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16)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讨
王文婷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16)
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等院校各学科教学也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关乎学生成长、成才与成功的一门常规学科教学,其在新时期下也需要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调整达成教学改革之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已经被证明可以较好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中,且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基于行动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就如何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新课改 思政课 行动导向
高校思政课教学长期以来都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的客观问题,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课堂教学环节趣味性的缺失,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压力也相对较大。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层面的学科教学,其对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很大关注。很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在进行着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但部分教师行动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并不顺利,探寻出高校思政课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自然十分必要与重要。
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形态,其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与贯彻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压力逐渐增加,思政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存在的显著差异更是增加了其进行教学改革的系统难度。从教学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学氛围极为沉闷,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认同感正在逐渐丧失,高校思政课魅力逐渐下降,其进行教学改革等相关尝试也很难获得学生支持。
行动导向教学最早在德国出现并应用到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之中,近几年,行动导向教学在国内得到了很大程度认可与应用,系列行动导向教学应用经验也表明,这是理念十分先进的教学法,能够与国内教育体系进行较好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加能够加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整体进程。对行动导向教学进行应用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得到很好提升,整体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改革目标顺利达成。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置与解答
行动导向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调整,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设置与解答是一种较好选择。常规教学法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及联系较少,很多学生也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产生了厌烦情绪。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下,教师通过设置教学问题与任务并要求学生解答,能够较大程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通过对学生分组并布置学习任务的办法,也能从侧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此外,在学生对学科问题进行解答的进程中,其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理解,这也是常规教学法无法达到的一种教学理想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思政课教学,其所进行的其它教学改革尝试,也容易得到学生的配合与支持,这也能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关活动正常进行。
2、依托社会实践课开展思政知识教育
行动导向应用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对各种社会实践课进行较好利用。高校思政课教学不能单纯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高等教育本身兼容并包的特点也使得社会实践课能够成为更好进行思政知识讲授的“载体”。简体高校思政教师增加社会实践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占比,通过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思政知识进行更好理解。例如,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课或相关活动开展时,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述并影响其行为,也能发挥出行动对于思想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在形式上有很大程度创新,更加能够对学生思想意识层面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3、利用热点事件开展教学研讨与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行动本身对于思想意识层面以及教学层面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可以通过对各种热点性事件的探讨,来加速推进教学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性事件作为实际教学案例,并通过与学生共同进行热点性事件案例分析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师生联系。通过对热点性社会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就学生思想意识层面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明确,这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侧重上的调整。此外,在较好引入并应用社会热点事件为教学案例下,针对事件本身进行研考与思考活动,将会对学生思想意识层面产生影响,诸多良性影响也能帮助学生更为积极的进行思政知识学习。此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所养成和提升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果便也初步达成。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关策略在实施上较为困难,很多创新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差强人意。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较好融合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更好应用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规划,教师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发起者,更加要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影响下,进行教学模式上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较好的结合教学实际情形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也是相关教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黄巧莲.基于行动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评论,2017(3):134-137.
[2]戎晓云.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依托高职院校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225-226.
本文系2014年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社科类)“青海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QSY-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系青海大学综合实力提升计划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
G641
A
2095-3089(2017)27-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