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许昌市人民医院 保健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支点反馈控制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徐晨
(许昌市人民医院 保健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讨支点反馈控制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保健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头部控制训练的脑瘫患儿80例,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三阶段式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常规三阶段式康复训练+支点反馈控制训练,对比两组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和97.50%)高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40.00%和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点反馈控制应用于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支点反馈控制;脑瘫;头部控制训练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指自受孕到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目前,脑瘫康复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三级预防、医院康复、教育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等,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运动障碍并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最终让患儿回归家庭并融入社会[1]。经过综合康复后,部分脑瘫患儿恢复腰腹大肌群肌力及肌张力,但却无法独立行走[2]。本研究将支点反馈控制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保健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头部控制训练的脑瘫患儿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脑瘫诊断标准;②年龄6个月~5岁;③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阳性。排除外周神经损伤、骨关疾病及视力和听力障碍者。采用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3岁,平均(2.00±0.58)岁;痉挛型脑瘫11例,徐动型脑瘫17例,混合性脑瘫1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岁,平均(3.00±0.55)岁;混合型脑瘫13例,痉挛型脑瘫19例,徐动型脑瘫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脑瘫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许昌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讨论审批,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训练方法 两组患儿均完成1个疗程(8周)的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痉挛肌治疗及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按摩及推拿患儿的紧张肌群,1次/d,每次20 min;第二阶段,痉挛肌的治疗,2次/d,20 min/次;第三阶段,对患儿实施粗大运动功能的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点反馈控制。患儿仰卧位放于治疗病床上,观察患儿头部支撑控制情况。若患儿在一侧头顶部负重,颈枕部不负重或者异常负重姿势状态下,出现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则治疗师将患儿头部处于前后或中立位,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一般在几秒到几十秒将发生头部调控反应,病情严重、无法转动体位者可供其他支点,则将另一只手的掌心放置于患儿头部旋转侧放方向面对,轻微弯曲手指并置于同侧的颈部和下颌,让患儿头部顺着提供支点一侧发生运动效应,停留一段时间(未感明显抵触时)放开置于一侧面部手,轻微摆动放置于头枕部手减少以治疗师手为支点发生过多调试的风险,进而避免头控姿势和运动控制异常再度发生。患儿头控制再度偏转时则采用相同手法继续调正,1次/d,30 min/次。
1.3 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儿在仰卧5 min后,无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出现且可持续性自由转动头部,肢体运动异常基本消失;②有效:患儿在仰卧5 min内偶现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但持续时间短于1 min且通过诱导完全或者部分纠正,头部可转动但灵活性不高,可伴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异常肢体控制;③无效:未达上述有效标准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改善情况比较(n,%)
脑性瘫痪患者表现为运动和姿势发育持久性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交流和行为障碍及继发性的肌肉骨骼问题。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头部控制障碍康复的重点在于抑制原始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发育和形成(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调正反应、感觉刺激等),可提高患儿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改善其运动功能发育的落后[3-4]。脑瘫患儿对自身支点的运用存在障碍,难以通过自身调正,故需进行支点反馈控制训练辅助建立正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控制[5]。脑瘫患儿产生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本质为脑发育和功能受到损害及触觉较正常患儿更为敏感,在一侧头部负重状态下极易以其为支点产生强制性抵触而发生强制性颈扭转,头偏向侧负重需求传递到脑组织后,头偏向侧的整体躯干负重需求亦增加,出现伸肌优势,而另一侧通过自我调整出现屈肌优势。支点反馈控制技术首先将一只手置于患儿颈枕部下创造一个较为舒适的支点,不仅有利于旋转等活动,还可干扰强制负重状态;随后将另一种手置于患儿的面颈部,充分利用患儿触觉敏感的特征,创造触觉支点而诱发对抗异常姿势和运动姿势,达到调正头部和躯体控制。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支点反馈控制训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常规康复训练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此结果和张成静等[6]报道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实施支点反馈控制,较大程度的减轻了患儿的治疗痛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周文萍,余波,陈文华,等.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38-940.
[2] 邱晒红,徐开寿,何璐,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167-169.
[3] 刘璐,李庆雯,黄力平,等.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在脑瘫患儿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84-188.
[4] 马若飞.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表评定[J].医药世界,2008(4):70-71.
[5] 李淑娜,王灿军,张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6,10(1):175.
[6] 张成静,蒋玉伟.支点反馈控制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97-98.
R 742.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50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