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消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化解消极因素,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 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前几年,人们对自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视频播放网站上用户任意上传的自发视频,近几年微博的产生席卷了整个自媒体时代的浪潮。信息来源广,数量庞杂,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自由的发表自己想说的话,想阐述的观点,在这个平台中人人都平等的拥有言论的权利。由于其覆盖面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慢慢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微博在为人们的生活鞠躬尽瘁的贡献着身为自媒体责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隐忧。
一、微博的基本定义
说起微博的功能,被广泛认可的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衍生工具,例如微博共享的链接图像等,这也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工具。互联网的应用是单向进行的,当用户有所需求时自行进行搜索,所能够开发利用互联网的广度有限,而微博作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的是对互联网利用的多方位互动,不仅增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同时也使互联网被更加有效的利用。另一种方式是建立在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简单说来,每个人在微博上分享的心情日记、心得体会都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交换共享信息的方式,通过一个开放的平台窥到别人私下生活的一角,于自己而言也是开阔眼界的方式,或许并不能从中获取有效的知识含量,但是从别人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总是会对人有所启发。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博传递信息的特点于新闻、博客等信息传递工具有极大的区别,发布微博的群体可以是任何一个开通微博的用户,也因此人们接受信息的来源也是具有广泛性的。一个多样性的平台的发生发展伴随着我们当今的文化需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对微博都有不同的需求,人们通过找寻所需要的信息,完成自我需求的实现。
1、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由于微博平台自由的话语权,人们自由的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十分乐意于在微博上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并给予自己的评价。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了解学生心理学习状态的方式。对思政教育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发表言语的自由同时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交流是没有设置障碍的,相对于微信等较私密的交流渠道,微博的开放性也打开了彼此交流的新世界。这种文化交互的多样性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曙光。[1]通过这种相对娱乐轻松的环境,隐秘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输出,并及时的关注学生对于一些事件的看法态度并加以引导纠正不失为上策。
(2)这不仅是对于学生而言,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知识的集大成者,也并非学有止境,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机会。从微博中及时的得到新闻热点的讯息带来了新闻的及时性时效性,教师与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新闻的动向,并吸取到多方媒体的评价观点,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不仅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积极地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3)传播迅速是微博很重要的一个特征。[2]这也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舆论监督与压力,于政府而言,这是一种群众监督的举措,于学校而言,这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沃土。新闻都具有时效性,然而传统的媒体时常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时效性新闻的需求。例如,在外地求学的学生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到报纸书刊甚至是电视节目,因此通过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已经初见丧失市场竞争力的情势。某时某地某处发生的事情由当地的群众拿起手机几经转载,便迅速的传播到各个用户的视野中。不得叹服其传播的速度。
(4)2015年12月25日,习大大通过解放军军报微博向解放軍致新年贺词迅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截止27号下午吸引了78万网友的点赞转发,足以可见微博巨大的号召力。美国总统特朗普至今都在用脸书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种直接的与群众对话的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群众也通过这种方式与你互动;另一层面,就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观点,那代表着一个政府一种国家主流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现如今,各个岗位行政或事业或企业都有其大大小小的微博平台,及时的发布与公司企业、单位事物的相关内容,聚焦各级高校,几乎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台,不仅是传达上级单位组织或国家政策的举措,同时也发布相关的对大学生有益的信息,从学生角度本身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
2、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微博是一种消息发布来源至广的平台,且受众群体较广泛,多数大学生都使用的平台自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纵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已经成熟定性,但并非是指这种对待事情的观点看法不能够再改变。但凡出现相关的负面舆论导向是否会左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亦是一种未知的隐忧。
(2)这种新型的自媒体的工具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阻挠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冲撞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阻碍了向大学生进行的正确思想观念的输出。毕竟,微博的舆论导向不可控,微博沟通有4A特点,[3]来自四面八方各种价值观的群体的集合,很难去预估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否积极正面。
(3)虽然微博满足了任何一个用户的话语权,然而这也为微博降低了准入门槛。这一点有别于互联网发布的权威信息。因此,如何从繁杂的平台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益的价值观汲取,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
(4)不得不提起一个词就是“手机控”延伸出来的“微博控”,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从微博平台上发现有趣的好玩的跳脱于生活的信息,刷不完的微博一方面也促进了手机控的加剧,低头族的发展对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威胁。
三、结语
任何一种工具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都有可能引入歧途,倘若进行积极的正确的指示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成效。尤其是对大学生影响如此深远的微博平台,有效的利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可估量。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是教育一种较高的境界,在娱乐性的平台中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性,况且,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延伸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举个例子来说,街上的横幅,标语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虽然短期之内并不能见其成效,但不可否认其长期对人们生活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大胆创新的尝试,果敢坚持的践行,长效机制的建立,灵活化方式的创造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注 释】
[1]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2] 白麟.从“新浪微博”看微博客的传播力[J].青年文学家,2010.
[3] 陈萍.从大众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热”[J].大众文艺,2010(17).
【作者简介】
宋媛媛,陕西安塞人,延安大学2015级政法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