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娟
山东省费县新庄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山东临沂 276000
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表明,母乳对于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价值,是婴儿最理想化的食物,其中所包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十分适宜于婴儿的吸收与消化,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降低婴儿的患病率[1]。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产妇选择接受剖宫产生产方式,在剖宫产后由于手术创口疼痛,以及受到体位限制等影响,经常导致产妇对母乳喂养丧失信心。同时由于孕妇缺乏相关的乳房生理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婴儿无法有效获取母乳。该次研究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探讨了在产前实施针对性乳房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所选取的目标对象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待产妇,共451名,将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共215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7±5.4)岁;孕周 18~37 周,平均(28.5±4.2)周;孕次:1~3 次,平均(1.6±0.5)次;分娩方式:自然分娩 108名,剖宫产107名;文化程度:小学21名,初中102名,高中62名,大专及以上30名。观察组共236名,年龄 20~37 岁,平均年龄(28.5±5.2)岁;孕周 17~36周,平均(29.2±3.7)周;孕次:1~3 次,平均(1.5±0.6)次;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20名,剖宫产116名;文化程度:小学23名,初中113名,高中68名,大专及以上32名。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常规统计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对产妇实施乳房保健指导。观察组:采取针对性乳房保健指导,具体包括:①乳房清洁护理。乳房的健康清洁不但有助于产妇在产后哺乳的顺利进行,并且也可避免发生乳管阻塞现象,从而诱发乳房胀痛。可初乳出现时较易产生出结痂,需采用软膏对其进行软化处理,而后利用温水擦拭。在乳房护理过程中应尽量暴露在阳光照射条件下,每天采用干净毛巾与温水清洗,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导致乳头刺激或产生酸痛感;指导孕妇在清洗过程中可在大拇指与食指上涂抹少量油脂,按压于乳头上轻柔转动约1 min左右,使油脂可均匀覆盖于乳头表面,以增强乳头韧性,减小皲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②乳房异常处理。在怀孕期间乳房由于受到激素的作用影响,乳腺泡发育、乳管增生,乳房常会产生触痛、胀痛等不良感受,尤其是在临近生产时症状将更加显著。另外,有一些孕妇会放弃穿戴乳罩,这种做法不但会导致乳房外形发生改变,同时还将会导致母乳喂养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应选用合适乳罩正确穿戴,避免乳头与内衣的直接接触,以减缓不适感受,保持乳房外行的美观性,维持长期性的母乳喂养。此外,还有部分产妇会出现乳头内陷情况,这将会导致乳汁淤积、无法正常哺乳,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乳腺炎。针对这一情况,可采用双手大拇指贴进凹陷乳头位置,用力下压乳房,而后逐步向乳晕部位向外推移,每日晨起或睡前反复进行5次左右。
在对产妇实施相应的保健指导措施后,于产后对其母乳喂养效果做出评价。良好:产妇在白天与夜间均可给予婴儿充足的母乳喂养,从不间断,母乳缺乏者采用汤匙喂养,婴儿吸吮能力强,产妇及其家属完全认同母乳喂养;一般:只在白天可坚持给予婴儿母乳喂养,夜间未能给予母乳喂养,母乳缺乏者采用汤匙喂养,婴儿吸吮能力较强,产妇及其家属对母乳喂养认同度高;差:白天有时中断喂养,夜间未能给予母乳喂养,母乳缺乏者采用奶瓶喂养,婴儿对奶瓶产生依赖性,吸吮能力一般,产妇及其家属对母乳喂养接受度低;无效:白天与夜间均未能够给予婴儿母乳喂养,婴儿严重依赖奶瓶,吸吮能力差,产妇及其家属未建立起母乳喂养观念[2]。总有效率=(良好+一般+差)/总例数×100.00%。
将上述一般性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展开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对组间结果进行对比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两组产妇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保健指导措施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总有效率达到了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2%,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效果对比[n(%)]
母乳喂养是目前在医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婴儿喂养方式,对于产妇的康复、培养母婴情感,特别是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产妇的身体情况将直接决定着乳汁质量,同时乳头凹陷、皲裂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也会导致婴儿无法正常获得充足的母乳,产妇缺乏相关的乳房保健之时,将会导致其坚持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严重不足[3]。
在该次研究中,就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产前针对性乳房保健指导,结合产妇的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极大的提升了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此结果提示在今后针对产妇所开展的产前宣教工作中,应重点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人性化”,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更加关键的是能够使产妇理解宣教内容,真正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价值,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4]。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产前孕妇开展宣教工作时,可采取针对性乳房保健指导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