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骋
摘 要:如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是对课堂进行诊断和改进,从而推进课堂的进步。但从目前看来,很多初中数学教学的评价都存在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问题
一、初中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过于僵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重智轻情”的问题。很多教师仅仅将评价重点放在知识是否正确方面,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方法过于陈旧
很多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方法陈旧、刻板。还有一些教师片面认为课堂评价就是测验。所以教师只以考试收集信息,从而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师看来,评价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却完全没有。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
(三)评价语言生硬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必须按照学生的表现进行准确公平的评价,提出表扬以及建议。然而很多教师评价语言过于生硬,仅仅只用“不错”“好”等一系列的语句,起不到任何作用。长期使用这些评价语,还会促使学生产生麻木的感觉。也有一些教师所采用的评价语言不太合理,指出学生缺点的时候太过于直接,不够含蓄,因此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评价
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秉持“以学生为主”的评价理念,通过合理的评价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施差异化评价。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环境都完全不同,其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很多教师对每个学生采取同样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教师需要分层设计问题,分层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轴对称图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A层次:运用多个熟悉的几何图案,以“环保”作为主题,对报头进行设计,并且对图案的含义进行阐述。B层次:圆属于一个对称的图形,其拥有多条对称轴,如果再加一条线段,那么图形能不能变为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如果能,那么画出自己构建的图形。C层次:在由无数正方形所构成的一个图形中,如何在其中添加一个小正方形,使其变成轴对称图形。
A、B、C三个层次的问题中,C层次是基础题,考查学生有没有理解轴对称图形。B层次是综合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而A层次则属于拓展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设计了这三个层次的题目以后,教师要针对这几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对于C层学生,要对其进行鼓励,使其掌握基础知识。对于B层次学生,则评价其解决问题的能力,A层次的学生,则评价其思维能力的散发。
(二)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
教师的评价语如果客观、合理,那么就能促使学生及时对知识信息进行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明确自身的学习弱点,从而及时的调整。也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个实数a和b,其满足a2-3a=1,b2-3b=1。此外a和b不相同,那么代数式a+b的值为多少?很多学生会产生惯性思维,一心想要得出a+b的值。教师先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其中一个学生便换了个角度进行思考,将a和b看成方程x2-3x-1=0的两个根。这样一来,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可以对这个学生这样进行鼓励和评价:“你能打破原本的惯性思维,从另外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从而得出了答案。可以看出你已经掌握了概念,你的思维这样活跃,你的学习肯定会非常成功。”
通过以上评语,不但对学生的努力进行了肯定,而且起到了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能够继续努力,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因此,这样的评价是非常合理的。
(三)调节评价的语气
教师评价的语气非常重要,合理的语气能够使得学生深刻認识自身的优缺点,及时采取措施改进缺点。如果教师的语气过于严厉,那么便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矩形”时,教师列出了这样的例题:已知点P是矩形ABCD中的一点,求证2PC+2PA等于2PD+2PB。在演变题目的过程中,一位学生这样说:“若是点P离开矩形平面‘遨游太空,那么上面所说的结论仍然成立。”所有学生都为这位学生的发言感到惊奇,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评价:“××同学,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题目的演变也很合理,以后你说不定会成为一名数学诗人,然而证明要画出一个立体图形,课下的时候可以研究下,以后进入高中了也可以继续进行研究,挺有趣的。”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合理,将学生拉回了正轨,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总结与体会
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缺乏对课堂的合理评价,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准确、公平的评价。因此,教师需要改进评价的方式,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向凯.初中数学教师课堂形成性评价障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曹美兰.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