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泾川县学校教育发展研究

2017-08-12 12:27王明亮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统教育近代

【摘 要】 本文总结了近代泾川县传统教育的变革历程以及新式教育的兴起。在变革历程中,近代泾川县基本形成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由此,泾川县的教育开始走向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批人材,推动了泾川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近代;泾川县;传统教育;新式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为立国的要素”;“非学问无以建设”。[1]泾川县,地处丝绸古道要冲,历史上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传统教育较为发达,晚清民国时期泾川教育逐步地向近代化轉变,其发展具有诸多因素。当前泾川县教育正在健康快速地发展,但仍需不断完善之处。纵观教育发展的历程,晚清民国时期泾川县教育的发展对该县其它方面的发展影响深远。但是对近代泾川县教育的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学术界有关近代泾川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鉴于此,本文拟从近代泾川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入手,试论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体制和内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其发展特点,以期能客观地认识近代泾川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的变革

传统教育的变革分为私塾改良和书院变革两部分。私塾是封建社会办学的重要形式,清末民初在泾川县分布极广。晚清时期泾川县的私塾仍旧固守传统,民国时期私塾进行大规模的改良。据调查统计,民国27年泾川农村尚有私塾34所,学生697人。[2]随后推行国民教育,严禁开办私塾,大部分转为公办初小或停办。在这一时期经过改良的私塾,对新式教育是一种补充,允许其存在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改良私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教育难的现实状况。同时,私塾改良后设置科学、体操等新课程,充实了学生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在近代化的浪潮下,传统书院教育日益落伍,面临被取代的命运。加上其教学内容陈腐,与新思潮和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因而书院革新势在必行。泾川书院的变革是镜清书院改制成泾州高等小学堂,泾川传统书院消亡。在书院原有基础上建立新式学堂,只需极少的经费投入,如书院本身的硬件设施可以继续沿用,更容易被时人接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改书院为学堂给民众提供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新式教育源于近代新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以科举中第为目的,以儒家经典为本,而新式教育旨在解放思想、培育独立自主的人。甘肃地处西北,经济比较落后,新式教育起源较晚,发轫于1902年陕甘总督创办的甘肃文高等学堂。[3]泾川县新式教育发展亦是如此,起步晚、起伏大,但总趋势是不断发展的。其中近代学制的建立对新式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下文将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进行论述。

1、小学教育

清末,政府大力倡导新式教育。光绪28年起,清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新学,相继颁布了《钦定蒙学堂章程》和《钦定小学堂章程》等条例。规定了学堂的办学宗旨、等级、年限以及对地方的具体要求,及各地结合实际必须设立新式学堂。[4]

泾川县积极响应,以光绪31年镜清书院改制成泾州高等小学堂为先声。随后在城南及各乡、镇设官立初等小学堂5所。光绪33年,县城有高等小学堂1所、蒙学堂2所,农村八镇(高平、窑店、合道、丰台、飞云、王村、玉都、荔堡)各成立蒙学堂一所。民国后,公立小学快速发展。如县署将州立小学堂改为泾川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并相继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党原、王村、高平、玉都等),成立二校、三校……,乡村也成立了初级小学。之后因政局不稳,教育发展受阻。民国18年,应严重饥馑,大部分学校被迫停办。随后小学教育重新蓬勃发展。民国27年,全县共有完全小学7所,学生1336人;初级小学63所,学生2728人;短期小学25所,学生981人;私塾34所,学生697人。学龄儿童20121人,入学儿童共计5801人,入学率28.8%。民国37年,全县有中心小学13所(女校一所)、保国民学校138所、私立小学一所,共有教职工304人,在校学生7014人,入学率为19.5%。[5]

在教育宗旨方面,民国建立后,临时政府通过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泾川县遵照指示,逐步废止读经。然而直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经典仍占据小学教育的主流。随着五四运动地扩展,西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新教育思想盛行,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学制方面,因办学时间、性质不同而不同。清末,小学堂分初、高两等,学制9年。学生在初等小学修业5年期满后,然后进入高等小学堂修读4年。民国初年,学制改为7年,即初小4年,高小3年。民国12年,依据《甘肃省实施新学制标准》,改为初小4年、高小2年的“四·二”分段制。民国24年,泾川实行义务教育,创办短期小学25所,学制1年。民国28年后,学制变为2年,之后短期小学逐渐转变为四年制的初级小学。民国33年,学制更改为6年小学教育,1到4年的义务教育。纵观不同时期的学制,其变得更加科学,切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方式上,学堂多以复式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大多为填鸭式,方法比较落伍。在课程方面,小学课程虽各时期政策的变化而改变。乡村私塾式教学仍然是从早到晚诵读《三字经》《百家姓》等经书,兼学算数,课程设置不整齐,仍达不到省上统一要求,但可以看到新式教育的兴起迹象。

2、中学教育

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内容,各州县可结合实际量力酌办中学堂。再加上其他因素制约,泾川县的中学教育起步较晚,起初规模较小。关于泾川中学教育的最早记载见于《甘肃通志·教育志》:光绪三十年,泾川曾办起泾州中学学堂1所,有教员2人,学生66人,开办不久即停办。此后,泾川中学教育长时间处在停滞状态。直至民国二十九年秋,在省政府批复下于县城水泉寺村成立县初级中学。学校当年招生2个班,学生共107人。经过几年发展,学校初具规模,奉令更名为甘肃省立泾川中学,由省教育厅直接管理。民国三十四年,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增设高中部,成为1所完全中学。当年招收高中一个班,学生44人。至此泾川学生上高中不必背井离乡,方便里其学习生活。到1948年至,共毕业学生693人,其中国教班42人,简师班29人,高中班46人,初中班522人。[6]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泾川县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在学制方面,1940年初中部学制为3年,国教班为1年。1945年成为完全中学后,执行“三·三制”,即高中、初中各3年。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基本课程外,增设了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除带有政治色彩的童训等课程外,课程设置趋于完善。教学方面,创办之初主要采用讲演等注入式的教學,偏重学生死记硬背。其后,日寇入侵,大批学者流亡到此,执教于泾川中学,形成了“讲演、讨论、回答、启发”等方法互用之,兼有“游艺、读书报告”等课外活动。可见当时泾川中学的教学工作是比较规范的。

3、师范教育

20世纪初,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新师资力量贫乏的问题凸显出来。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振兴教育,首要师范。”加强师资力量迫在眉睫,由于省政府在平凉市建有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加之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泾川县的师范教育没能独立发展起来,依附于中学教育而存在。由于当时师资力量匮乏,所以中学办了国教班以及简师班来培养教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师范速成班。这些师范教育虽然不成熟完善,但它培养了一大批学校教员,缓解了当时紧张的师资条件,对泾川县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近代泾川县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20世纪初期,泾川县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总的来说,新旧二元并存,新学逐渐取代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仅重视文学、历史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文化素养的养成,如开设音体美课程,开始强调到人全面发展;其次,在教育类型上,教育模式多元化。不再是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开始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如师范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重视初等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发展迅速;再次,在教育对象方面,受教者范围变宽。不同于传统教育主要面向大富大贵的阶层,新式学校教育受众更广,从学校数目就可以看出受教育的群体在扩大,并且歧视女子和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现象发生了改观。女子和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得到维护,成为学校教育又一大特点。

四、结语

近代泾川县教育发展水平比起先进地方来说一般,但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这一时期,以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为主,师范教育为补充的学校教育雏形显现,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精英积极实践的结果。不可置否,当时泾川县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泾川县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总之,学术界要客观评价晚清民国时期泾川县学校教育发展的成绩,肯定其进步性以及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本文梳理了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为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注 释】

[1]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0.

[2][6] 侯永杰,王立川等编纂.泾川教育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74.125.

[3] 傅九大.甘肃教育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336.

[4]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91.

[5] 吕立君,李宽编.泾川县志·教育科技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511.

【参考文献】

[1] 清·张延福著.泾州志.姜子英校注[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明亮(1993.01-),甘肃泾川人,内蒙古大学2015级在读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猜你喜欢
传统教育近代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觉醒者的悲哀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承继传统,完善教育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高效课堂必须以课堂内外和师生皆高效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