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芳 徐 强
(1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73000)(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73000)
材料概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陈树芳1徐 强2
(1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73000)(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73000)
《材料概论》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材料概论 教学改革
《材料概论》是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他们学习材料类后续课程的入门基础课。由于材料种类繁多,且成分、结构、性质差异等均很大,使得内容相对独立,系统性差,教师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尽理想[1]。
我校采用的教材是周达飞主编的《材料概论》第二版。该教材包含了材料组成、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材料应用、常见产品的生产等内容,课程内容宽泛,而且该课程只安排了38学时,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初步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的框架[2],必需进行教学改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本教材共分九章,涵盖了材料学中的四大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以及材料的成型加工、材料的制备等内容;按着教学大纲要求,每章的学时仅有4个,教师要详细介绍上述各类材料,时间显然不够,而且教学效果可能会不太理想[3]。为此《材料概论》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第一,教师在授课前应先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把握教材的主题、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灵活讲解教学内容。
第二,教师在具体介绍每一类材料时做到提炼讲授知识要点。可以按着来源、性质、生产、应用等项目做好表格将相关知识放在相应的项目下,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节省时间。
首先,注重启发式教学,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进而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注重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讲授知识时,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的氛围,要善于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技能,提出他们的观点及认识,不仅能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教会学生自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课堂上教师就不用讲那些容易理解记忆的内容,而只需提出一些问题和布置习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课下自己学习,并通过查看参考书或查阅相关文献等资料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锻炼,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更能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材料概论》的教学更是需要采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微观过程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演示出来,而且还可以用实时影像向学生展示如新型材料加工工艺过程等难以讲述、理解的过程,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和课件难以表达的教学意图[4]。如在塑料薄膜的成型加工中课本上介绍了上吹法、下吹法比较抽象,附图也难以表现,通过播放实际生产录像,教学效果就能轻易达到。
相比课堂内学习,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工厂生产过程更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材料概论》的内容跟实际生产活动结合十分紧密,安排学生到生产单位参观实习是十分必要的。将课堂搬到工厂,让学生体验死板的书本知识被灵活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早接触实际生产、早动手锻炼,这也符合当前社会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5]。
通常《材料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及掌握程度。但该课程知识涉及面广、概念多,使学生感到知识多、散、不好学,从而对该课程有厌学情绪,导致期末考试不能很好的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改革考核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这种命题形式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显得死板,不利于培养现代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所以我想在命题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常规题目的数量,增加侧重于理解和创新设计的题目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学习状态,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
材料种类繁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具有多样性,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那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学生,所以我想在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课时由学生自由讲解他们感兴趣的材料方面的课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课下查找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深入研究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研究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此活动也可以列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总之,对《材料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的探索,诣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他们不仅掌握《材料概论》的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去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因此材料概论的教学也要跟进时代步伐,不断改进革新。
[1]胡继林,刘鑫等.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2(3):226-227.
[2]勾引宁,叶宏.关于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3(5):15.
[3]刘丰收,王婴,申东升.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1):222-223.
[4]周颖,贾晓林等.《材料概论》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创新教育,2008(24):109-111.
[5]陈连发,张启忠等.创建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23(5):67-69.
G642
A
2095-3089(2017)27-0040-02
陈树芳(1985-) 女,汉,籍贯:河南许昌,学历:硕士,职称:助教,单位:河南城建学院,研究方向:多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