅读能大大提高孩子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那些更愿意与孩子交流(尤其是阅读)的父母,在对话中使用更丰富的词汇、更复杂的句法,询问更多的问题,更多地扩展话题。因此,对于幼龄儿童(0-3岁)来说,家长是否使用合适的方法给孩子读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够接触到的词汇量,也对孩子之后的语言发展、学业成就乃至生活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长给幼龄儿童读书不仅是一项愉悦的亲子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更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通过早期的亲子阅读活动,孩子能够逐渐学会将文字和听到的音节建立起联系,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比如如何拿书、翻页、用手指点读),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差异,理解故事的构造(比如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和事件发生的先后因果联系,并逐步形成句法和语法的概念。
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和听说理解能力是最能预测孩子在小学高年级时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甚至能预测孩子上大学时的学业表现。除了学业成绩,研究也表明,阅读对孩子情绪理解、同理心、情绪智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让孩子爱上阅读,才是为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太累,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被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据。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如此迫切,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孩子的课外阅读。阅读能力是孩子学业成就、情商发展的基础。掌握了它,就好像掌握了一根魔法棒, 能够点石成金。 有书相伴的孩子,发展都不会太差。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博览群书、涉猎广泛。
3.玩一玩
“做中学”可以使学生在科学课中有更出色的表现。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动手学习或肢体体验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较难和较抽象的概念时表现更出色。动手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习者许多综合素质。例如,动手实践可以促进儿童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精细运动技能是指手和手指上较小的肌肉群完成的任务。许多家长和老师在低年级段时发愁自己孩子字写得不好,却往往忽略了低年级儿童的精细运动技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但玩沙子、玩积木等看似平常的游戏却恰恰最能有效地锻炼精细运动技能所需的小肌肉群。
為什么要“玩中学”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正面临着急速变化、具有全球性挑战和高度互联的世界,而传统教学的模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有过任何革新与改变。即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仍有其必要性,但仅仅维持中小学的现状显然已不足以让学习者胜任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国务院“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未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当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或搭建乐高模型时,儿童会展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专注力。儿童时时刻刻都在向成人展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与家长也应关注、尊重并恰当地运用每位学生自身兴趣的巨大能量,促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无痕”地学习,在乐趣中成长。
(注:本文由赵荻、伍珍、彭瑞文整理)
参考文献
Sénéchal, M. & LeFevre, J.-A.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reading skill: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 73, 445–460 (2002).
Horowitz-Kraus, T. & Hutton, J. S. From emergent literacy to reading: how learning to read changes a childs brain. Acta Paediatr. 104, 648–656 (2015).
Bus, A. G., van Ijzendoorn, M. H. & Pellegrini, A. D. Joint Book Reading Makes for Success in Learning to Read: A Meta-Analysis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iteracy. Rev. Educ. Res. 65, 1–21 (1995).
Vivas, E. Effects of Story Reading on Language. Lang. Learn. 46, 189–216 (1996).
Mason, J. M. & Allen, J. A Review of Emergent Literacy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Reading. Technical Report No. 379. (1986).
Cochran-Smith, M. The Making of a Reader.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4).
Dias, N. M., Montiel, J. M. & Seabra, A. G.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s among Academic Performance, Word Recognition, Liste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Psicol.-Reflexao E Crit. 28, 404–415 (2015).
Horowitz-Kraus, T. et al. Predicting better performance on a college preparedness test from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at the age of 6 years: An fMRI study. Brain Res. 1629, 54–62 (2015).
Riquelme-Mella, E. & Montero Garcia-Celay, I. Long-term effects of a mediated reading programm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ies. Cult. Educ. 28, 435–467 (2016).
Ingmire, J. Learning by doing helps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in science. UChicagoNew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