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
摘要:初中语文秉持生活中到处存在语文的观点。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开放化、宽泛化,要努力去开发新的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大语文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本模式;教学理念;综合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教师启发式引导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年龄较小,思想也不够成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教师几乎言听计从,但这也有一定的弊端,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引导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都是以书本为中心,学生的作业是重复地练习巩固,方式比较单一,无外乎是背、抄、写课本上面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而且由于课本选材的局限性,使得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很优美的文字。
一、快乐教学应该走向开放式学习
快乐教学有三种具体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指的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模式是一种有明确责任分工和互助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便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与分享成果,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让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培养交际能力、发展自我意识。初中生处在成长的初期,活波、好动、开朗,乐于参与对新事物的探索,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分角色朗读、表演、讨论、练习设计等小组活动都可以被教师运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布置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以读课文为主的教学方法
快乐课堂的真谛在于以学定教,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要引领学生自主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感悟、品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其中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学生多去读书,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的兴趣;高年级的学习不再是机械地识字和背诵,而是要从课文中读出其内涵,然后再将这种外在的知识内化转为成自己的知识,最后能够将这种情感给表达出来。
(三)任务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任务,组织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从旁指导,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老师作总结和评价,给学生以鼓励。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面对
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积极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动的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还能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从而老师可以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前认识和了解,有些学生习惯大声的朗读,有些学生习惯默读全文而还有些学生习惯大致浏览一遍,然后通过将课内、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积极地引导,给与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指导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加强对自己了解的同时,养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陶冶式教学时,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潜力、内在心理、教学目标等按照基础性要求进行教学,首先,实际教学要融入情感,注重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以情感人,打开学生心灵之门,陶冶学生身心;其次,注重陶冶式教学的外在形式,教学活动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做到形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他们在优美的语言中陶冶情操;再次,融入审美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去感受意境,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能主动以审美眼光认识事物;第四,积极与学生交流,这是陶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从与学生多维的对话中打开学生情感,语文的陶冶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最后,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和领悟,有效发挥语文对学生精神构建和性情陶冶的作用。
三、教师要坚持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并把握好“度”的问题
既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目的,又要做到维护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上文介绍的几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都是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的,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在此基础上,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对这几种方式进行改造创新,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初中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等方面都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就会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初中语文是一个比较具有美感和文学性的学科,如果没有训练好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水平,那么极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的学习失去本身的興趣,最终影响成绩。由于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比较差,就对自己学习的规划也并不明确,甚至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因此学校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必须对学生做好引导,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目标,帮助他们了解即将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树立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更加有计划性地去学习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文学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和见解的发挥。而学生在其间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喜的。这种表达的坦直,思想的活跃与敏锐,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有时,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