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鸿,李改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周小鸿,李改
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四个维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厌倦情况,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体育专业大学生;厌倦;理论课;教学质量
体育理论课是体育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和技术课构成了体育专业的完整课程体系。体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对自己专业的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是掌握体育技能原理、了解体育基础知识、培育体育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理论课学习质量的优劣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长远发展。因此,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研究势在必行。
所谓的学习厌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继续的心理状态,在学习上产生了不想学习甚至厌烦的情绪态度,出现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1]。但是在国内对于学习厌倦的研究甚少,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研究更为鲜见。本研究能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基于此制定出更符合体育专业特征的相应对策,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情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样本从两个专业中随机抽取213名学生,抽出9份不能使用的问卷,有效问卷一共204份。
2.1 文献研究法
以“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厌倦”等为关键词在华中师范大学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得有关的研究文献、网络信息,认真参考现有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利用。
2.2 问卷调查法
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理论课学习厌倦的现状和原因,并凝练对策。
2.3 访谈法
分别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进行参与式访谈,了解其关于理论课学习厌倦的原因,最后在对两个专业访谈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结论。对体育学院的一线理论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学生理论课厌倦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
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0.0等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3.1 理论课学习厌倦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研究选取KMO和球型检验对采样充足度和因子模型是否适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样充足度KMO的值为0.748(?0.50),Bartlett'S球型检验X值为695.689(自由度为120),sig=0.000,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该检验表明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共同因素,完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抽取因素、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分析,先后经过多次因素分析加最大方差旋转得到了比较清晰、而且易于解释的四因素结构(表1),先后因部分题目在因素中存在双重载荷以及相关度较低,在原27个题目中删除了11个题目,保留了16个题目。
表1 《体育专业大学理论课学习厌倦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3.2 理论课学习厌倦问卷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系数来测量问卷内部一致性,通常系数在0.60以上视为拥有较好的一致性。表2所示。
表2 理论课学习各维度及总问卷Cronbach's a系数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问卷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都在0.60以上,且总量表达到了0.735,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3.3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总体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习厌倦的每题平均得分为3.11,属于中等程度范围。由此可见,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厌倦的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也不容乐观。其中在学习厌倦的四个维度中学习基础的每题平均得分是最低的,可见学习基础是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的重要原因。
表3 总体样本在学习厌倦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3.4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人口学差异
3.4.1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性别差异
由表4可知,在性别这一特征上,在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在学习方法这一维度上存在这显著性的差异,且男生的平均分高于女生。
表4 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厌倦各维度上的情况
3.4.2 不同年级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差异
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学习厌倦的各个维度为检验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表5),不同年级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大二学生得分要高于大三学生。
表5 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厌倦各维度上的差异
3.4.3 不同专业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差异
由表6可知两个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习方法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三个维度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从四个维度的总体得分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得分要高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
表6 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厌倦各维度上的差异
4.1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总体情况
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厌倦总体情况的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厌倦的情况不是非常严重,但是也不容乐观,厌倦现象处于中等程度。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情况存在,却又不容易引起重视的现象。在四个维度中学习态度得分最高,说明在面对理论课的时候体育专业的学生是想把理论课学好的,但是由于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的影响,使其对学习理论课产生了厌倦。
4.2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厌倦人口学差异分析
4.2.1 性别差异
学习方法这一维度上男女生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其他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厌倦对比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学习厌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在男生和女生之中都有普遍的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上会出现差异,冯廷勇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女大学生[2]。潘运等发现师范院校男大学生在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上得分高于女生[3]。从表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男生四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女生。男生与女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不同,男生的学习心理更积极,经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女生可能其继续成长的动力减弱,对自己能进入大学专业学习较为满意,是更为现实的学习者[4]。总体上来说,男生学习厌倦感要低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传统思维中男性自身责任感和压力要大于女性所导致[5]。
4.2.2 年级差异
结果表明,大二的学生和大三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且大二学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大三学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理论课开设基本始于大二,这也是在选择样本的时候没有选择大一学生的原因,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两个维度上虽然两个年级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从学习厌倦的总体得分上看大二的得分要高于大三,且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上的得分大二和大三相差较大,理论课始于大二,这时大二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兴趣远远高于大三,所以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得分也要高于大三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理论课学习后厌倦感较高,所以会出现低年级的大二学生得分要高于高年级大三学生的现象。
4.2.3 专业差异
在把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厌倦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由于两个专业在进校的录取方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在学习厌倦情况上有三个维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鲁长芬等学者认为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整体上仍没有突出其特殊性和专业特色[6]。笔者认为在华师这种师范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模式逐渐被师范化,所以就没有突出其专业特色,以至于和体教的学生相比在理论课学习厌倦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学习方式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体教学生的得分要高于运训的学生,因为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养成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两个专业在录取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华师在两个专业的录取上体教专业学生文化课要求要高于运训专业的学生,所以体教专业在学习方式上的得分高于运训专业。
4.3 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原因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笔者总结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的原因,其中包括教师层面、院校层面、社会层面这些外部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层面的内部因素。
4.3.1 外部因素
任课教师上课无趣。部分教师热衷于科研或因从事商业化活动,轻视本科教学,造成本科教学走马观花,上课无趣,再加上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往往授课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扩展,导致学生对理论课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倦感[7]。
学校安排课程的方式不合理。华中师范大学所有课程安排均由学生自主网上选课,让学生自己排课,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这样也出现了选课随意化现象,学生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导致选课不科学,比如学生为了选择很多热门课程而导致理论课和技术课的安排不合理,往往上一节课是技术课而下一节课就是理论课,在技术课上学习技术到了身心疲惫的状态后再去学习理论课,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理论课失去兴趣。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学生获得社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这些信息中难以分辨利弊,对信息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心态,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倦。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特色,往往在未毕业就与社会有相当的接触,比如健身房教练兼职、私教兼职等,在做兼职得到了一些蝇头小利的时候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往往轻视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时而以往造成对理论课的厌倦。
4.3.2 内部因素
在4个维度中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分低于平均值,有45.1%学生在学习动机中总是或者经常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去学习理论课。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知识在找工作就业中起到的作用不如技术课,所以就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学习基础差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录取时分数线要比普通本科线要低,在理论课的教材中学习的内容又是比较全面的比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吃力,就很容易产生厌倦,同样的也因为在高中开展训练课的同时学习文化课,以至于会形成对文化课厌倦的心态,所以在大学对待理论课的学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和高中文化课同样的厌倦心理。
5.1 总结
本研究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厌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学习厌倦的四个维度当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是也存在着学习态度不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佳等现象,所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厌倦情况属于中等程度,但也不容乐观。体育专业的学生进入高校时要通过体育测试和文化课测试两部分的考核,其中文化课成为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最为头痛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一些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经过高中的学习后已经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8],在考上大学后,当面对理论课的学习时自然而然的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所以从总体上看学习基础应该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产生厌倦的核心的原因。通过对在性别、年级、专业的对比中以及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理论课厌倦出现的外部和内部原因,这其中包括了教师层面、院校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学生自身层面,最后也将会以分析的原因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5.2 建议
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厌倦是摆在每一个体育院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根据所阅读的文献资料以及个人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看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对策。
5.2.1 加强对教学课程的监督,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教务处应加强对教学本科教学课程的监督,包括考勤记录、平时作业、答疑情况、期末考评等方面的监督。落实教师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结课时对教师的评价,制定出合理的奖惩制度。
5.2.2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讲座式、研究式等互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采用多媒体音象设备等直观性、操作性、效果性较好的教学手段,便于诱导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1,9]。
5.2.3 合理安排课程编排,做到科学管理
建议院校减少学生自主排课课程,以院校安排课程为主,学生自选为辅的方式进行排课,尽量做到科学排课。
5.2.4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
对大一新生进行学风建设,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其次是为大一新生安排职业规划课程,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工作做得好,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就业的看法,改变对理论课的看法,从而改善理论课厌倦情况[9,10]。
[1]卫晶菁.中职生学习化学厌倦的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冯廷勇[J].心理学探新,2002(81).
[3]潘运,全小山,王伟民.师范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
[4]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
[5]华厚杰,孙利红.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6).
[6]鲁长芬,王健,罗小兵.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
[7]高春花.浅谈体育院系学生理论课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J],科技信息.2011(27).
[8]曾宪斌.高中体育生学习动机、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9]贾燕.福建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0]张亚平,邵伟德.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4).
Current Status,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cademic Weari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ZHOU Xiaohong,LI Gai
Taking sports specialized students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cademic weari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four dimensions which included 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attitude,learning background and learning method,and summed up the reasons of its occurrence.Furthermore,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weari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ports specialized students;academic weariness;theoretical course;teaching quality
G0-05
A
1003-983X(2017)06-0533-05
2017-05-03
周小鸿(1994-),男,湖北襄阳人,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