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拥军
摘 要:单一以高考为目的的高中教育已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高中三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升学和就业的预备,更是整个人生的预备。作为高中班主任,就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长远目标,立足于高中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来思考、开展班级建设。试图从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自治管理委员会开展班级自治管理,创设各种学生自我教育平台等三个方面讲述过去两年在高中班级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青松班;班级建设;自治管理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升入上一级学校做准备”。一般人判断一所高中的教育质量也是以升学率为依据。所以普通高中教育一切围绕高考转,暂时与高考无关的可以概不考虑。什么班级建设,什么班主任工作创新,似乎都是小学和初中的话题,高中哪有时间搞这些!即使有关注到学生的品德、心理健康等问题,也都是与高考相关的学习心理动力问题或心理辅导等
问题。
高中三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升学和就业的预备,更是整个人生的预备。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规律。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很有必要拓展普通高中的教育目的,严格贯彻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作为高中班主任,就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长远目标,立足于高中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来思考、开展班级建设工作。下面就是我进行高中班级建设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班级建设应该是班级文化的创建
(一)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是核心,是灵魂
开展高中班级建设,首先需要重新定位班主任在高中班级中的地位。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而新的班級建设中,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我校裘校长经常说:“老师在意什么,学生就会在意什么。老师的教育就是要将自己在意的、正确的东西变成学生在意的东西。”
我的班级命名为“青松班”,来源于陈毅元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班名的寓意就是希望孩子们具有青松那种坚忍不拔、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在班级建设当中我通过创设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培养孩子们青松般的意志,引导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将来走上社会所需要的基本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阶段要加强意志的磨炼和体魄的锻炼
强健的体魄,钢铁般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毅力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基础。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围着操场跑1000米,是我班学生每天的必修课。通过跑操,第一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在长期的坚持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第三在别的同学打球、观看的过程中,我班坚持喊着响亮的口号跑操,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第四所有学生每天都整整齐齐排着队跑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三)培养学生静以修身的习惯
静以修身,静能生慧,保持“安静”是人的一种修养。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浮躁的社会,高中生受社会的影响已经很深,能否在如此浮躁的社会中,让自己的心灵有一分安静,让自己遇到事情能够静心思考,我觉得“保持安静、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是高中生要学会的第一条为人处世要义。
刚接手的新班男生多,女生少(男女3∶1),16-17岁的男生普遍都比较浮躁,爱表现,上课爱接老师的话柄扯天扯地。因此,治浮躁、让学生懂得静以修身显得至关重要。
开学第一天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全班同学一起站军姿10分钟,开展闭目反思行动,反思自己当天做了哪些浮躁的行为,明天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改进,反思结束后班主任说道理,学生代表谈感受。一个月的坚持,学生逐步懂得了静以修身、静能生慧的深层含义,开始静听、思考。
陈同学是学校课间操的评操员,一天课间操评操过程中与其他评操员讨论评分标准声音过大,被当时德育主任看到,以为在聊闲天而对她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陈同学当时很不服气地与德育主任进行了争辩,因为心不平、气不和,语气态度自然就差,德育主任很不高兴地投诉到我这里。在当天的站军姿反思活动中,我引导陈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认识到,由于自己的心不静,从而态度恶劣,导致一件本身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班级的声誉。陈同学第二天自己主动找到德育主任承认错误,并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不仅换来了德育主任的谅解,也赢得了主任的赞赏。
(四)抓住平时的每一个教育契机,进行习惯养成与责任意识培养教育,逐渐形成班级共同准则
一天午读时间,我走进教室发现花盆少了一个,就问学生花盆哪去了?学生告诉我,花死了,就把花盆扔了。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帮城市的孩子真是太浪费了,花死了,就连花盆都一起扔掉,难道就不能想想其他办法吗?转念一想,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当即让大家暂停午读,思考一个问题:花死了,该如何处理?
毕竟是高中的孩子,一点就明白!“花虽然死了,花盆、花泥还可以用,买点花籽种上,同样可以为教室增添绿色生机。”刚才扔花盆的同学立即下楼将扔掉的花盆找了回来,后来买了向日葵种子种上,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向日葵发芽并茁壮成长。
就是这样,从日常与学生的交流当中去发现教育的契机,在日常观察学生的言行当中去找教育的素材,逐步向学生渗透老师的教育思想。在这些教育过程中,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安静思考了,开始懂得遇事如何处理了,开始主动学习了,开始找老师谈心了……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总结形成了《青松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十一条。
二、创建自治的班级管理制度
组建班级自治管理委员会,开展班级自治管理。
(一)自治管理委员会的组建
全班通过公推(全班不记名推荐)方式选举四位同学,组成班级自治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四位主任根据不同分工,分别组建自己的管理团队,制定自己管理团队的章程,根据需要设立团队的职位,有权随时任免自己团队成员。四位主任除了按照要求负责自己分工各项事务,同时轮流值周负责全班事务。
四个管理团队分别是:
许××,学习管理团队,成员有主任、科代表、学科带头人等。常规工作有早午晚读(早读听写,午读演讲)、宣誓、一周同学会(学习研讨会)、学习小组之学科带头人帮扶活动、作业等。
王××(兼任团支书),宣传、思想教育管理团队,成员有主任、爱心基金负责人、班刊负责人、团支部有关负责人、墙报负责人、班级摄影师等。常规工作有团支部日常工作、墙报、班刊、爱心基金、班级资料收集、思想教育、班级日记、对外宣传等。
梁×,男,纪律、体育锻炼管理团队,成员有主任、体育委员、各小组组长等。常规工作有体育锻炼(含体育课、跑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等)、课前准备、自习、晚修、午休纪律等。
梁×,女,班级环境管理团队,成员有主任、班费管理员、图书角负责人、花草负责人、卫生委员等。常规工作有班级卫生、教室环境布置、图书角、班费收支等。
(二)设立《班级事务计划表》,把握班级事务大方向
开展班级自治管理,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事情,学生做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班主任不能将事情交给学生后,就不管不顾,任由学生自己去弄,而是要有指导,要把握大的方向,因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班级事务计划表》。班级大小事务开展之前,相应负责的同学都需要填写《班级事务计划表》,然后找我提修改意见并征得我的同意之后才可在班上实施,同时事务计划表在我签名之后要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也是为了让全班同学参与或监督。
(三)主任定期述职,提高自治管理水平
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效果如何,很难进行量化评比考核,主任的定期述职就成为我班上自治管理委员会评价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一周或者两周开展一次主任述职会,由四位主任分别上台介绍自己团队前一阶段所做的事情以及取得的成绩,工作当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一一对同学们进行述职讲解,然后回答全班同學提出的问题。
通过一次次的主任述职,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事务当中来,各个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也一点点得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创设各种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创设各种自我教育的平台,让学生思考班级建设,参与班级建设,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共同进步。
(一)设立《班级日记》,为学生提供自由言论平台
在王××宣传、思想教育团队的建议下,我班设立了一本《班级日记》,每天按学号轮流,每位同学在上面就一天当中班级的基本情况写一篇主贴,然后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情况或者多个情况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对于设立这一本《班级日记》,有学生写了这么一段话:
这一本班级日志不仅代表着同学们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参与班级的管理与运作,也体现了同学们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习性,激发了全体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与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向心力,班级凝聚力与群体合作意识,正与班级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理念不谋而合。
(二)将班会课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组织或主持主题班会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班级事务人人关心,班级建设人人参与”是班级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学生通过自愿报名,从班级同学关心的事情中取材,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开展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一位家长在参加王××同学组织的《若水之交》主题班会之后,说:“周老师,谢谢!刚才的主题班会很精彩,学生的创造力很强,特像演员的表演,非常棒,相信孩子一定受启发,我儿子在你班,有你这样的班主任,我放心。”
陈×同学在《待人处事》主题班会中总结道:“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陈××、劳××两位同学的《迟到》主题班会也是精彩纷呈,教育效果非常明显,让参与者深受启发。梁**、陈**、许**等的《一周同学会》成为班级的品牌主题班会。
也许许多教育我们老师都能做,但是孩子们自己对自己、同伴对同伴的教育效果,远比老师的说教效果要好。
(三)创新家长会模式,让家长、老师、孩子三方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
首次家长会创新,由陈**同学组建的一个团队设计和主持。可以说,这次的家长会,创出了家长会的一种全新模式,改变以往老师讲或者学生讲,家长听的家长会模式,真正让家长、老师、学生都参与进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让家长、孩子在会议中都有收获。从那之后,我班的每一次家长会都按照这种模式召开,效果很好,家长非常喜欢!
(四)评选班级每周一星,树立自我管理模范形象
评选每周一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一项措施,目的是培养学生榜样。我班在评选的过程当中,主要采取以下程序:
☆值周主任确定本周评选什么星
☆公开征询同学意见,确立候选人
☆全班投票决定本周之星
☆获选同学写感言
☆值周主任写寄语(学校要求是班主任写,但我把这事交给了学生,同学的评价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五)设立“青松爱心基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
“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才会有人帮!”设立青松爱心基金,让孩子们在参与爱心基金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基金的资金来源于同学们平时一元一元的捐赠以及平时收集塑料瓶等废品所得。爱心基金解决了班级一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用,还有余款1500多元。孩子们说,爱心基金应该成为我们班将来毕业后同学聚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后记】
由班主任管理到学生自治管理,再到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的是通过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到学生的互相管理,从而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班级建设,参与班级建设,当每一位学生都牢固树立了“我是青松班一员,青松班是我的!”的思想的时候,班级建设就不再难,班主任工作就不再难,班主任工作就能成为一项幸福的工作。一年多下来,我虽然不在班上强调成绩,但是班级确实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每周都能荣获学校“行为规范示范班”,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校文明班,学习成绩也名列海珠区前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自主管理已经让我从班级管理的烦、累当中解脱出来,我现在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幸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