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蒙盛
〔摘要〕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品质不高,抽象思维发展也不成熟,枯燥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甚至可能会导致厌学情绪。所以,适时合理地引进和创设教学小游戏来辅助数学学习,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果将感统训练的相关技术运用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统”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感统”训练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感统”游戏教学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从而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感统”训练;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3-0074-03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一是教材目标及要求。本年段是数学学科的入门学习,只要求学生进行100以内的数数、加减法、简单的图形认识等,虽然学习目标较低,但因为数数、计算练习等比较枯燥,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特点。本年段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的转折期,学生专注时间短,自控能力差,课堂组织松散,无法保证课堂质量。根据以上特点论述及教学现状分析,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极需要更多新的理论指导,需要应用更多新的组织手段、方法,才能使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更有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1]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也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摆一摆”“涂一涂”“拼一拼”“数一数”“圈一圈”等。由此可见,“活动”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我尝试以“感统”训练方法作为“活动”教学的具体切入点和实驗平台,开展应用研究。
一、“感统”训练方法理论的认识
“感统”就是“感觉统合”的简称,该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J.Ayres)于1972年最早提出。Ayres指出,感觉统合是指个体通过分布于全身的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觉及本体觉等),将来自于自己身体与周遭环境的感觉讯息,送达至中枢神经进行分析、组织与统合处理后,再命令运动系统作出反应的过程[2]。低年段数学教学,包括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图形教学、解决问题等都要求教师的课堂组织提供更多的“直观体验”,这与“感统”获得感觉信息的“途径”是一致的,进一步证明“直观体验”教学手段可依据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开发应用。
“感统”训练方法最初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指依靠工具及各种趣味性的活动,调整孩子(年龄段在3~12岁为宜)的注意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
二、“感统”训练方法的课堂应用方向
我负责学校的“感统”训练项目,并经过查找研究大量的理论书籍,发现有三个不同地方:一是“感统”训练原本更多应用于医学上有缺陷的孩子,是一种以治疗为目标的工具;二是“感统”训练比较集中依靠专业的工具(玩具、器材);三是学校更多地把“感统”训练的目标定位在丰富孩子的课娱活动上,这与我的研究思路有所不同。我把研究阵地“移植”到课堂,把研究目标定位为如何把“感统”训练方法与课堂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新的活动形式中,达到调整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记忆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远三大目标。
三、“感统”训练方法在低年段数学课堂的实践应用意义
目前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涌现出很多的做法和模式,课堂也呈现一片热闹的景象。但在“热闹”背后,课堂活动如何有效开展,避免一刀切,避免只为增加课堂气氛而开展活动?如何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活动,关注活动的时效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使活动发挥其多方面的教学功能?这些问题都可以结合“感统”训练而得到解决。具体到低年段的数学计算教学、概念教学等,因学生年龄特点而造成的课堂纪律因素,因学生认知特点而造成的课堂执行因素,因教材知识点的要求而带来的课堂组织形式等,这些都决定了低年级数学课堂活动的设计更具其独特性和意义。
应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感统”理论,把“感统”训练方法与课堂活动结合运用。从“感统”训练的作用分析,它提供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平台,使学生能遵循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规律学习。只要借鉴“感统”训练的方法,形成课堂活动的新形式,就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习得。同时,“感统”训练方法也很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纪律有序,使课堂活动能真正有效开展。
四、“感统”训练方法的课堂实施策略
在一节真实的课堂中,低年级学生会出现各种不由自主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跟紧老师的节奏,如果此时采取管理纪律不仅打破原有上课节奏,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出现断档,课堂的效率大打折扣,我将传统意义上的“感统”训练方法凝练出几种经典范式与课堂的“视”“听”“动”等形式整合,催生出课堂新范式,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一)把“感统”训练方法与“视”整合
例1:算出两个数的和。
它是“感统”训练其中一种方法。游戏的安排是屏幕上出示四个写有数字的球(如上图),学生观察哪两个球滚动到一起,马上报出球上两个数的和。目的是一方面用新奇、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巩固20以内相关进位加法,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眼睛追视、检视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对文字的知觉广度。
我以这个游戏的元素——数字为切入点,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开发了以下的活动:
1. 加数训练。例如:在印满数字的纸上找出前后两个数相加等于5的数字,将它们划出来[3]。
5 4 3 7 9 1 2 5 7 6 5 0 8 1 3 4 7 6 4 5 1 2 0 8 7 3 5 2 0 9 4 7 8 1
1 0 1 8 1 7 8 0 1 5 4 6 3 4 9 1 2 2 5 4 1 8 6 4 5 5 2 1 8 0 7 3 2 5
4 7 2 5 0 6 4 9 1 0 8 4 6 1 5 7 6 8 1 6 2 4 7 2 5 0 4 2 5 6 5 8 9 8
0 1 5 2 5 8 5 1 0 7 9 4 6 7 3 2 0 4 1 0 4 5 2 1 5 4 9 1 4 5 2 7 8 6
此项游戏还可变换为划出前后两数相加的和为6、7、8、9、10等的数字,或者是前后两数相差为1、2、3、4、5等的数字,要求做题速度快、遗漏少,目的是用比赛方式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熟练计算和是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训练学生的持续注意力和眼动扫描能力,多做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改善孩子做作业考试粗心马虎的情况。
2. 在一张舒尔特方格中(如上图),两个学生一组,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或从25数到1,边读边指出相应的数,用时最少者为胜。学生在紧张、投入的游戏中练习了1~25的数数(顺数、倒数),同时培养了注意力集中、分配、控制等能力。
(二)把“感统”训练方法与“听”整合
1.节奏感是训练孩子协调性、注意力的有效手段。数的组成、表内乘法口诀等要熟记的技能性知识围绕节奏进行创新,会衍生出更丰富、更具成效的活动形式。节奏训练例子:
(1)对口令
数的组成练习反复记、反复练,学生又疲劳、又厌倦,激发不起学习的热情。我在实践中,尝试加入“节奏”的元素。例如老师边拍手边说:“嗨,嗨,3和5”,学生边拍手边答:“嗨,嗨,组成8。”等学生掌握熟练后,师生可以省略说“嗨嗨”,直接边拍手边问答。拍子时快时慢,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又能在强烈的节奏感中强化记忆。
(2)说唱组合
在教完“10的组成”后,我将“10的组成”与学生熟悉的旋律《小蜜蜂》编在一起,设计成“大合唱”(见下图)。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所打出的节奏来唱,在整节课中不断地变换着指挥的节奏,如快速、慢速、大声、轻声、男女合唱、同桌对唱……在良好的气氛中,在好玩的游戏中,学生熟记了10的组成,听觉、节奏感都得到了提高。
2.听算。它的最大特点是:用耳朵接收信息,直接刺激大脑,学生不需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迫使自己自觉积极地思维,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随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训练他们的口算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听觉记忆能力等。练习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如从“1+1”“2+1”到“56+40”“64-8”,从口算题到填空题、判断题再到教师口述“解决问题”的信息和问题,学生口答。
3. 调整音量。一年级学生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又要组织课堂,又要调整纪律,往往不能兼顾。我尝试利用声音的高低来调控课堂的组织,效果比较理想。主要做法是:当学生从刚开始上课时的高涨情绪中逐渐疲劳时,教师不是试图加大音量去唤醒学生,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声音尽量降低。当然,这要事先跟学生说明,比赛看谁最快听到老师说的内容。这样学生会不自觉地集中精神,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把“感统”训练方法与“动”整合
数学学习围绕“视-听-动”进行创新,会衍生出更丰富、更具成效的活动形式。如:
1.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四人为单位小组,通过滚圆柱、推长方体、正方体、摸球、搭积木等活动,初步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促进大脑思维。
2.学习一年级上册“位置”时,我让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动作,如“摸摸你的左耳”“拍拍你的右肩”“举左手抬右腿”等。再如“听要求摆一摆”:数学书放在课桌右上角,数学书的左边是语文书,铅笔盒在语文书的上面……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3. 学习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做动作,猜规律。请每个学生创作一组有规律的动作,然后四人小组内展示,组内其他同学猜出规律后接着做动作。通过视觉-动作的反复刺激,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与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视觉——动作记忆力。
4. 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游戏。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钓鱼杆。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的算式;
(4)小组内检验组员钓的鱼是否“合法”。
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聚精会神,在这个游戏中既让学生巩固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锻炼了学生的手部动作控制能力、视觉方位及手眼协调能力。
把感觉统合游戏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有效发挥“感统”训练的作用,而且使数学教学形式更丰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情感态度”的目标真正渗透、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史宁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1-71.
[2]李淑英,王喜军,刘迪.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理论与实践[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2-2.
[3]杨霞,叶蓉.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M].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36-237.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宁波,31504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