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合作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8-18 08:43苏红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创新思维小组合作

苏红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的必修科目之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过,由于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而小学生又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将精力完全放在学习当中。为此,教师必须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主要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学品德 小组合作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97-01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我国小学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及综合能力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改革工作也越来越如火如荼。新教育大纲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当根据新教育大纲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下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来简单谈一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希望能够对我们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一、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不够专注,容易分心,因此如何能够调动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是小学教师所头疼的问题。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进行教学任务的前提是思考如何能够选用适合小学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只有选用了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融入教学课堂之中,才能正常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小学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选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第一,近年来我国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小学课堂都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方便了教学工作的进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穿插影视作品和文学故事,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从假冒伪劣说起》,插入《总裁下令砸冰箱》的电影节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诚信的可贵;第二,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保证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方便学生进行知识沟通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创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第三,制定一定的奖罚制度,鼓励那些主动思考的优秀学生,充分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所谓情境教学,简单来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然后把学生带入这个情境当中,使其根据情境来进行思考和学习。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而为的,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生活化原则。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创设的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则无法在此情境中进行有效体会和感悟,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应当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讲述《老照片,新照片》这课时,我创设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住房变化情况”“周边的生活环境”及“室内的不同摆设”等情境,旨在抛砖引玉,唤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老师家的住房变化,勾起学生对自家住房变化的探究,继而由点到面,去探究家乡的变化情况。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变——民富国强。(2)兴趣原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没有兴趣,那么肯定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情境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讲述《合理消费》这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喜爱购买的东西来创设情境,像男生会比较喜欢购买篮球、模型等,女生则比较喜欢购买布偶、发卡等,先利用这些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自己虽然喜欢,也要根据需要合理购买,不能盲目。提倡节俭,反对过度消费的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实现事半功倍。总而言之,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去进行思考,而这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三、充分开放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开放课堂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自由”,把权利下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要给学生创造更加自由和民主的发挥空间,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再者,教师不能老是高高在上,在学生面前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让学生无法亲近,也不敢亲近,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和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四、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实践,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之一。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在讲述《我们的学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亲自动手来描画自己的学校,并让学生分组制作相关画报,最后再让大家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令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同时因为画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创新和思考的事情,因此其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在讲述《浓浓乡土情》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家乡进行考察,然后让学生仔细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家乡风土人情,最后再回到课堂上让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对所见所得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既能让学生见识到更广阔的外面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同时不同的展示形式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會课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学生的必要需求。合理利用情境教学、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及充分开放课堂形式等都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安美.如何在课堂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职业时空,2007(02).

[2]尹从莲.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08(09).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创新思维小组合作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文评改“五步曲”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