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
中华美食,宫廷菜太过,民间菜不及,而官府菜居于二者之间,恰到火候。所谓“官府菜”是相对于菜馆菜而言,基础是家宴,在家中炮制,不计时间不计工本。中国三大官府菜——随园菜、孔府菜、谭家菜,无一例外。
随园菜
乾隆七年(1742年),因父亲亡故,袁枚辞官养母,在南京买下一处曹雪芹祖辈遗留下来的破败花园,奉亲之余,筑山房,娶美女,品佳肴,并亲力亲为种上了花菜蔬果,当上了诗情画意的农场主。
袁枚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朝野共仰,慕名来访者,重金请其撰墓志之类文章者,不计其数。
而他又善理财,不言其他,我们知道他为营建随园花光了七年为官的积蓄,到去世时却有两万多两银子留下,也就可想见他日子过得相当阔绰。
更重要的是,他是美食家,一部《随园食单》,奠定了他在江浙菜系里的教主地位。
不要小看这份“食单”。
袁枚小时候跟着父亲和叔父出入各种官场宴席,青年时期高中进士后,又在京城频繁参加各种雅集,中年回到南京以诗文和美食为人生至乐,所以他爱吃、会吃、有钱吃、讲究吃。
他对饮食的理解,既有诗人的轻灵逍遥,更不乏对食材、烹饪、饮食规矩等的全面掌握和精准传递。
一部《随园食单》,有着海纳百川的野心,可以说,就是袁枚一辈子饮食精髓的提炼,已近乎饮食之“道”的地步。
《随园食单》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14个部分。
须知单中提出了全面而严格的20个操作要求,多为选料做菜的君臣文武之道,既有下里巴人的实践经验,又有阳春白雪的理论升华。
戒单中则提出了14个注意要点,所述多非人之共识,而是针对当时的饮食风气,袁枚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整部食单,记录了14世纪至18世纪400年间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真是味兼南北,香满四座。
美食要从原料开始。
袁枚的随园,既是花园,又是烹饪原料基地,据说是“除鲜肉、豆腐须外出购买外,其他则无一不备”。
所以选料严格讲究是官府菜一大特点。
随园菜上至山珍海味,下至一粥一饭,选料严格按要求。如选用什么肉好吃,鸡用什么鸡,竹笋要什么样的,好火腿买谁家的,都有要求,绝不凑合。
因为《随园食单》不是菜谱,所以虽然《随园食单》留传下来了,但随园菜却曾经失传近二百年。20世纪80年代初,薛文龙决心将失传多年的随园菜“复活”,经过千锤百炼,随着一个又一个菜品的问世,随园菜最终得以盎然成片,重获生机。
孔府菜
山东曲阜,是素有“天下第一家”之称的孔氏家族的所在地。在曲阜,孔府、孔庙和孔林统称“三孔”,其中孔府便是孔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它在初建时规模很小,以后经过不断扩建,才形成今天这样仅次于明清皇宫的庞大院落。
孔府家宴并不一味追求名贵的食材,而是多用土特产品烹制各种菜肴。从米粥、咸菜、豆腐到豆芽、香椿、煎饼,这些来自民间的小吃,经过孔府厨师的精巧制作,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孔府菜的最大亮点,连皇帝都爱不释“口”。
有故事为证: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来曲阜,孔府曾以196样菜的满汉宴来招待。开宴前,华灯高悬,红烛高照,乾隆皇帝在鼓乐手细吹细打的乐曲声中入席。
菜是燕窝、鱼翅、海参、干贝等珍贵物,菜名更是好听,如一孵双凤、御带虾仁、竹影海参、当朝一品、神仙鸭子、青龙卧雪、雪扫梅花、八仙过海、闹罗汉等,可乾隆在京里吃厌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来又都原封不动地端了下去。
厨师作难了,心想:珍贵名菜他都不愿吃,要吃什么呢?
寻思了一阵子,正好是春天,便打发人去捋了一捧杏叶回来。
厨师把糖熬好了,又把杏叶放到糖水里,盛出来一晾,外面发亮,里面鲜绿,很好看,起名叫琉璃杏叶。
乾隆吃了这道菜,觉得很好吃,心想:到底是孔府菜好。
这一来,厨师心里有了底,知道皇帝爱吃哪一口。于是把豆芽加上几粒花椒一炒,乾隆吃了说味道不错。
经了皇帝口,豆芽在孔府食谱中立刻身价百倍,不光是能上大宴席,还成了孔府的传统菜。
又把豆芽的豆瓣去掉,和小丁豆腐配在一起炒,起名叫丁香豆腐。
那厨师还想出一道绿豆芽菜,叫“金钩挂银条”,就是把绿豆芽掐去瓣和根,先炒一下虾米,再把择好的绿豆芽放上,虾米发红,绿豆芽是银色的。
这样的菜,皇宫里没有。乾隆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也成了孔府的传统好菜。
孔府名菜“百子肉”,一只圆碟,先用菜心围了一圈,然后按照四乘五的次序,齐齐整整码着二十块红烧肉,肉皮在上,每块肉皮里嵌一颗莲子。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府菜——百子肉这种做法,应该算是符合孔子的要求罢。他的76代嫡孙孔令贻,也爱吃这道菜。光绪二十年(1894年),孔令贻的母亲同他一道上京为慈禧太后庆贺六十寿辰,很得慈禧欢心。回到孔府后,同族为他们庆祝,百子肉就此改叫“带子上朝”。
谭家菜
三大官府菜之一的京城谭家菜,就非常讲究原汁原味。制谭家菜很少用花椒一类的香料炝锅,也很少在菜做成后,再撒放胡椒粉一类的调料。
吃谭家菜,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能用其他异味、怪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
在焖菜时,绝对不能续汤或兑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了。
到餐馆吃饭,点菜后的等待时间如果超过了十分钟,食客往往就会不满。如果是这样的心态,那最好别吃官府菜。
谭家菜在清末以家宴形式存在的时候,预订和点菜最少要提前三天。而同为北京官府菜的厉家菜,甚至不允许点菜,就这些个菜您爱吃不吃。
提前三天固然有摆谱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是实际的需要,我们看看谭家菜的“焖鱼翅”是怎么做出来的:
谭家菜完全采用家庭制作方法,鱼翅全是用温水来泡透、发透,绝对不用火碱急发,因为火碱会破坏鱼翅的营养成分。传统中国菜往往要用到一个神秘的东西,那就是“高汤”。所谓的高汤都是用时间熬出来的(据说在西安还有一百年不断火熬成的高汤),谭家菜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烹制鱼翅类山珍海味的时候,也要秘制高汤。谭家菜高汤是用整鸡、整鸭、干贝、火腿按比例下锅,用火整整两天,将鸡、鸭完全熬化,使其溶于汤中,然后用细箩去掉杂质,只留醇汤。再把发好的鱼翅放入汤中,用文火再焖一整天。整个鱼翅烹制过程,需要用火三天。这样焖出来的鱼翅,汁浓、味厚,吃着柔软糯滑,极为鲜美。
所以,心急吃不了官府菜。
谭家菜的烹制者,历来是谭家的女主人及几位家厨。
20世纪30年代,北京报刊在报道谭家菜时说:“掌灶的是如夫人和小姐,主人是浮沉宦海过来人”,这如夫人指的便是当时的谭家三姨太郭荔凤。
郭荔凤火眼金睛,天分极高,不但广泛汲取京师各路名厨的营养,也是谭家菜把原材料关的一把手。谭家菜由家宴而“变相营业”以后,山珍海味等名贵原材料,总是由她亲自挑选。
有了这样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跑得市场”的好媳妇儿,谭家菜的品质,得以保证。
相传,要吃谭家菜,光花银子还不够,还得遵守谭家的规矩。
请客,一定要连谭家的主人也请在内,不管就餐者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谭家主人多设一个座位,谭家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
此外,无论吃客有多大的權位,都得走进谭家门来吃谭家菜。
当时很多名流在京城请客,希望谭家厨师能出“外会”,均遭到拒绝。谭家的规矩,让谭家菜充满了独特的家宴色彩。保持家宴的特色,对官府菜而言很重要。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