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媒体记者培养难点及对策

2017-08-08 18:54张小俊
新闻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记者培养

张小俊

【摘 要】落实好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高校宣传工作,高校传媒的作用不可替代。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高校传媒记者队伍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宣传;记者;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落实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校传媒的作用不可替代。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高校传媒记者队伍势在必行。

一、高校全媒体记者培养难点

目前,我国高校传媒都是由学校宣传部门主管,记者队伍基本由高校学生组成,学生是高校传媒的主力军。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高校传媒记者队伍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等现状,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宣传工作的需要。

(一)人员流动性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形象说明了高校大学生的现状。新生入学后,一部分学生基于兴趣、爱好或对于自己各种能力锻炼的需求,对加入高校传媒队伍,从事高校媒体的工作抱有极大的兴趣和饱满的激情。但进入大三特别是大四以后,由于实习、毕业论文准备、找工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前从事高校传媒工作的大学生大多热情已怠,一个个退出了高校传媒的队伍。

此外,高校传媒通常是宣传部门某一工作人员兼任,专职人员很少。而且,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负责高校传媒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缺少业界经验,大多是凭感觉在办媒体,很难在实践中给从事高校传媒工作的学生多少指导。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还要花费不少学习时间,因此,一部分进入高校传媒队伍的大学生逐渐失去了从事传媒工作的兴趣和熱情,一段时间后,有的就慢慢退出了高校传媒队伍。

(二)队伍素质不高

综观我国高校传媒记者队伍,除少部分大三学生外,大一、大二学生是这支记者队伍的主力。青春热情、思想活跃、求知欲旺是大学生的特点,但作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即便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的新闻专业知识也不太多,更不用说实践经验。

造成高校传媒记者队伍素质不高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领导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了定岗定编等绩效考核,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多因有业务需求,被定为行政、技术“双肩挑”岗位,而极少有高校将宣传部列入到“双肩挑”的行列,高校传媒这一既需要新闻专业知识,更需要业界实践的典型的专业技术岗位却习惯性被划归行政岗位。造成的后果就是目前我国高校负责高校传媒的人专职的少,兼职的多。兼职的人员不仅要负责高校传媒各种媒体的正常运作,还要负责写材料等其他事务性的工作,指导高校传媒的记者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

二、高校全媒体记者培养对策

所谓“全媒体”是指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1]

高校传媒既有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又有校园新闻网、视频新闻、微信等新媒体,更需要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主持、网管等各种技能的全媒体人才。因此,全媒体时代培养全媒体记者,对高校传媒而言非常必要。结全高校传媒的实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寻高校传媒全媒体记者的培养路径。

(一)培养三个意识

1、政治意识

高校传媒是党报党媒,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而从事高校传媒采编工作的主力是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形成阶段,对当前社会和高校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很难形成准确的判断。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对高校传媒的学生记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点对多”的传播方式,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新媒体平台的把关人角色都分化在不同的平台介质上,时时传播、覆水难收,出问题的概率大大高于传统媒体。[2]如果从事高校传媒工作的学生记者,没有高度责任感和政治素质,在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把关不严等问题,影响高校传媒的传播力。

2、团队意识

全媒体下的传播,媒介的融合,使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得以彰显。因为,传媒业的竞争进入以技术为先导的综合竞争时代后,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复合型编辑与记者的高效配合,协同完成采编任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复合型编辑的多样化表达、立体化传播能力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解决好记者与编辑、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以效果为导向实现全媒化、全流程的人与人的密切沟通与配合。[3]

从另一个层面讲,高校传媒队伍存在极大的流动性,新老更替是常态,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组成采编小团队,“以老带新”是高校传媒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记者之间如果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很难完成采访任务。

3、精品意识

高校传媒承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栏目以及好文章、好图片、好标题、好专题、好视频等优秀作品,才能实现其传播效果最大化。基于高校传媒记者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考量,作为负责传媒工作的老师,一定要经常性组织记者进行精品新闻策划,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学生记者对精品策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校内新闻资源的价值。同时,制定相应的好新闻奖励措施,半年或一年进行评奖活动,激发学生记者创精品的热情。

(二)整合两类资源

由于高校传媒队伍存在着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等不足,要打造一支良好的全媒体记者队伍,长期培训,反复培训,必不可少。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整合好校内校外两类资源。

1、校内资源

高校是人才聚集高地,高校全媒体记者的培养,可以借助教育技术中心拥有雄厚网络技术力量的优势,对记者进行网络技术、影像拍摄、视频制作、剪辑等方面的培训。现在不少高校都有新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专业的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果,他们大多拥有较丰富的新闻理论知识,让他们加入到高校传媒记者培训行列,有利于高校传媒记者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

不过,这里需要解决一个教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因为高校传媒全媒体记者的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业余兼职,很难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必须将教师参与全媒体记者的培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所幸的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这一思路提供了政策依据,文件要求: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4]

2、校外资源

业界精英进校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高校教师大多偏重理论,实践经验不足,因此,高校传媒全媒体记者队伍的培训,必须邀请传媒界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给高校传媒的记者开讲座,将他们办媒体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带进校园,以提高记者的实操水平。

(三)打造一个信息港

高校传媒的记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更要具备摄影、摄像、网传等适应新媒体运作要求的技能。高校传媒要将其传播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就必须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侧重对记者进行新媒体技能的培养。

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传媒应当发挥新闻中心的统领作用,把新闻中心打造成为一个全校信息汇集的超级信息港,实现信息和采编播资源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并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将信息以不同的形式传送出去,以发挥高校传媒的最大传播效应。

根据高校传媒的具体情况,可将新闻中心细分成编辑部、要闻部、专题部、新媒体部、网管部等5个部门。要闻部和专题部负责文字、图片、影像的采集,新媒体部负责影像的剪辑、制作;网管部负责渠道的畅通;编辑部主要负责所有稿件、影像最后的编辑加工、信息把关和渠道输送。由于高校传媒的采编活动基本上在校内进行,采访的稿件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影像,从时间上看,送编辑部集成,不受影响。

记者可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喜好,分到不同的部门锻炼学习,2人或3人组成一个小组,各个部门又可分若干个小组,以老带新。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轮岗训练,让学生记者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熟悉和学习到全媒体记者所具备的采编播等多种技能。通过“以老带新,轮岗培训”等方式,把学生记者培养成一专多能,适应全媒体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注释: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03):83.

[2][3]朱德泉.打造全媒化队伍需处理好几个关系[J].青年记者,2017(04)上:15-16.

[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www.gov.cn 2015-11-16.

(作者: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记者培养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