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芬肖
【摘 要】面对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现状,培养实践与理论知识并重的中职生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模式具有必然性,它有助于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教;现代学徒制;探索
学徒制的本质是“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因此,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学徒制能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增添活力,突破现阶段的瓶颈问题,促进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它能有效地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者的优势互补,为学生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岗位铺平道路,强调“做中学、学中做”。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劳动力过剩与技术工人匮乏的双重压力,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学徒制实行的主体,学校在学徒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专业建设基础有待加强。各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较差,主要表现为:专业教师、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专业实训基地不足,新的专业实训基地开发不够等。②教学内容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地关注了专业中有關是什么,为什么等方面的问题,而真正能触及怎么办的内容较少,所以课程体系还需要根据行业企业岗位职责及用人要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③学生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专业实习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学生以刻苦认真的精神、真诚服务的意识及扎实的专业工作技能努力完成,也需要大家相互鼓励、支持,共同应对。
现代学徒制模式对于学校、学生、企业的要求甚高。因此,学校与企业必须深度合作,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学校、企业必须有配套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此模式的顺利推进。
一、解决学徒双重身份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直以来,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透不过气来,一旦有了可以“逃离”学校的机会,学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学校。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然而如果学生在基础知识还不扎实的情况下就去参与实习,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在今后的工作中错漏百出,这种情况是校企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园和企业可以建立同一套考核标准,企业将学生的校园成绩作为绩效指标的一部分,校园将学生的实习效果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使学生与学徒身份互相融合,避免产生矛盾。
二、国家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
现代学徒制的推广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建立一系列保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经费投入。需宏观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的权、责、利,规范与保障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和合作企业。由于学徒的年龄一般都不大,如果出现满足学习条件却不满足工作条件的学徒,政府应该给予支持。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进行试点调查,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签订就业协议
在推行现代学徒制时,企业自然要考虑自身成本,如果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安排师傅进行实践讲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学徒在毕业之后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跳槽到其他企业,那该企业将不得不自己承担损失,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在推行现代学徒制时,不可以只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付出。为了保障企业的人才储备,学徒应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留任,为该企业创造价值,补偿其成本的支出。
四、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进入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具有学生、“准员工”双重身份的“现代学徒制学徒”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位学徒指定学校内的学业教师、企业师傅,学校学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学习与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教学内容对接、学分转换,协助与完成企业师傅指导学徒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企业师傅全面负责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技能方面的指导、学习管理、技能考评等。
五、反思总结
科学的评价模式是现代学徒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①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对不同岗位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②通过技能鉴定、学生实践报告、企业评价和带队教师填写评价表等多种形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企业共同参与的立体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③建立包含学生个体和现代学徒制整体评价模式。
六、结语
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与解决,如招生问题,学徒的身份问题,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现代学徒制学习的问题,政、校、企、生四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问题,校企双导师互融互通问题,校企人才培养差异问题、校企课程衔接问题等。但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政府政策的帮扶,试点经验的不断积累,困难终将能够一一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