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近日,影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这部影视剧给社会带来的正能量不容否认,在反腐败的大背景下固然起到了坚定人民反腐败信心的作用。可是这部影视剧的观众却出乎意料地同情剧中的反派角色,主要原因是他们来自社会底层,在上升过程中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由此,这部剧引发了社会对于阶层固化问题的讨论。
在阶层固化问题引发热议的同时,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也同样值得我们反思。毋庸置疑,社会分层是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社会分层需要加以控制,避免出现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趋窄的现象。青少年的家庭条件对其发展具有助力作用。无论是青少年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等,都与其家庭条件息息相关。家庭条件优越的青少年可以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家境窘迫的青少年甚至可能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二者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虽然个人成长的家庭条件并不能决定青少年的成长,但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些由家庭条件引发问题的标志性事件。如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与社会阶层联系起来。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为此承受压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博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寒门难出贵子”亦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进而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甚至产生仇富、仇官心理。
既然社会分层不可避免,那么随之而来的任务就是如何保证社会分层趋于合理,避免阶层固化。诚如一位犯罪学博士所言,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对于社会治理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更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个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向上流动的“社会阶梯”,因而就不会使用非法手段实现抱负。正如广为接受的“紧张理论”所述,个人往往是因为受到愤怒以及与负面关系有关的情绪产生的压力从事违法行为。青少年的发展,可以从两个阶段来实现:首先是要避免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才是让青少年有所发展,成为社会栋梁,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
由于社会资源具有零和效应,在资源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优势社会阶层不合理地占有更多的资源,则意味着劣势社会阶层的权利受损,劣势阶层进行维权就成为理所当然。长远来看,一旦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无法解决,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群体或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解决的方式则是對重塑社会结构,减少社会冲突的消极性质。
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的社会保障等都是解决阶层固化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社会和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引导良性的阶层流动,为青少年发展创造公平的制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