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的生存策略研究

2017-08-11 14:40刘蓓
卷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昌黎地秧歌在保留自身民俗文化魅力的前提下,探索出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生存策略:一是跨文化求合作,兼收时代内容的文化适应策略,二是借助大众传媒,提高其影响力的文化传播策略,三是转变传承方式,增强自身活力的文化自觉策略。本文基于文化认同理论,重点阐述了这三种文化生存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昌黎地秧歌;文化生存;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黎地秧歌是冀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包括个体对文化的了解、在情感上的认可及其在行为上的坚持三个方面。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理应基于此三方面来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昌黎地秧歌通过跨文化求合作,兼收时代内容的文化适应策略加强了人们的认知程度,通过借助大众传媒,提高其影响力的文化传播策略成功得到了人们的情感接纳,通过转变传承方式,增强自身活力的文化自觉策略唤起人们在行动上的守护。

1 跨文化求合作,兼收时代内容的文化适应策略

一种文化是否被人们所认同,在根本上取决于文化本身有没有强烈的吸引力以及持久的生命力。昌黎地秧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文化适应性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时代在变化,昌黎人民的生活在变化,地秧歌就会顺应时代潮流,合理新编剧目。在内容上积极把握时代精神,传达新的话语,编撰新的情节。《红娘》是昌黎县艺术团新编的有关昌黎地秧歌剧目,剧情比较简单,表现的是一群“小老”(新式媒婆)给一对农村年青男女介绍对象的故事。这就影射了昌黎部分农村大龄男青年多,择偶难,做媒的人蜂拥而至的社会现象。“一看最近新出的《红娘》,我这心里就感觉酸酸的,演的是挺逗乐的,就是想起我儿子都28了,还没成个对象,我找的说媒的加一块比这演的人多多了,唉,发愁啊。”(编号CL001,姓名YM,女,56岁,访谈地点Q市D村)只有贴近生活,立足现实,增加时代气息,才能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从而很好地彰显当代人的精神风貌。

二是吸收现代音乐元素,不固步自封,合理创新。传统的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丰富复杂,外行学起来实属不易。仅以“妞”这一角色为例,“其步法分为风流步、小跳步、碎步、别腿步、别腿碎步、并腿小步、云步等。扇子花的动作有:风流扇、偷看扇、平抖扇、钻天扇、扑翻扇、搭闪扇、扣摆扇、五花扇、遮阳扇、转扇、开合扇、前贴后背扇、风摆柳扇、提拉扇等。”因此,在遵循传统基本韵律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现代音乐元素,把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简单化和体育化,创编成健身操和广场舞,使其动作简单易学,动感强,既增强体魄,又便于大众接受和普及,从而增进对地秧歌的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是兼收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跨文化合作。“我从小就喜欢地秧歌,平时也爱琢磨咋整能让它更有意思,我到少林寺习武,去四川学变脸,也就是为这。”(编号CL002,宋建亮,男,37岁,目前昌黎地秧歌重要传承者之一,访谈地点Q市S村)作为昌黎地界上的地秧歌名人,他不仅将少林功夫和变脸艺术融入地秧歌编排中,还曾与天津“泥人张”合作,共同创作设计出的摆件产品《昌黎地秧歌泥人彩塑》。如此一來树立了文化品牌意识,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适应性。

2 借助大众传媒,提高其影响力的文化传播策略

不断革新的昌黎地秧歌越来越受到国家、省、市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相继进行专题报道。2004年7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中播出了专题片《昌黎秧歌扭过来》,2005年7月,河北电视台《风韵燕赵》也拍摄了《昌黎地秧歌专集》。

昌黎地秧歌团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采访,还主动参加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将昌黎地秧歌“扭出去”。2014年12月,昌黎地秧歌团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系列选拔赛,并成功晋级于2015年1月参加全国总决赛,离央视春晚仅“一步之遥”。2015年4月,昌黎地秧歌团队亮相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晋级全国14强。2015年11月,昌黎地秧歌团队作为助演嘉宾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决赛现场。当人们看到自己家乡的艺术在电视上出现,油然而生出一种文化自豪感,尤其是年轻人,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文化认同。“当我在手机上看《我看你有戏》,发现有我老家的昌黎地秧歌,把我激动坏了,马上拉着我舍友一起看,跟她们说这是我家乡的民间艺术。真是厉害了,连成龙大哥都说好看。”(编号CL003,姓名YCJ,女,22岁,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访谈地点Q市Y村)

除了电视媒体,昌黎地秧歌还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进行宣传。中国河北网站和中国昌黎网站上都发布过有关昌黎地秧歌的演出活动消息,例如,2015年3月,昌黎地秧歌表演团参加了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6年5月,参加了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举办的首届京津冀地区民间花会展演活动。昌黎文化旅游的微信公众号还特地设立三歌一影栏目,详细介绍地秧歌的发展特色等内容。

3 转变传承方式,增强自身活力的文化自觉策略

在代际传递过程中,文化也需要延续与继承,这样才能得以维系。昌黎地秧歌目前由艺人传承向多元传承方式发展,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转变。老一辈的艺人们通过家族和收徒的方式言传身授,延续地秧歌的传承,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上了年纪的老艺人不能亲自示范很多经典动作和技巧,有的家族由于种种因素中断了传承。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系列的编书记录工作自觉地进行,1982年,昌黎地秧歌研究专家张俊杰与人合编出版了《冀东地秧歌》一书,1992年,昌黎县文化馆印刷了由田国安主编的《昌黎地秧歌集成》(油印本),2012年滕运涛、田国安主编了《昌黎地秧歌》一书。

现如今,随着昌黎县许多中小学“地秧歌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将其做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进行推广,并聘请地秧歌传承人定期为孩子们授课。“主要是让每个孩子从小会跳,人人会跳。现在的孩子们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老爱玩手机,追明星,不怎么关注地秧歌。如今给他们上课是一个好机会,我发现有的小孩儿也是很喜欢的。”(编号CL004,姓WM,男,53岁,教授学生地秧歌的艺人之一,访谈地点Q市C县第一中心小学)在学习昌黎地秧歌过程中,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自身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除此之外,还在社会上开办了地秧歌传习所,进行骨干培训,为传承和发展地秧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使传承工作从基层抓起,永驻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济世、王月玲.民间舞蹈与接受意识[J].舞魂,1989,51-52.

[2]申士世.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657-658.

[3]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5.

[4]李娜.昌黎地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5]崔琳.昌黎地秧歌艺术与当地民俗的渊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8(3).

[6]宁伟男.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的特征和传承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蓓(1996-),女,河北秦皇岛,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