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亲,你们的《中国青年》是我看到的最喜欢的一系列杂志,高二的我非常喜欢,你们写的是灵魂。”
——@SoulmateMyseIf
老编(@王林+王):这是一个读者给我的私信,自述是高二学生。他说我们写的是“灵魂”,这样的评价太高了。但细想一下,我们一直强调与青年人站在一条线上,讲人话,讲真话,讲心里话;不装高大上,不以宏大主题唬人,不以大道理压人,不以自己都不信的大话空话蒙人,不装风雅,设身处地为青年着想,那么读者才有可能安心读进我们的杂志和文章,这样心才能接近,上面那个小读者说我们在写灵魂,也是可能的。
小编(@朱小玉):嗯嗯嗯。
小编(@琪桑):我们继续努力!
小编(@Penny):加油!努力!
小编(@张斯絮):灵魂,很高的评价,加油!
小编(@陈敏):继续加油!
《谣言为什么会深入人心?》
网络的普及,人人都可接受信息发表观点。问题是,媒体可否过滤一番再发布,人们能否也在脑袋里判断一下再说话?谣言止于智者。
——@ Asin
小编:智者住在哪里,好想去找他谈谈心。顺便问一句,智者买房了没有?
谣言无翅像蝗虫啊!
——@ liuyu
小编:别怕,我们有正义的来福灵,一定会把害虫杀死。
当然这些事件迅速发展是多方造成的,官方处置不当,但这次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失误。说造谣者善良我就不能苟同了,那些移花接木剪辑各种视频传播的,那些听风就是雨的人不假思索就传的,要么是为了赚点击率,吸粉丝,满足虚荣心,要么真的就是别有用心……至于媒体,这些突发事件发生了明明可以客观报道,偏偏要做标题党,把舆论引向社会对立!
——@怀善
小编:我发现,你就是传说中的智者!你买房了没有,多大面积的,贷款还完了没有?你觉得房价还会涨吗?
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毕竟有限,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下社会,总是需要有人出来引导舆论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顾民意,一味打压,伤害的是公众对有关权威部门和单位的信任。所以,才让谣言愈演愈烈,同时对于等在正义路上的人们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
——@ LDM
小编:正义路往南,过了红绿灯不远的崇文门西河沿就是中国青年杂志社所在地,有空,来坐坐。
《小女之思 | 相亲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儿?》
相亲只是认识的一种方式,有那么复杂么?
——@春天
小编:你好,请问你喜欢文学吗,你读过果戈理的《死魂灵》吗?哎哎,别走啊姑娘!
一直以为相亲……两人合得来就可以定下来了,后来经历过之后才发现,相亲不过是家人挑选媳妇,而不是我找女朋友……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和你未来的孩子好……可我的中心思路是晚婚晚育,能不生就不生……
——@小炎工作室
小编:能不生就不生……那能够实现你这个梦想的,可能不是女朋友……而是男朋友。
责任编辑:郝志舟
欢迎投稿:freejoel@163.com
欢迎反馈:http://Weibo.com/i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