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琛洁
摘 要:在人们对教育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教育行业中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而这也为国家的教育行业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新课改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德育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其中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为困难。在教师长期以来的观念下,数学是所有基础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也是与德育距离最远的一门学科。主要是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来正确的渗透德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施加思想、政治及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的教学方式,即是学校德育教学。它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精神面貌及形象直接对学生起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及能力,还要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的要求,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仅仅只依靠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便能轻易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引入德育,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让国家法律及社会公德从小便在他们心中扎根,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样,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效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1.结合数学教材中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素材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仔细钻研教材,寻找教材中存在的种种可以作为德育素材的案例,然后将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有效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在教学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性有选择性地使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数学课的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
要想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单单只是依靠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教材的有机结合很难做到,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脚踏实地地以自身作为行为规范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比如通过制作或是其他实践活动,逐步使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财物,学会集体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应采取先批评后鼓励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教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时期的学生都具有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学生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养成大多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比如教师在进行作业的批改以及教学过程中书写板书时要做到认真、字迹工整而又不失特色,这样学生才会有意识地让自身的字迹工整,在做作业过程中认真负责,从而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劝解,用道理去让学生明白对错,这样有助于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
21世纪出生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常接触的也是家人,对外界的认识不够,有些学生还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的观念。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也是教师渗透德育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为了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惩制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以期让学生懂得何为集体、何为集体荣誉感。
5.利用数学教学其他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科学而又严谨的学科,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也需要科学严谨的方式。数学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德育的形式也就更加多样化。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以及实践活动中进行还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
通过有效的数学训练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作业还有练习,培养学生仔细、严谨及对结果负责的良好作风。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任务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这几个方面来实施。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
[2]陈再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J].群文天地,2012.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