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勇 李媛媛
大众文化中的电影院线品牌发展路径研究
——以湖北电影院线为例
吴天勇 李媛媛
电影院线是中国电影产业形势起起伏伏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电影院线的发展与电影产业的发展唇齿相依,是电影产业链重要的一环。作为票仓大省的湖北,湖北地方院线的发展对整个湖北的电影产业乃至全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湖北本土电影院线的建设历程和原生品牌发展展示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电影院线品牌发展面临的问题,力求为湖北电影院线品牌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湖北 电影院线 品牌 发展路径
伴随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2001年联合出台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30 多条院线,形成了电影发行放映运行机制的新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院线制改革打破了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垄断,减少了发行层次,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推动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湖北地区两条本土院线作为国内最早获准建立的院线之一,是湖北乃至全国院线品牌发展中的佼佼者,曾一度独霸湖北电影市场票房。然而,随着民营院线的崛起,电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湖北电影院线在国内院线排名中竞争力逐步减弱,占全省电影票房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探究湖北电影院线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举措,加快品牌建设,对促进湖北乃至全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北电影院线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电影院线得到了长足发展。湖北省近几年电影票房总量稳步增长:2013年票房收入10.702亿元,增长率32.48%;2014年票房收入14.351亿元,增长率33.81%;2015年票房达到21.01亿元,增长率46.48%。近三年的票房总量和增速都十分抢眼,到2015年更是票房总量和增速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湖北省内电影院线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地(市)州电影院线市场和电影产业得到全面发展,省会城市“一城独大”的局面大有改观:2011—2015年,地(市)州电影院线市场的影院数量由2011年的28家增长到2015年的81家;电影票房由2011年的126925516.4元增长到2015年的606926748.2元;放映场次由2011年的180428增长到2015年的785530;观影人次由2011年的4031160增长到2015年的20160634人次。2015年湖北省各级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情况见表1。
表1 2015年湖北省各级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情况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内部资料。
自2001年实行院线制以来,各省市的电影院线多由各地电影公司改制而来,有着深厚的国企背景。随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院线资源重组,推动了电影产业结构优化。湖北通过品牌化道路主动参与院线改革重组,促进湖北电影院线良性发展。2004年,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发展迅速,民营院线成为转企改制的湖北电影院线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加上国外资本的介入,电影院线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院线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实施品牌化经营、打造湖北电影院线品牌是湖北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湖北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银兴、天河等成为湖北电影院线在全国能叫得响的院线品牌。
(二)湖北电影院线发展阶段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院线制改革,院线制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至2016年,湖北电影院线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3 年到2001年12月,以《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业内常称三号文件)的颁布为起点。此阶段电影制片厂自办发行,把影片直接销售给各省和省以下的电影公司,可以和发行部门进行发行收入分成,早期分账发行机制诞生,这是电影院线制形成的原始模式。1993年8月,湖北省电影发行高层利用现有资金进行低成本扩张,外引内联打造影院,创建现代化多厅影院,改造单厅城市影院的发展思路,成功打造了电影行业的“湖北模式”。
第二阶段,从2001年12月到2012年,以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为起点。该细则明确提出“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宣告院线制在国内的建立。院线制建立初期,市场主体主要是省市电影公司“翻牌”院线,湖北省也不例外,湖北省发行放映总公司成立了银兴院线,武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了天河院线。两条院线始终以竞合的关系共存,目的在于维护做大本地市场。这样的良性关系,让彼此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银兴院线和天河院线票房逐年攀升,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加入全国城市电影院线亿元俱乐部。2002—2011年湖北银兴院线和武汉天河院线历年票房见表2。
表2 湖北银兴院线和武汉天河院线历年票房(2002—2011年) 金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武汉年鉴2006(总第22卷)》《武汉年鉴2011(总第25卷)》《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3)》。
第三阶段,从2012年至今,此阶段湖北院线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特别是省与市州县电影公司的资源进一步重组,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间的兼并联合加强。2014年成立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成立武汉天河电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影产业逐步向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拓展。院线制建设逐渐加强,院线品牌化经营理念愈加深入。2012—2015年银兴、天河院线占湖北省票房比重情况见表3。
表3 2012—2015年银兴、天河院线占湖北省票房比重情况 金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内部资料。
(一)电影院线品牌发展的必然性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识别一个或一群销售方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品牌还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电影院线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就能增强在电影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品牌的提升意味着院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对院线公司稳定市场地位、占有更多市场份额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叫得响的品牌都拥有一大批忠诚的顾客,稳定的客流能加快院线公司获取投资回报的速度,创造经济效益,在与民营院线巨头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下一步的招商和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品牌持续做大且信誉良好,电影院线便可挖掘品牌潜在价值,在品牌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联市场,延伸品牌涉及领域,实现盈利多样化。
(二)湖北电影院线的品牌发展模式
虽然都是国有电影公司“翻牌”的院线,但银兴和天河在品牌化过程中上并没有走相同的道路。银兴与天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自走出了一片天地。
1.湖北银兴院线的品牌发展模式
银兴院线秉持着“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内引外联,纵横拓展”的战略布局,紧抓机遇,规模发展。银兴院线的发展模式属于“直营+加盟”型,初期通过建立直属影院进行重点布局,品牌逐渐打响后吸引影院签约加盟。银兴院线近年来新增数家极具发展潜力的深度合作者,其中包括韩国乐天集团、深圳雅图集团、湖北新华书店(集团),实行“捆绑式”合作,形成了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地跨北京、广东、上海等18个省市的发行放映网络。
电影院线品牌建设必须通过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维护、品牌延伸一系列品牌深化的过程,才能完全实现电影品牌的最终价值。银兴院线所属的长影集团对“银兴”的品牌定位是“打造卓越影城、品质终端”,即以提供高品质的观影服务和主题影城为特色。2011年建成的武商摩尔国际影城,是银兴品牌理念的集大成者。作为华中地区面积最大的超五星级影城,武商摩尔国际影城位于武汉票仓高地——武广商圈国际广场七楼,长期位于全国影院20强之列。
2.武汉天河院线的品牌发展模式
作为一条省会城市的院线,天河院线采用签约联盟型发展模式。目前重点方向有三:一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和经济总量的增长。2012年起与韩国CGV公司开启战略合作,签订了26家影城加盟合作的合同、10家合作意向协议书。与钟鼎盛通公司7家影院签订加盟合同。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需要的主体建设,向全产业链延伸。2016年9月8日,武汉天河电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挂牌成立,以原有的武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基础,在进一步扩大电影放映业务的基础上,向电影投资制片、衍生品、文化地产等相关领域扩展*《武汉天河电影集团7日挂牌 成立基金进军电影制片》,http://www.hb.xinhuanet.com/2016-09/09/c_1119536070.htm.。三是发展直营、资产联结、控股影院。天河院线发展模式对加盟影院的控制力不足,若与加盟影院无法维持长期稳定的联盟,公司业绩则极易受损,且加盟模式导致利益分配单一,院线方无法获得影院的非票房盈利。因此,当前天河旗下影院影城增加的途径正由加盟影城转向自建(控股)影城。
2015年全国院线排名中,银兴院线排名第16,天河院线位于第20。纵览全国48条院线,湖北银兴院线和天河院线的规模属中等偏上。受困于当前院线及影院复杂的关系,且各方资本争相涌入院线市场的白热化态势,湖北院线品牌发展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统一品牌难构建
统一品牌的构建需要院线对旗下影院具有足够的控制力,即资产联结型影院数量在旗下影院数量中达到一定比例或全覆盖,院线公司才能将各影院真正整合为一个品牌,因此有足够的资本是品牌构建的基础。湖北 “银兴”与“天河”属于加盟影院为主的资产基础单薄型院线,区域发行时期积淀的物质基础已不足以满足独立自建品牌直营店的支付能力,落后的物质基础与增长的品牌意识存在矛盾。
在我国,财政资金是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国企背景且未上市的湖北院线公司通过非正式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品牌融资的通道尚不畅通,除与银行进行信贷往来之外并未发掘更多融资渠道,债权融资意识不高,未能吸纳VC/PE或文化创业型基金投资,在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方面进程缓慢,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实现融资方式的创新。同时院线公司的融资举措也较为保守,无法获取足够的扩大品牌规模的资本。总体而言,资本运营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使得湖北本土院线进行统一品牌构建的难度较大。
(二)营销模式僵化,品牌价值难体现
电影票团购类APP风靡前,国内院线电影促销大多采取“会员制”模式:预存部分资金到院线会员卡,根据存入资金量划分会员等级,级别越高促销力度越大。然而随着线上购票的发展,价格促销已经无法达到预期品牌营销效果。凸显自身差异、体现品牌价值才是品牌营销的重点。
首先,作为放映端,排片侧重点是凸显院线经营理念、精神文化差异的根本途径。然而当前国内电影院线市场影片放映同质化问题极为严重,不存在类似国外艺术院线或独立影院的放映端。“银兴”和“天河”还不具备实力买断部分符合院线经营特色的影片,形成本院线独家放映的局势*李召阳:《电影院线的品牌化走向探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第364~365页。。
其次,因加盟影院过多,“银兴”和“天河”都没有构建起具有高度同一性、独特性、可识别性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影院统一的装潢风格、服务标准和硬件设施是识别院线品牌重要的途径之一。“银兴”旗下既有超五星的武商摩尔影城,也有设备老化急需更新换代的旧影院,硬件水平良莠不齐,无法给观众整体留下良好品牌印象。“天河”旗下近年来新增影院大部分为CGV的加盟影院,且全部冠名“CGV”,这一举动导致品牌主体不明晰。
最后,“银兴”和“天河”在综合考虑上映影片内容、影院所处位置、目标消费人群等因素开发观影需求、对每一部影片专门定制个性化的营销方式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缺乏对票房热门影片的发行、放映的市场把控。湖北电影院线仅依靠每年的“暑期档”“贺岁档”来吸纳票房,未依据对市场和观众需求的把握,做好每一部电影的营销,没有实现院线自身对市场的控制力和业务能力,也无法体现院线品牌的价值和驱动作用。
(三)延伸领域有限,品牌资产不充裕
近年来,国内电影行业向全产业链运作的态势逐渐增强:上游专业制片向下游控制,院线、电影院等下游放映方向上游电影制作投资及发行渗透,逐步取代发行商实现自主发行。综观国内有一定市场规模的院线,大都运用了多元化品牌延伸策略,如涉足制片、发行、影院投资、票务等关联业务。虽然这种多元化发展有的源于大型电影院线垂直管理或打造产业链的需求,有的只是拓展一个新的盈利空间,但都对提升品牌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和武汉天河电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虽然都以打造电影全产业链为目标,然而多年来“湖北创作”在电影方面的失语及资金等因素,产业链上游的制片环节迟迟未落地。创意驱动的不足使湖北电影院线对后电影产品开发秉持保守态度,电影创意衍生品种类单调、一些中小型影院甚至不贩卖电影相关商品。同时,后电影产品的开发需要同制片发行方进行版权协商及利润分成,未能在“湖北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电影衍生品开发,也难以获取足够盈利。
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院线市场,作为曾经创造“湖北模式”的湖北院线品牌,在现有市场整体环境下应再次勇于创新,实现湖北模式在品牌发展上的再次突破。
(一)立足湖北文化资源,介入电影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是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近十年连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使得院线市场竞争空前加剧,票房之争的表象下是各院线品牌整体实力尤其是产业链的竞争。品牌竞争力是院线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具有极强的差异化能力。国内院线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湖北院线品牌在形象塑造、排片侧重、客户服务上未与其他院线形成明显差异化,观众在选择影院观影后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品牌记忆,未能形成强劲的品牌竞争力。院线品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有两大优势:一是长期掌握众多影片市场运作的情况,了解观众喜好,在剧本、题材选择方面更贴近市场,失误率会更低。二是院线作为放映端掌握着电影产业变现的途径,可针对影片进行个性化排片、影厅安排、票价制订等,保证影片从筹备制作到最后放映等一系列流程的准确、细致*徐春玲:《中国电影院线运行现状及营销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全产业业务对于品牌大范围传播、品牌资产提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院线自身品牌发展状况和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现实,走全产业链之路是电影院线品牌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首先,湖北院线品牌要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推出优质“湖北创造”。湖北电影院线的品牌发展离不开荆楚大地。湖北是本土院线的根基,湖北电影的未来更是湖北本土院线的未来。这是“家族”与“子孙”的血缘羁绊,湖北电影与湖北院线品牌之间的互相补给是发展趋势。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和武汉天河电影有限公司是湖北电影的中流砥柱,“银兴”“天河”品牌是湖北电影的一个象征。湖北电影院线在壮大品牌的同时应该反哺湖北电影产业。荆楚文化具有承载电影故事的厚度,湖北在多种文化资源交织下散发的独特气质和历史人文情怀也为电影内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出于对电影事业的情感还是出于振兴湖北电影产业的使命,湖北电影院线品牌都应该让更多充满湖北本土气息的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例如,《画皮》系列就是宁夏电影人整合多方资源之作,一举盘活宁影,实现“小厂拍大片”。
其次,实施“制片人”制。院线可以制片,湖北院线公司也拥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湖北电影院线应从自身出发,向好莱坞学习,拥有属于自己的制片人*张荣佩:《“联和”电影院线品牌发展探索》,《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3期,第206页。,出品发行属于自己院线品牌的电影,提升其品牌的竞争力。电影作为工业产品,必须实行制片人中心制,这是现代影视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院线担当制片人,出品发行电影,是保证盈利的关键,还有助于品牌差异化构建。本土院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属于自己的制片人,出任一个团队的领导,在电影拍摄制作方面尊重导演,在电影项目进行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调配各方资源,同时要敏锐把握市场脉搏,对电影的质量进行监控,使电影作品找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
再次,主动谋求战略合作,生产特色商业大片。国有电影集团之间进行大片生产的合作,可以采取相对固定与相对灵活的两种形式。固定的形式例如:长江电影集团和天河影业主动号召在院线界成立相关联盟作为固定合作平台,每年专门进行大片生产的题材规划、融资协调、发行规划战略制定等。灵活的方式则为有关项目进行过程中出于某种考虑寻找临时的合作伙伴等。高投入高回报应该是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改革思路,湖北院线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最后,湖北院线品牌要重视产业链后端电影产品开发。后电影产品开发是电影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章淑君:《我国电影产业链问题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在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票房的高低并不是一部电影盈利与否的绝对反映,且票房总额只占电影利润总值的三分之一。一部卖座的作品在下映后还会涉及DVD版权售卖、游戏书籍开发、电视网络播放权售卖、电影周边产品开发、电影主题乐园开办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确保利益实现最大化。然而在我国电影产业链下游还有待开发,电影盈利来源单一,很多影片高投资低回报,投资人成本无法收回。仅仅依靠放映端的票房收入并不能助力湖北院线品牌扩展规模的速度,在实施制片人策略、拥有电影版权的基础上研发独具特色的电影周边产品既能实现影片宣传和放映的有机结合,还能形成院线品牌核心竞争力,实现真正的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管理模式
首先,湖北院线公司要建立产权明确、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将发展目标从扩大市场占有率向院线品牌建设转移,将发展途径从扩大院线规模向确立有效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突出国有文化企业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
其次,处理好院线与加盟影院的关系是湖北院线进行整体有效管理的前提。加盟影院比例过高导致的控制力缺失使湖北本土院线品牌的构建难度极高。院线公司在新建和新增影院项目中要与合作方进行博弈:与投资方合作新建影院,院线要拿到完整经营权;新增加盟影院,院线方要重视对加盟影院的经营者进行管理培训,实现管理层上的连锁经营,品牌管理一起输出才能真正增加院线控制力。
再次,湖北院线要严格遵守市场秩序。因盈利方式单一,国内电影产业存在“唯票房论”,导致院线公司和发行商间存在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行为——虚报票房。2016年3月,电影《叶问3》上映,票房造假3200万元,参与不实排场、情节严重的73家影院及所属20家院线公司被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通报批评*《“叶问3”票房造假3200万元 73家影院上黑名单》,http://ent.163.com/16/0318/23/BIFQJ50O000300B1.html.,其中包含三家隶属湖北本土院线的影院。这一野蛮无序的商业模式不仅给院线品牌化发展带来打击,还阻碍了电影市场良性发展。湖北院线必须尊重电影市场竞争规则,对旗下影院进行严格监管,杜绝票房虚报行为。
最后,湖北院线要发掘影院收入增长点,扩大非票房收入。票房收入是放映商最大的收入来源,但这部分收入的主要获利方为发行商,因此并不是放映商的利润主要来源。食品和饮品作为院线第二大收入来源,不需要分成给发行商,才是院线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影院大多提供爆米花、汽水、冰淇淋等零食,可供选择的范围偏窄,卖品柜前常大排长龙,挫伤观众的购买欲。院线方可选择旗下部分影院进行食品饮料自助模式试点,增加零食饮料可选范围,观众选取后再统一结账,成效较好则全方位推出。银幕广告和银幕外广告也是影院未来收入的关键,花式投放银幕外广告,从卖品包装、陈列展板到配合其他品牌举办商业宣传活动,都是影院广告收入的增长点。
(三)注重品牌形象,创新服务手段,构建良好品牌印象
首先,湖北院线要有高辨识度品牌风格。院线标志的使用和影院装潢风格是院线品牌形象最直观的部分,依据品牌理念设计独具一格的院线Logo方能加深观众对品牌的印象;影院建筑风格及内部各功能区,从色彩、图案到整体格调都要与品牌形象相呼应,由此方能给予观众统一、有序、独特的印象;院线的官方网站、公众号或内刊等自媒体的风格打造,以及院线对每一部电影进行独立营销宣传时也要遵循为加深品牌形象服务的原则*郑文婷:《中国电影院线品牌形象塑造策略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其次,湖北院线要进行一致的品牌宣传活动。院线公司宣传片能加深观众的品牌认知度,统一的标志、宣传模式和影城风格有助于品牌形象构造。受本土院线与旗下大多电影院为签约加盟关系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统一标志,而制作一部公司广告片在旗下影院播放具有极强可行性。当观众身处影院,对院线的感官印象可以慢慢形成和确立,亦能深层次理解品牌内涵。
再次,湖北院线应多平台多手段进行品牌营销。网络社交营销已成为各行业营销主战场,微博、lofter、微信朋友圈等开放或半开放式社交网络聚集大量人气。充分运用每个平台,并依据各自特性设计宣传内容,必能为本土品牌打上独特烙印;院线方还可以根据重点宣传电影的内容和项目进度设计多种创意主题活动,例如《失恋33天》选择在“光棍节”期间上映,并通过微博平台倒数天数,配以部分影片台词吸引大量关注,上映后果然成为当年票房黑马;在营销领域,通过运用社交网络上的海量数据,可以测量出观众对该品牌的态度。依托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营销力度、规模和方式的决策,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宣传活动,利用大数据,营造不同宣传效果。
最后,湖北院线要制定标准服务流程,构建体贴的观影环境。对品牌的情感依附,来自消费者自我与品牌间热切的情感*Park,C. W.,Macinnis,D. J.,& Priester,J.:Beyond Attitudes:Attachment and Consumer Behavior,Seoul National Journal,2006,12(2),3-36.,与顾客建立情感依附才能创造一个强力品牌*Kentwertime:Blending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in Brand Building,Asia Media News Daily,2006-10-5.。院线方的服务是建立并维系院线品牌与观众之间情感的最主要途径。必须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考虑周到,形成一整套服务流程衡量标准。售票区和卖品部工作人员要提供专业热情的服务,检票人员耐心指引;为坐轮椅的残疾人士提供便利,帮助取(购)票、设定专用通道便于其提前进场,增添可放置轮椅的座位,为残疾人提供与普通观众无异的观影视角;充分考虑观众观影感受,严控他人迟到入场,制止场内喧哗,保证文明观影;将座椅横竖间距、座椅倾斜角度、音响布置、银幕画面效果等细节完美化;观影结束后引导观众安全离场,在出口处分发带有院线Logo的电影场刊、宣传画册或小纪念品,加深院线和电影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品牌化发展既是国有老牌院线稳固基础的有效手段,也是令其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湖北电影品牌不仅能够带动湖北周边地区中小院线的发展和崛起,而且可以加快国有院线品牌建设的步伐。在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银兴院线和天河院线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学习同行先进,带动同行跟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为湖北院线的发展、中国院线的进步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Research on Cinema Brand Development Path of Mass Culture —TakeHubeiCinemaasanExample
WuTianyong
(Municipal Propaganda Department,Wuhan,China)
LiYuanyua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se and Cultural Industr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China)
Chinese cinema line is the witness and participator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s up and dow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 line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I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film industry chain.As the local cinema line of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movie audience,the development of Hubei’s cinema line is very meaningful to the whole Chinese film industr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Hubei’s native cinema line,analyzed its weakness towards branding,trying to mak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to help Hubei’s native cinema line go further. Keywords:Hubei Province;Cinema Line;Brand;Development Path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3.010
吴天勇,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李媛媛,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