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崇桂
摘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一手漂亮、规范的汉字,这是每一名美术书法教师想要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是高中美术书法教学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高中;美术;书法教学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发生了重大转变,手机、电脑成了主流书写工具。人们动手写字的能力越来越差。有些学生字迹潦草、不规范、不美观,这也成为影响成绩的一大因素。进行高中美术课程的书法教学,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书法,写一手好字。
一、更新高中美术书法教学理念
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美术书法一直被高中师生所忽视,教师不重视美术书法教学,有的高中生甚至都没接触过美术书法学习。
在高中美术课堂上,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书法部分常常一笔带过,使学生没有理解书法知识。在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不足,导致对学生的要求降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不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要想改善学生的书写现状,教师必须先改变教学理念。真正转变思想,重视起美术书法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写字规范的要求,充分利用起课堂,给学生充足的书法练习时间,把书法教学落实到位。
二、美术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通常会有向老师看齐的心态,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在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表率。如教师在板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写得好看,写得美观而且规范。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要字迹整洁、端正,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握笔、坐立的姿势,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平时在课下,美术书法教师也不应怠慢,要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三、突破传统美术书法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书法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兴趣取向,也不能适应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在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教师应集思广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形态丰满起来。比如,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中国浩瀚历史中,涌现出很多著名书法大家。教师可以精心对其综合筛选,选取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欣赏,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领悟书法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被书法深深地吸引,才能调动学生练习书法的意愿,学生通过自主地临摹名家字帖,写字水平就能不断提高。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动态地展示书法书写的过程,书写的过程本身也是具有动态美感的,通过形象而感性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教师还能向学生展示一些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有趣的动态画面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研究汉字的兴趣,促进其书写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工具还能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将他们引入书法美妙的情感世界。如,在向学生介绍王羲之的《兰亭序》时,我一边向学生展示书法图片,一边还向他们展示一群文人雅士聚集在浙江绍兴兰亭这个地方,饮酒赋诗,畅谈人生,放浪形骸,豪气冲天的画面,让学生领会王羲之为诗集作序时,在酒酣兴浓中写出了这篇被世人尊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绝妙之作。
五、注重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在高中美术的书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审美素质教育,还应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指导。书写姿势对书写质量的好坏有很大影响,因而,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此外,教师还应强化对学生书写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基础练起,循序渐进,先描后临再默写后创作,并在练习中不断反思。
在进行美术书法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看、
多思、多练。当书法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练习书法时“多看”“多思”“多练”,使书法真正融入学生的意识中。
“多练”是最重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得住寂寞,勤奋练习,并在书写过程中用心体会行笔技巧、字形的结构布局等。只有大量练习,学生才能达到手随心动的书写境界,才能在潜意识中将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书法结合起来,创作出个性化的书法作品。
总之,高中美术的书法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还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经验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书法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书法理论知识的培养,组织学生多品鉴名家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參考文献:
[1]袁伟峰.借助美术书法教学提高高中生写字水平[J].新课程,2016(10).
[2]李俊堂.高中书法教学初探[J].甘肃教育,2012(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