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乐萍
摘 要: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日常管理中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结合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对当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地实行可以给班级管理带来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沟通;交流
由于初中生自身心理和生理特点,现在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如教师没有对学生多加关注、班干部培养工作不重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在班级管理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加强这方面管理,教师应该多关注这方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班级有效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
一、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风形成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虽然现在很多初中教师已经认识到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没有将班级风气营造工作落实到位,如班主任为了营造良好的风气,在刚开始时候制定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间推移,在这方面管理就会出现一定的懈怠,从而导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同时在对学生良好的风气意识培养过程中,也没有进行一定的重视,导致班级风气营造出现不良现象。
2.班干部培养工作不重视
要想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正常的进行,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工作。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初中教师没有对班干部的责任意识进行相应的强调,使得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上出现一些不重视或包庇现象。这样就使得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出现一定的疏忽,不能及时知道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同时教师也没有经常召开相应的班级干部会议来了解班级具体实际情况,缺乏一定的重视。
3.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青春期等因素,现在初中生在性格方面会出现很多叛逆现象,在实际学生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知道学生具体的想法。这就使得教师在做出一些班级管理决策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出现学生反感现象,影响班级正常管理。
二、加强初中班级管理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班风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初中教师应该重视班级良好风气地营造。在实际中除了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外,还需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管理制度也要严格去执行,可以开展一些相应公开课,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学习,教师在旁边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教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班级风气营造对于自身学习是有多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于自身行为要多加约束,促进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同时可以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榜样作用来实现班级风气引导,如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多加鼓励和表扬,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促进班级良好风气形成。
2.加强班干部培养工作
在实际中,教师应该加强干部培养工作,对学生干部的每个职位责任进行相应的明确,让学生干部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班级会议,让学生干部将最近班级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汇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表自身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模式。教師可以让学生自行推荐心目中班级干部管理人选,然后进行公平竞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监督,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干部也可以进行行为信息反馈,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实现班级良好的管理。
3.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对于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加关注和教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自身的关爱,同时通过沟通交流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平等关系建立。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身想法和意见,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真实情况进行相应管理。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发表自身意见,营造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让教师可以更好融入学生生活群体中,避免学生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从良好班风营造、加强班级干部工作培养和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学生对班级的良好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实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林金荣.师爱的力量: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的三点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251-253.
[2]许莉.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