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启示

2017-08-11 12:58岳磊陈瑞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他者

岳磊+陈瑞平

【摘 要】在课文解读过程中,换位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他者;换位思考;课文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26-03

一、他者与换位思考

他者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他人不同,这是一个哲学概念,“‘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少了他者的承认,我们不可能意识到自身,因为自我意识需要他者来确立。简单地说,如果后者表示主体的主导地位,那么,前者就是自我以外的其他东西。可以说,为了认识“自我”,需要有“他者”的存在。当然,他者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在他者的理论里,经常与民族、性别、阶级等相联系。在此过程中,涉及诸多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课文解读来说,主要内容之外的东西,就像是他者的存在,教师不怎么重视,学生也不怎么注意,就显得不重要了,或者被忽视而不加以讲解。然而,这些所谓的不重要的人物或内容,却是课文主要內容解读之所以存在的很重要的内容,没有对比,所谓的主要内容也就凸显不出了。同时,理解了次要的内容,就会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甚至衍生出新的见解,达到新的高度,生成新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课文的解读中,我们常常只注意主要人物,忽略了次要人物。或者说,在解读课文中只注意到主要人物,分析主要人物。就像他者理论说的,为了认识“自我”,所以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一样。课文的解读也不能只解读主要内容、主要人物。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把自己带入文中角色,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发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更多的收获。

二、换位思考在作品解读里的运用

1. 换位思考在解读课文过程中很有意思,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主体要达到对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的客观、全面的认识,就必须一方面力求突破既定认识条件所具有的社会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还要跳出自身立场的阈限,从客体或主客体之外的旁观者的立场和角度来客观地审视自身及其与客体的关系。所以,换位思考在解读课文过程中很有意思,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在《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妻的悲剧和她的“父兄”,也就是他的兄长有很大的关系,她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兰芝是很优秀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古代一个女子能量体裁衣,优雅弹奏,更能识文断字,很难得。于是,兰芝被赶回娘家后,先有县令家来提亲,可有意思的是县令家来的时候,兰芝的“父兄”没有出现,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明态度。按道理来说,被赶回家之后,娘家都是丢脸的,不光彩的,否则阿姆也不会“大悲催”了。在郡守家派人来求亲的时候,“父兄”说话了。对此,“人教版”教师用书对课文的解读说是兰芝家“亲父兄”贪恋权势,可是细细想来也有不然之处。

第一点,兰芝先嫁的焦仲卿只是一介小吏,在小序里交代得很清楚,“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可以说他是一个没有什么权势的底层公务员。如果兰芝的“父兄”真是贪恋权势、爱慕虚荣的人,“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的他就不会很随便地让兰芝嫁给焦仲卿。

第二点,如果说兰芝的“父兄”很贪恋权势,那么在县令之子来求亲的时候,不任兰芝之意的他多少也应该有个态度,不管话怎么说,刘兰芝作为一个被抛弃了的小吏妇,被赶回娘家后,就有县令家来求亲,能由小吏妇嫁到在地方上有不小权势的县令家也不错了。然而,他没有说话,文章里没有表现这个时候“父兄”态度的一句话。后面郡守家的媒人来说媒的时候,兰芝还是不想嫁人,这时候文章里出现了兰芝“父兄”“性行暴如雷”的一面,发火说:“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性格坚强的兰芝没有一句辩驳之词,答应了,“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貌似证明了“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不过说他贪恋权势,还不大妥当。

文学来源于生活,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自从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文明以后,虽然古今不同、环境不同,但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和人性还是相通的。首先,我们把这个情境还原一下。“父兄”听说兰芝还不嫁,一下子爆发了,说当初嫁焦仲卿,“我”没有说什么,只要能好好过日子就行,可是现在人家把“你”赶回家了,家里也跟着丢了脸。不过,话又说回来,被赶回来也没什么,重新嫁一家也就是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总是要嫁人的。可“你”倒好,这家也不想嫁,那家也不想嫁,县令家就不说了,郡守家比焦仲卿家好不知多少倍,“你”却还是不想嫁。难不成“你”要一辈子待在家里,给人家说闲话?有道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作为家里的一员,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不在,长兄如父,也是家里能做主的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兰芝的“父兄”能这么说,也应该这么说。所以,这样看来,他也只是希望兰芝嫁出去,此乃人之常情,放之于后世乃至于今天,都没有什么错。兰芝也说:“理实如兄言”,所以说兰芝的悲剧是因为“父兄”爱慕权势而且性情暴躁,也就不是那么恰当了。只是简单地把罪责完全归结到刘兰芝的“父兄”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说兰芝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或命运悲剧,可能更好一些。生活在那个时代,一次在当今看来不怎么出奇的“被休”的事件,焦母不喜媳妇,就把她赶回家了,儿子反抗不得,“父兄”现在看来也很正常的话,但在兰芝看来是很蛮横的话,支配兰芝的话。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能力,让焦仲卿和兰芝反抗不得,也不想直接反抗,以至于选择了那么惨烈的一种方式来反抗?背后的根由就是封建家长制,这种制度让家庭里少了太多的温情脉脉,不管对也好,错也罢,总让人感觉有一种反抗不得的蛮横在里面,由此引发的悲剧也就更多了,就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一旦身居高位,举手投足间会有莫大威能,一声令下人头滚滚。此外,社会的组织方式、制度法规和意识形态,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方方面面的。身处于那样的时代,那么多无奈也就在所难免。爱情的美好让人心醉,可是最后总逃不了社会世俗的枷锁,于是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最美好的祝福,一首《孔雀东南飞》才传唱千古,让后人心折不已。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鲁迅的《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饱受迫害的人,一生悲剧重重,最后凄惨地死去。可是细细一想,也不是每个人都对她都有着深深的恶意,一味地、单纯地迫害她,如柳妈,给她讲死后在地狱可能会被锯成两半给她有过的两个男人,或许是看她可怜,不想她死后也受罪,所以很热心地给她讲;也可能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带着一丝丝的嘲笑跟祥林嫂说这件事情。例如,鲁四老爷把祥林嫂赶走,表面上看好像是绝对的恶人,因为他赶走了祥林嫂。可是,哪怕在今天的社会,不给老板好好打工,同样也会被“炒鱿鱼”,从这个方面来说鲁四老爷没做错什么。但是,在那样的社会里,愚昧迷信横行,没有了柳妈,还有张妈、李妈,等等。在旧社会,鲁四老爷这样的乡绅在当地有钱有势有声望,能量极大,他赶出来的人基本上没有人敢接收,就是怕得罪了鲁四老爷,吃罪不起。哪怕他是心存善意,也会被人误会成恶意的,更不要说干活常常出错的下人祥林嫂了。所以,鲁四老爷发话了以后,祥林嫂就变成了一个乞丐,离绝路不远了。所以,祥林嫂的悲剧同样是社会的悲剧,一个想反抗而不知道向谁反抗的悲剧。

2. 换位思考能加深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让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

比如说,《窦娥冤》里的窦娥,她的一生是一个悲剧,造成人生悲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时的社会。如何给学生讲什么叫社会造成的悲剧?说社会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怪物”,或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灵”操纵了窦娥的命运,显然不能这样说。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就是社会造成窦娥的悲剧,那么所谓的社会是什么?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让人似懂非懂。学生不明白那时的社会和现在相比,除了时间和先进程度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来,也就削弱了课文的教育意义,弱化了作品揭示社会黑暗现实的战斗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谈当时的社会现状是苍白无力的,是抽象的,不具体的,没有说服力的,是脱离课堂与课文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学完了也没有太深的印象。怎么办呢?其实,课文文本本身就给出了答案,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提炼,再加上作者的综合与升华,我们需要从文本出发,关注诸如蔡婆婆、窦天章这些次要的人物,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世界,才能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我们说《窦娥冤》是窦天章、蔡婆婆、张驴儿父子,还有那个昏官造成的。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停止了自己的行动,那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悲剧的终结者。我们也可以说《窦娥冤》是一个社会悲剧。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什么时候,社会都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要了解一个社会,可以从生活在那个社会里的一个个人来了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窦天章,他是一个读书人,多年苦读无非求一个前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如果不去上京赶考,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再说,他一个谋生乏计的读书人也只能去赶考,搏一搏前程。这么一个小人物,在那时的社会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为了给窦娥更好的生活而去奋斗。把窦娥托付给喜欢小窦娥的蔡婆婆,也不算薄情寡义,在临别前的叮嘱里,满满的都是难舍之情。可以看出,窦天章把窦娥卖给蔡婆婆并非自愿,实乃不得已。他也是那个社会里苦苦挣扎的一个小人物,把他放在那个不重视读书人,读书人科举之路渺茫的元代社会,这种小人物挣扎的悲情色彩就更浓了。

其次,再来看蔡婆婆,蔡婆婆没有丈夫,所幸丈夫留下一些家产。蔡婆婆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什么本事去投资,但也不能坐吃山空。于是,她去放高利贷,简单易行,回报不错。为何一个寡妇都能放高利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在放高利贷,元代高利贷盛行,都成一种风气了,蔡婆婆这么做也就不出奇了,也是一个普通人在社会生活里的一个正常的选择。至于后面的张驴儿父子和昏官各个朝代都有,差别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于是,这样看来,貌似所有人都很正常,那么窦娥的社会悲剧性从何而来?其实,就是这些看似正常的人和事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悲剧性。生活在那个社会,窦娥的命运暗含着一种无法反抗的命运式的悲剧。这种命运式的悲剧就是社会造成的,又由剧里面的各个人物体现出来。设想,窦天章没有卖窦娥,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个读书人只会更加潦倒,去赶考,但前路茫茫。在不重视读书人的社会,就算考上了也未必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被卖之后,蔡婆婆不去放高利贷,坐吃山空,可是放高利贷,又迟早会碰到贪财索命之事。在窦娥结婚不到3年丈夫就死了,变成了一个寡妇,假如蔡婆婆不去放高利贷,而是2个寡妇选择抛头露面做其他生意,在那个统治简单粗暴、社会秩序混乱的社会里,只不过又是另外一个悲剧而已,张驴儿父子与昏官的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在缺乏秩序与监管的社会里,张驴儿父子与昏官这类人只会更多,不会更少。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当时的社会,所以我们说《窦娥冤》是一部社会悲剧,只要窦娥活着就是一部悲剧,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三、换位思考的意义

1. 换位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从作品本身来讲,在解读主要人物的同时关注次要人物,往往会发现一些被忽略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是解读主要人物的另一把钥匙,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作者不同的见解,不同时代对经典的阐释,经典作品在不同时代的阐释生成,也就是经典作品之所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根由所在。因此,对课文的解读只要合理有据,就不应忽视,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对经典作品的批评也极其重要。有可能以后学生会因为读书时代的一个想法而有不小的发现。

2. 换位思考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

关注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或者说是反面角色,引导学生站在这些不被大多数人喜爱的人物的角度来看问题,来想他们为何会如此做、如此想。也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带入文中角色,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一来,潜移默化之下,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把自己带入人物角色里去体味、品味人情世故,从而少一些自我中心主义,多一些体谅与悲悯,多一些人情练达,这样会少很多纷争,解决很多问题。虽然这么做不一定就能帮学生得到多高的分数,但从育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能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否则培养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这样的教育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最后造成令人或震惊或惋惜的结果,如马加爵事件等。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一方或双方戾气横生,没有什么体谅与悲悯之心,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说到底也就是人学,为人处世,世态人情,文学从生活中来,阅读文学作品,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从而好好生活。也就是说,学生真正能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有助于他们塑造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理解教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感悟生活、认真生活。

3. 换位思考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當下资讯发达的时代,对课文正统的解读铺天盖地,任何一篇课文的解读都有无数个版本,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着主要人物进行解读,所以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掌握语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经典的、公认的解读。也就是说,语文课对于现在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而且他们的智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可能在他们看来语文学科看看资料都可以不用听课了,反正教师讲的内容和参考书说的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意。因此,如果教师只看教材上主要人物的解读,在讲课的时候也只是关注主要人物的解读,那么课上起来就会很乏味、很直白,学生也没有听课的兴趣。

这样一来,教师能不能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把语文课讲出一些新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也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不过,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解读课文,可能会更有意思,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我们没有关注的地方,或者很少关注的地方出发,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得出课本上见不到的、合理的解释,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是研究发现的一个途径和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一种方式。这同样是一种收获,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 换位思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站在入选课文作品中不同任务的角度去看问题,就像从不同角度看世界一样,也会有我们没见过的答案,这样就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深化与升华课堂,也不用担心学生没有听课,因为这些东西在资料上是很难看到的,学生对此更有新鲜感。同时,这样的分析也是必需的,教师加工教材、提炼教材、解读教材、创造教材,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可见,在课文面前,独立思考、加工教材的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创生者,教师要能够创造性地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加工,使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存在,同时也使课程能与本校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实现了课程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他者[J].外国文学,2011,(1):118-127.

[2] 高立胜,毛世英.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J].哲学研究,1994,(1):29-34.

[3] 王烨.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4):70-72.

[4] 赵春娟.论教师素养新内涵——来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6,(2):116-118.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他者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浅析换位思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