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林陈 丽蔡 艳何 勇何 花
(1. 砚山县蔬菜研究所, 云南文山 663100; 2. 砚山县农技推广中心, 云南文山 663100;3. 砚山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云南文山 663100; 4.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云南文山 663100)
砚山县干制辣椒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试验及推广应用
王定林1陈 丽1蔡 艳2何 勇3何 花4
(1. 砚山县蔬菜研究所, 云南文山 663100; 2. 砚山县农技推广中心, 云南文山 663100;3. 砚山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云南文山 663100; 4.砚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云南文山 663100)
为配合干制辣椒新品种、新组合在砚山的推广应用,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对干制辣椒的种子处理、育苗方式、双株密植、配方施肥、辣椒+玉米间作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干制辣椒种子经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小拱棚育苗,采用旱膜集雨、双株栽培及辣椒 + 玉米间作方式,并按每667 m2施用氮12.00 kg、磷3.87 kg、钾12.36 kg进行配方施肥,其辣椒种植产量高,效益好。
干制辣椒;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双株密植;配方施肥;砚山
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drying-purpose hot pepper varieties and combinations in Yansha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hot pepper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seed treatment, seedling, planting, fertilization, and hot pepper and maize intercropping, according to local actual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drying-purpose hot pepper for high yield and good benefts included treating the seed by seed hydration to dehydration, growing seedlings in small arch shed, using drought mulch flm for rain water harvesting, two-seedling close planting and the pepper + 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applying 180 kg N per hm2, 58.05 kg P per hm2and 184.5 kg K per hm2by formula fertilization.
Key wordsdrying-purpose hot pepper; seed treatment; seedling technique; two-seedling close planting; formula fertilization; Yanshan
砚山县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北部,耕地面积约3.22万h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海拔处于1 400 ~ 1 600 m之间,年平均温度16℃,全县≥10℃年积温为4 500 ~ 5 400℃;年平均降雨量为1 012.5 mm;全年无霜期250 ~ 320 d,总日照时数为1 900 ~ 2 000 h,具有冬远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温和的特点,极其适宜辣椒的生长。至“十二五”期间,辣椒已经发展成砚山县种植面积最大、覆盖农户最广、促进农民增收最为显著的一大经济作物。
目前,随着辣椒市场需求迅猛扩大以及出口原料总量的不断攀升,对辣椒商品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有限的土地面积,如何从引进优良辣椒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角度来提高辣椒产量的同时并控制好商品质量,已成为砚山县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自2007年开始,砚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结合砚山县现状,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大学、文山州农业科学院合作对干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研发了一套适应当地生产种植的干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从2010年开始示范,至2013年全县推广面积超过1.17万hm2。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干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技术。
干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于2009 — 2013年在砚山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验基地进行,参试品种为云干椒3号、云干椒5号、文辣3号、文辣5号和丘北辣椒。该技术从2014年开始在砚山县辣椒主产区推广应用。
1.1 吸湿-回干种子处理技术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吸湿-回干处理,其操作处理步骤:播种前7 d,将辣椒种子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6 h,期间搅拌翻动种子3~5次,待种子吸水浸透后,捞出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晾晒回干,直至种子恢复到未浸泡时状态,在室内放置2~3 d 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操作一次即可播种;不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比较其出苗期、出苗率、抗旱性、生育期、产量。
1.2 小拱棚育苗技术
试验设2个处理,设小拱棚育苗为处理,以露地方式育苗为对照(CK),比较其出苗期、出苗率、生育期、产量。
操作技术要点:采用“一平一拱”双层薄膜育苗,苗床地选择在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土质疏松,且2 ~ 3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按1.5 m开墒做床,床面宽1.0 m,并在播种前将准备好的肥料与墒面上5~10 cm深度的土层充分混匀后,整平床面,浇足底水,要求20 cm内的土层湿润为宜。播种前每1 m2施腐熟农家肥5 kg,并拌入地虫净3 g、敌克松5 g、硫酸锌3 g、NPK三元复合肥(15∶15∶15)100 g,搅拌均匀后撒施苗床。苗床做成高埂低墒,整平墒面即可播种。把处理好的辣椒种用撒播的方法播在墒面上,用配制好的营养土(农家肥1份 + 细土2份)盖种,以种子不露土为标准。之后再浇一次透水,并用玉米杆或者细松毛覆盖,然后覆盖平膜再搭盖拱膜。盖拱膜时,先插竹条,竹条长2.0 ~ 2.2 m,间距为1 m,拱高70 ~ 80 cm,四周用土压紧,再覆盖拱膜。
1.3 旱膜集雨栽培技术
试验设2个处理,以旱覆膜集雨栽培方式为处理(雨前整地覆盖地膜,雨后移栽辣椒);以雨后覆盖地膜为对照(CK),即雨后整地覆膜移栽辣椒。
操作技术要点:2月中下旬 — 3月中旬开始整地覆膜,按2.0 m开墒,墒面宽1.6 ~ 1.7 m,墒沟宽30 ~ 40 cm,株行距40 cm×40 cm,每墒打4行,塘内施足底肥,采用2 m地膜覆盖,覆盖后在塘心搭盖少量泥土使地膜微下陷,用尖木棍对准塘心打一小孔以利集中有限的降水。3月下旬降雨即可定植,定植时先用小锄头破膜打定植孔,放苗后覆盖细土,对塘孔浇定根水。
1.4 双株密植栽培技术
操作技术要点:将多数地区干制辣椒每穴内栽培单株模式改为每穴内栽培双株,同时改等行距栽培为40 cm - 60 cm - 40 cm的宽窄行栽培,并适当加大株距为35 ~ 40 cm。该栽培模式由于根据辣椒的特点进行合理密植,且考虑到由于双株栽培加大了密度,故再通过宽窄行和适当加大株距的方式来调整群体的通风透光性,从而可实现干制辣椒单产的显著提高。通过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丘北辣椒采用此栽培模式平均产量可提高23.2%,但增产幅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的不同效果不一。
表1 双株密植处理设计及产量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居第1位的是处理8,即双株 + 30 cm株距 + 40 cm/60 cm宽窄行,折合每667 m2平均干椒产量136.23 kg;第2位的是处理12,即双株 + 35 cm株距 + 起垄50 cm / 70 cm宽窄行,每667 m2平均干椒产量133.56 kg;第3位的是处理11,每667 m2平均干椒产量129.48 kg;处理8、处理12、处理11每667 m2干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1的106.79 kg增产29.44 kg、26.77 kg和22.69 kg,增产率分别为27.57%、25.07%和21.25%。按目前干椒市场价20.00元/kg计算,每667 m2分别为农户增加收入588.8元、535.4元、453.8元,其经济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栽培模式应用前景好,垄式栽培也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已形成一套栽培集成新技术在项目样板区应用推广。
1.5 平衡施肥技术
1.5.1 材料与方法 2009 — 2010年开展平衡施肥技术,试验地位于砚山县江那镇,供试土壤为山地红壤。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4 m×5 m)。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不施肥(CK);处理2:农户习惯施肥;处理3:平衡推荐施肥;处理4:添加NAM缓释复合肥,NAM抑制剂核心成分是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腐殖酸和沸石粉等其他材料;处理5:脲精,为缓释氮肥。
供试肥料为尿素、普钙、硫酸钾,添加NAM缓释复合肥(N、P2O5、K2O质量比为16∶8∶18),为山东施可丰有限公司生产;脲精(含N 25%,其中尿氮含量10%、铵氮含量15%),为云南省青藏高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各处理施肥量设计方案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下施肥量水平设计 (kg/hm2)
农家肥、磷肥、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根据农户习惯施用腐熟农家肥(厩肥),每667 m2施用量为1 500 kg,氮(N)为4.62 g/kg、磷(P2O5)2.24 g/kg、钾(K2O)5.0 g/kg。处理2氮肥20%作底肥、40%苗期追施、40%团棵期追施;处理3氮肥20%作底肥、20%苗期追施,40%团棵期追施、20%盛花期追施;处理4及处理5中的脲精60%作底肥、40%在开花期作追肥。施肥方式采用穴施或兑水浇施。
供试品种为本地小椒,株、行距均为40 cm,每小区10行,每行12株,每667 m2定植4 000株,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管理进行。在收获期,采集干制辣椒完整植株样本,每小区按S形采集5株。
1.6 辣椒+玉米间作技术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10行辣椒 + 2行玉米,处理2: 8行辣椒 + 2行玉米,处理3为对照(CK):4行辣椒 + 2行玉米。比较辣椒、玉米产量。
固体流量计的工作频率为24.125 GHz,其带宽远小于中心频率,发射的微波信号为窄带信号,忽略两次及以上的散射对微波信号的影响[9],且认为多普勒回波信号是岩屑颗粒散射信号的总和,根据假设条件可将多普勒回波近似为高斯过程。微波信号如式(9)所示:
操作技术要点:处理1辣椒间作玉米按5.3 m开墒,辣椒种植10行,玉米种植2行,辣椒株行距40 cm×40 cm,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规范化种植;处理2辣椒间作玉米按4.0 m开墒,辣椒种植8行,玉米种植2行,辣椒株行距40 cm×40cm,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规范化种植;处理3 (CK):辣椒间作玉米按2.0 m开墒,辣椒种植4行,玉米种植2行,辣椒株行距40 cm×40 cm,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规范化种植。
2.1 种子吸湿-回干处理技术
试验表明,种子吸湿-回干处理从播种到出苗,比对照提早4 d;处理的根长5.62 cm,根数53,对照根长4.55 cm,根数47,说明吸湿-回干处理可以促进根系发达;处理辣椒苗成活率96.2%,比对照(92.2%)成活率提高4%;无论在开花期、结果期、收获期,处理都比对照提早3~7 d;在产量和产值方面,处理比对照有一定的优势,处理单株果数47个,单果质量4.7 g,而对照单株果数45.5个,单果质量4.5 g;处理每667 m2鲜椒产量809.9 kg,比对照730.8 kg增加79.1 kg,增幅达10.8%。
2.2 小拱棚育苗技术
经试验比较,小拱棚方式育苗比对照出苗早7~ 10 d;出苗率77.9%,比对照65.8%增长12.1%;小拱棚方式育出的辣椒苗健壮,茎杆粗平均值为0.20 cm,比露地育苗方式的0.17 cm粗0.03 cm。
2.3 旱膜集雨栽培技术
旱膜集雨栽培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创新整地和覆膜技术,人工制作集水塘,将薄膜表面雨水集中引入播种沟(塘)内,引向作物根部,充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实现按节令播种、移栽,保墒抗旱,克服因旱缺塘、缺苗严重的问题,以提高播种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
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旱膜集雨栽培的辣椒成活率达到90.7%,膜下无杂草,塘心里有少量杂草,辣椒植株生长旺盛,病虫害发生少,通过测产验收丘北辣椒每667 m2干椒产量达到143.7 kg。而对照处理辣椒成活率仅85.9%,膜下和塘心杂草多,长势旺,易将农膜拱破,辣椒植株生长一般,蚜虫和蓟马发生严重,通过测产验收丘北辣椒每667 m2干椒产量为126.3 kg。
2.4 双株密植栽培技术
通过实收测产,双株密植处理每667 m2鲜椒产量为553.4 kg,折合干椒产量138.3 kg;单株对照每667 m2鲜椒产量472 kg,折合干椒产量118 kg;示范区干椒产量比对照每667 m2增加20.3 kg,增幅达17.2%。
2.5 平衡施肥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习惯施肥、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和脲精施用条件下干制辣椒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8.32%、179.38%、174.28%、169.88%;各处理对干制辣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2.58%、44.25%、42.62%、41.13%。与习惯施肥相比,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及脲精施用三者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1.68%、10.64%和8.56%。
在干制辣椒产值方面,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及脲精处理比习惯施肥分别增加20.94%、17.50%和14.54%,施肥过程劳动力成本可节省2%~ 3%。结合肥料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与习惯施肥相比,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及脲精施用下,干制辣椒净产值分别增加3 820元/ hm2、3 656元/ hm2、3 146元/ hm2。由此可见,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及脲精施用下均能明显增加干制辣椒产出,利于辣椒生产。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习惯施肥、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及脲精施用条件下,整个植株氮的总吸收量分别增加51.47%、79.62%、66.12%、60.01%,磷的总吸收量分别增加49.03%、68.31%、67.7%、58.32%,钾的总吸收量分别增加61.61%、72.81%、70.81%、65.61%。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较,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脲精施用,肥料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5.84%、7.14%、8.33%,肥料磷的利用率分别提高3.32%、3.27%、2.47%。习惯施肥、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脲精施用下,肥料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4.43%、20.35%、16.6%、18.33%,可见,平衡推荐施肥、缓释复合肥、脲精虽然能促进钾的吸收,但是由于钾的投入量增大,而导致肥料钾的利用效率降低。
2.6 辣椒 + 玉米间作技术
试验辣椒为丘北辣椒新品种文辣5号,玉米品种为路单8号。处理1为5.3 m开墒,辣椒与玉米10∶2的间套作方式种植,辣椒株行距40 cm×40 cm,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每667 m2辣椒定植3 550株,玉米定植1 680株;试验结果显示处理1每667 m2干椒产量156.7 kg,玉米产量137.3 kg。处理2为4.0 m开墒,辣椒与玉米8∶2的间套作方式种植,辣椒株行距40 cm×40 cm,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每667 m2辣椒定植3 550株,玉米定植1 680株;试验结果显示处理2每667 m2干椒产量148.9 kg,玉米产量112.3 kg。对照以2.0 m开墒,辣椒与玉米4:1的间套作方式,株行距40 cm×40 cm,每667 m2辣椒定植3 330株,玉米定植830株;对照试验结果为每667 m2干椒产量150.6 kg,玉米产量121.4 kg。
①砚山县辣椒产区缺乏灌溉条件,栽培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近年来干旱频发,降雨和雨量分布不均,常导致辣椒延迟移栽或移栽后又无降水而成活率低下,甚至成片失水枯死,对干制辣椒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对其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后,在移栽成活率、植株长势、经济性状方面均比对照有优势,提高了辣椒一级商品果数量,相应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②辣椒小拱棚育苗相对露地育苗更有利于种子的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早出苗、出齐苗,以及防霜冻的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农民再次育苗的成本投入和劳力投入,保证移栽最佳季令及产量。
③辣椒旱膜集雨栽培具有节约用水、保温、保湿、促进椒苗成活、抑制墒面出草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等重要作用,亦可减少农民锄草、喷药等劳动力投入,促进辣椒生长旺盛,增加产量和产值。
④在调整辣椒株行距后,采用双株密植栽培可改善辣椒通风透光条件,增加边行优势,确保增加辣椒基本苗,保证单位面积种植密度,促进辣椒增产增值。
⑤通过对干制辣椒进行平衡推荐施肥,可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同时,减少氮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肥料比较试验,施肥能显著提高干制辣椒产量和产值;与习惯施肥相比,平衡推荐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1.68%,干制辣椒产值增加20.94%。综上所述,干制辣椒平衡推荐施肥规程:每667 m2腐熟农家肥1 000 ~ 2 00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25 kg、普钙(16%)20 kg作底肥,一次性施入;追肥分3次进行,提苗肥每667 m2用尿素(含N量46%)10 kg;开花期每667 m2用尿素(含N量46%)10 kg、硫酸钾10 kg;盛花期每667 m2用尿素(含N量46%)8 kg、硫酸钾10 kg。
⑥利用边际效应,开展辣椒 + 玉米间作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砚山县最佳辣椒与玉米间种行比,即辣椒与玉米按10∶2的间套作方式种植,辣椒株行距40 cm×40 cm,每667 m2定植3 550株,玉米株行距40 cm×50 cm,辣椒、玉米的产量最高,每667 m2干椒产量156.7 kg,玉米产量137.3 kg;推广辣椒+玉米间作技术,可促进辣椒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近年来,砚山县通过对干制辣椒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干制辣椒产量,增产效果明显,并节约了生产用水和农民生产投入,可增加粮食收入和提高当地农民的生产收益,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实用技术。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rying-Purpose Hot Pepper High-Yield Cultivation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 Yanshan County
WANG Dinglin1CHEN Li1CAI Yan2HE Yong3HE Hua4
(1. Yans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Wenshan 663100, China; 2.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 of Yanshan County, Wenshan 663100, China; 3.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Yanshan County, Wenshan 663100, China; 4. Supervision St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Yanshan County, Wenshan 663100, China)
2017-02-19
基层专家工作站“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项目;云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文山试验站项目
王定林(1969-),男,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新品种栽培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