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强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常规和优质急救护理对策对小儿单纯型热性惊厥疾病治疗及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者98例,49例为对照组,49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方案,就治疗护理效果、发热惊厥持续时间及患者生存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方案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观察组患者发热惊厥的平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治疗环节的全方位细致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症状的发作时间,对于生存预后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儿患者;单纯型热性惊厥;急救护理措施;预后效果
小儿惊厥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以单纯型热性惊厥发病率最高、最为普遍常见。一般病情均较为严重,容易对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伤害,该病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1],临床表现症状相伴有体温升高和其他系统疾病,极易造成脑细胞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救治措施具有十分必要的重要性[2]。本文主要就不同急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其对患者生活预后产生的影响,结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有数据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者98例,平均年龄(2.12±0.35)岁;按照随机分配表和入院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表征和检查结果均确诊为单纯型热性惊厥;(2)所有患者均未有其他严重疾病或是精神病史;(3)所有患者均为全身性发作,发作时间在24h之内。
1.3急救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清洁分泌物、用药指导、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等内容,观察组患者的方法为优质急救护理措施,调整患者的体位使其保持平卧位,及时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氧气支持;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用药安全指导,使用止惊药和退热药,针对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采用物理降温疗法;加强对患者的看护,多数患者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健全,意识出现障碍,需采取在病床周围加护围栏,口中增加牙垫等措施[3],防止抽搐发作时伤害自己;根据患者伴有的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按压相应穴位进行治疗。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重点针对治疗护理效果、抽搐和发热持续时间及生存预后等情况进行考察比较;拟行下列标准:显效:患者的抽搐症状快速消失,意识清醒,发热时间较短;有效:患者抽搐和发热时间相对较短,意识较为清醒,有哭声;无效:患者表现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迹象。
1.5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急救护理效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见表1,
2.2发热时间和惊厥时间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为(21.23±12.14)min,惊厥发作时间为(2.36±1.69)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2.25±14.21)min,惊厥时间为(6.23±2.14)min;;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2.3预后效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详见表2,
3讨论
单纯型热性惊厥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惊厥疾病类型,主要的病理机制可能为患者的生理发育不健全,大脑皮层和自身调控机制不完整导致神经功能出现紊乱[4]。热性惊厥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处于高热状态,所以治疗该病的关键为控制患者的体温。当患有热性惊厥疾病时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足够的氧气支持,防止因过度缺氧对脑部等重要器官造成的不可逆损伤[5]。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治疗环节的全方位护理,实施优质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发热和惊厥的发作时间,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的发生几率,有益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日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热性驚厥疾病多为继发性疾病,继发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或是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急诊护理人员也应增强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做好相应的监测处理工作,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努力改善预后效果,保障患者健康成长发育[6]。
参考文献:
[1]渠秀娟,李秋玉.小儿单纯型热性惊厥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106.
[2]李晓红.12例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1):122.
[3]黄明玉.小儿热性惊厥27例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56. [4]姜晓萍.浅谈小儿热性惊厥(FS)的诊断与治疗[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8):70-70.
[5]聂荔,李巷,代娟丽等.复杂性热性惊厥75例的脑电图和预后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4):2839-2839.
[6]林景明.单纯型热性惊厥的病因和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