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南
思考是学习的源头,教师教学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漫漫长路上,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自己。比如,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动,动有所获呢?虽然当下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但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地讲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各种练习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它是学会思考的好平台。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储备知识,理解与巩固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形成能力;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升华素养。但有时,练习也设置了,学生也做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每次上新课前,我都会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将这些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注音、释义,开始学生兴趣很高,抢着到黑板展示。展示后,学生自己找错,然后选择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进行强化。本以为这样,字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没过几天同样的字出现在练习册,书写正确率比较低。比如“曦”,上课的时候强调过,练习册上默写词语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将左边“日”,写成“目”字,有一部分“羲”也写错了。后来,在听其他教师课时,发现这个老师解释很有趣,“曦”是太阳的光,不是你眼睛发出的光,学生一听,在笑声中就记住了。同时,我想到,出了校门口抬头往北看,路牌上面就有“伏羲大道”四字。想到这两点后,我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看看身边的羲字到底如何写。后来,很少有学生写错这个字。而且,在以后字词练习上,学生也懂得联系所学的知识。后来,一个学生将戍守的“戍”字写成“戊”,有一个同学立刻指出里面少了一点。我接着问,他写的这个读什么,又有同学说是戊戌变法,在历史课本学过。对此,我将形似的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他们一个顺口溜“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这样一个错误,在大家的努力下,每个人反而多认识了几个字。所以,当学生为能求“解”,愿意讨论,寻求答案,学习就非常主动、有效。
语文练习不仅要多动笔,也要勤动口。既然多动口,朗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读的多了,有了语感,进一步理解内容,从而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想,才会有所收获。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我让学生先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然后听朗读范本,注意音节的停顿、划分,跟读,最后齐读,以为这样读就没有问题。结果有一次,上完课还剩余时间,便让几个后进生读《三峡》,刚开始就结结巴巴,半道遇见拦路虎,就放低声音,读得含糊不清,打算蒙混过关,结果惹得大家大笑,最后弄得面红耳赤,尴尬难堪。这让我很吃惊,已经上完好几天了,居然还不能顺利地读下去。看来,读都有问题,更不用说朗读成诵了。后来,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以后的早自习上先让同桌帶着他们读,然后我再盯着读,出现错误之后立刻纠正,举三反一。上课再及时抽查,读得也朗朗上口,声音也洪亮了,自信也有了。
有些学生读起来没问题,但要朗读成诵却是问题层出。比如,在早自习布置好任务,一些学生在背的时候,一句一句分开背,背完一句,打开书背下一句,不断反复。当抽查的时候,往往想起了上句,忘记了下句。有些前后颠倒,更换原文词语。有些中等水平学生,通篇能背诵下来,但是你提出下句,补上句就结结巴巴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死记硬背,不理解课文内容,只是完成背诵任务而已。这样即使课文能背诵下去,但是一提笔,错字层出。
在背诵第六单元《古诗词》四首时,个别学生背诵速度很快。但是在辅导的时候,先让他们在黑板上默写诗句,然后自己拿书纠正,再让同学们帮忙纠正。最后自己在纸上再默写一次,之前犯的错误依旧存在,依然没有改正。不理解内容,背会的东西不牢固,不牢固就会忘了前后的联系,自然也就很难写出正确的字形。毕竟汉字要放在语境中记忆,印象才会更深刻。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学而不思的弊端。为什么反复纠正的内容依旧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自主学习能力差,对不理解的内容不想办法,抱着侥幸的态度,没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缺少自我辨别的能力。
在此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然后身体力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行动中有所收获,在收获中体验思考的乐趣。
良好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躁不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让思考在学生的学习中如影随形。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培养创新型思维模式奠定基础,这将受益终生。我也将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梁鸿京.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1).
[2]龚春燕,魏文锋,刘廷忠.创新学习研究与探索[J].人民教育,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