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10 21:55王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膜分支导图

王兴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发明的神奇高效的学习思维工具,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尤其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它能把新的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立起新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性思维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 思维导图 应用

思维模式直接作用于结果,不同的思维模式会收到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虽然是相同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同,但学生却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很大程度上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有关系。思维导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表达发散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注重通过图文把对象的内在关系串联,从而更好便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对象的属性特点。换言之,思维导图是一个通过中央关键词或想法而把对象的所有属性特点以图文的形式构造出来的思维方式,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对象属性特点的图解方式。高中阶段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多,概念、公式、实验等较为复杂,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呢?

一、思维导图及其作用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必须弄清思维导图的来源及其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也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但因对新的方法掌握不到位,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画蛇添足”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应用思维导图前,我们需要对思维导图的起源、特点、作用等深入分析,以便熟练地将其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

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的思维是成放射性的,经外界进入人大脑的信息、思想、感觉等,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呈现发射性的立体结果。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人的大脑力量和潜能中就发现,著名画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很多图画、代号和连线来表示对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是按照顺序方式来呈现对象的特点,而是通过带顺序的标号的树状结构来呈现思维过程,是一个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过程。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可由此而向外放射出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细胞骨架等不同的内容,再根据每个不同的内容放射出相应的“点”。如细胞质基质,可为成分、状态和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生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绘制的一般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很多学生并不会作思维导图,这也就让思维导图的应用落空。在教学实践中,要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绘制的一般方法,这样才能为应用奠定基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现,一些学会作间的“思维图”,但不会系统的应用思维导图,这也就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确定中心关键词。这一步是极为简单的一步,如“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组成细胞的分子”等,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复习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目标而确定中心关键词。确定了中心关键词,需要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这些中心相关的图像,如用方框、圆圈或具体的图形来表示。这一步是极为简单的一步,但在作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关键词。思维导图不限定在某个章节的应用,也可是某个知识点。如跨膜运输方式。

其次,根据中心关键词,从图形的中心开始,画出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需要注意,每一条线应该采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支”代表的是在思维过程中和中心关键词相关的想法。通常情况,可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关键词确定线条的数量。如“组成细胞的分子”就可用两条线,即“元素”和“化合物”。根据中心关键词确定分支后,要在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注出分支的关键词。如当想到“细胞的生命历程”时,“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癌变”、“细胞的衰老”、“细胞的凋亡”就会快速地呈现出来。这是构造思维导图的第二步,在该环节中,重点是要根据中心关键词而确定分支。一些学生在确定分支时往往会出现啰嗦的现象,对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优化选择。

最后,细化分支。在确定了分支后,就要引导学生利用联想的方式来拓展思維导图。以“细胞的分化”这个分支为例,但看到“细胞的分化”这个词语时,学生头脑中会有更多的相互关联的词语出现,如概念、特点、结果、实质、意义,细胞的全能性,再由细胞的全能性而联想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应用等。这实质上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三步,即根据联想到的事物或特点而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射出更多的分支。当然,分支的数量和对象的特点是紧密相连的。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同的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的表示,要在粗线条上清楚地记下关键词。如“基因分离定律”下一个分支为“对分离先的解释”,再下一个分支中的第一点“生物的性状是有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导入环节中需要复习新知,可采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旧知进行梳理,引出新的知识点。如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可采用思维导图而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复习过程中,针对章节知识,可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那么,接下来就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对思维导图的一些具体应用作简要分析。

首先,应用思维导图来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需要将所有的内容和知识点都记下来,更多的是要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此时就可采用思维导图来达成该目标。以“跨膜运输实例”为例,重点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那么,教学中可引导学作如右图的思维导图。

如此一来,主要知识点一目了然,重难点得到了突出,便于学生掌握。当然,如何构造思维导图并没有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根据主线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记忆即可。

其次,要注重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起框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教师更多要做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联,帮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看待生物知识。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例,该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可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细胞”、“物质跨膜运输”、“跨膜运输方式”、“结构基础”等部分进行放射,具体可如下图。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分支,引导学生延续分支而深入剖析,建立起知识点间的关系连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最后,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梳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点”向“面”延伸,逐渐形成系统化。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例,一是引导学生构建“点”,即由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而引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系统、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分析、跨膜运输方式、结构基础等几个点。接着,引导学生沿着每个“点”逐渐延伸。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拓展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由分为现象、原因、应用。如此,一步步拓展,把所涉及的知识点逐渐归纳到主线上,这样一来,整个思维导图也就完整了,学生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而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分析思维导图的特点,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获得生物知识的构建。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它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更好地学好生物。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

[2] 翟文灿、赵秀芳.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3] 黎小娟.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应用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猜你喜欢
跨膜分支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巧分支与枝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对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跨膜运输,孰是孰非?
HBD的N端融合蛋白的跨膜转导作用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