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3》教材分析

2017-08-09 00:16郑金凤��
现代交际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对外汉语

郑金凤��

摘要:对外汉语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新实用汉语课本》是2002年3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发行的一套综合性教材,同时这套教材也被国外多所高校采用并广受好评。本文即从《新实用汉语课本3》入手,着重分析该本教材的一些编排体例和其优点及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新实用汉语课本 教材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14-02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21世纪初,由刘珣老师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综合性汉语教材。本文即以其中一册教材即《新实用汉语课本3》为例,从该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以及原则、课文的编排、生词的编排、语法点的编排、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该教材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入手,对该教材作一简要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以及原则

在该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方面,由于《新实用汉语课本3》主要是面向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海外留学生,所以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纵观本教材,可以发现其中所选的课文内容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多具有较强的中华文化的特色。所以该教材的编写遵循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编写原则,也体现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二、课文的编排

《新实用汉语课本3》中,所选的课文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第二十七课“入乡随俗”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几个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对话,表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后引出了“入乡随俗”这一成语,同时也让中外学生又一次认识到了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在这篇课文中,也让外国留学生对茶馆这一中国的文化物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了中国的茶馆是一个最热闹的地方。第二十八课的主题为“礼轻情意重”,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喻为礼物虽然很轻,但情谊却很深厚。这篇课文即以中秋节为背景,让中外学生展开对话,看看他们对于收到朋友礼物时不同的表现來说明中西方不同的习俗。其中中国同学在送给外国同学礼物时,外国同学会当场打开以示对礼物的喜欢以及对送礼物人的感谢,而中国同学却不会如此,他们不会当面打开,但同样是对送礼物人的尊重,只不过两者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而已。第三十八课“你听,他叫我太太”,则主要讲述了中西方不同的婚嫁习俗。

以上是对《新实用汉语课本3》的课文内容所做的一个具体的分析,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课文中既有对中国传统习俗的讲解,如“入乡随俗”“礼轻情意重”“你听,他叫我太太”等,也有对中国一些休闲活动的讲解,如“他们是练太极剑的”等,还有对中国古老神话传说的讲解,如“神女峰的传说”等,再有对中国地理概况、天气状况的讲解,如“中国人叫她‘母亲河”“北京热起来了”等,最后还有关于中国消费观的改变的一些话题,如“汽车我先开着”等。从《新实用汉语课本3》整体的内容编排来看,它所选择的这些话题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也和时下的中国社会状况比较贴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同时也比较符合汉语教材编写的交际性要求,其中课文内容都以对话形式出现,同时涉及的人物也兼顾中外学生,让留学生在中外文化对比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总体而言,第三册的课文还是主要集中在日常对话这一种体裁,体裁种类略显单一,这可能会使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中感到乏味。所以,该教材可以尝试增加一些简单实用的文体的学习,这样也可以调动留学生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生词的编排

《新实用汉语课本3》在每一段课文之后都会出示相应的生词表,每一个生词后面都会标明该词的词性、拼音、英语释义和汉语示例,这样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生词在中文语境下的用法。该教材对于生词的词性分类较为详细,不仅划分出词的大类,同时在大类之下还区分具体的小类。书中不仅会标示出生词,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短语也会细致地分类标明。这样的话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该词的用法,对归纳和掌握相同词类的词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该本教材的词汇选取还是以汉语中的一些基础词汇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基础词汇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四、语法点的编排

在《新实用汉语课本3》中,语法点的编排比较重视学生习得的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而针对汉语语法中的难点,该教材也在编排过程中对这些语法难点进行进一步的切分,逐层进行讲解。如第二十七课中出现了“把”字句的语法点,编者在将“把”字句这一句式进行英文解释后,总结出了“S+把+O(把)+V+到/在/成+O”,然后编者将这些成分列成表格,再逐一用各种不同的词语进行替换,在这个过程中就组成了不同的完整的“把”字句。而留学生在不断替换学习的过程中,也就逐渐掌握了“把”字句的用法。同时这种讲解方式也分化了难点,更有利于留学生的学习。而且该本教材中对于语法点的讲解也比较注重实用性,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语法点的编排上,编者较为注重所示例句的实用性,即比较贴近日常生活。

五、文化知识的学习

在该本教材的编写内容中,也贯穿了许多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这些文化知识不仅在课文中会经常出现,比如第二十七课《入乡随俗》中,就涉及了中国茶馆的文化,第二十八课《礼轻情意重》中则讲述了中国的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以及这一话题所引出的中国和西方对于接受礼物时不同的习惯,后面的课文中也陆续出现了书法、太极剑、母亲河以及中国的名胜古迹等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内容。而且在每课后面的阅读与复述板块,也经常会出现很多文化类的内容,这其中既有“嫦娥奔月”这样的神话传说,也有“敬香茶”这样的妙趣故事。这些文化内容,无一不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整本教材显得有生气的同时,也调动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六、该教材的一些优点和不足

该教材作为母语为英语或媒介语的海外留学生使用的一本教材,其优点方面研究论述较多,比如对语法点的英文解释可以降低留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该语法点进行口语交际,还有练习活动较多,能够很好地增强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辅以一些趣味性的配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生词的细致分类,更是本册教材的一个较大的亮点。除了诸多优点之外,该本教材也还有一些尚待完善之处,比如课文的编排皆为两段的形式,生词的数量也比较多,但是课文中对这些生词并没有明确的标记,可以让留学生较便捷地看到,对此笔者认为可以给这些生词编上序号或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以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以上内容即是笔者结合《新实用汉语课本3》的教材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其中还有诸多不当和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正。

参考文献:

[1]刘珣.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4(1).

[2]吕文华.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3]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对外汉语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