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婉+吴婉芹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幼儿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幼儿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对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最终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2013YQJK136)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18-02
一、体育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其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幼儿体育也在不断发展,但与其他领域相比仍显滞后,还存在片面性,如对“体”的理解缺乏全面性,过度重视幼儿的技能训练,忽视幼儿的兴趣、态度及思想品质的发展;体育教学活动重形式变化与创新,忽视了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幼儿体育活动展开深入研究。
二、充分发挥幼儿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其次,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定义。它包括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室内体育游戏、幼儿体操、各种体育器械活动,以及渗透在其他领域或生活环节中的身体活动。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把体育活动定位于“体育课”,应防止“小学化”倾向。幼儿园要严格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指南》的精神,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使幼儿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要实现体育活动的价值,教师应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基本理念,积极为幼儿提供身体运动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体验、主动练习,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研究与探索,发现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让幼儿从小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纲要》明确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指南》中关于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也体现了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基本理念。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在身体运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选择和设计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使幼儿在与同伴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身体素质和动作方面的发展。
2. 幼儿体育活动目标要突出情感、态度、能力、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制定体育活动目标时,不能只关注动作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幼儿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发展的素质和基础;不能片面地追求高难度动作,或过度追求活动形式的“新”和“异”,应更多地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如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体会坚持才能获得成功,等等,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3. 教师要转变角色,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和大胆创新
幼儿是幼儿教育的主体。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摒弃指挥者的主角意识,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提供者、体育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充分尊重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新,积极探索,主动练习,充分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4. 关注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切忌“一刀切”,不能硬性规定幼儿达到统一的目标或进行统一的达标训练。在组织体育活动或指导幼儿练习某些基本动作时,教师应设置各种层次的材料或情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学习,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5. 重视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体育素质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纲要》和《指南》都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家园互动的体育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篮球赛、亲子体育游戏小竞赛等活动,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带动孩子积极开展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培养和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态度和习惯。
此外,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发挥男体育教师的独特魅力,积极推动幼儿体育的发展。过去幼儿园教师大多是“女性天下”,幼儿园体育活动也是女性教师执教。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男教师,特别是男体育教师进驻幼教行业,为幼儿园带来阳刚气息。男体育教师有其独有的教学特色与风采,对幼儿动作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與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更有着独特的教育魅力。因此,充分发挥男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也是幼儿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时期,愿广大幼儿教师及家长能正确认识幼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开展丰富而有益的幼儿体育活动,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3] 王淑琴,郭丽璟,王英英.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刘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5).
[5] 王占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