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但常规的经济报道大多乏味枯燥,很难吸引读者的眼光。本文从经济新闻有故事、深入采访挖故事、“硬中找软”讲故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写新闻,才会“有血有肉”,也更能打动读者,从而起到广为传播的效果。
【关键词】经济新闻;讲故事;细节;党报
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经概括,好新闻,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
用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报道经济新闻,切合了当今读者的阅读心理,因为有具体的人物、具体的现场情节,形象而不抽象,读后犹如身临其境,读者易于接受,也易于被打动。挖掘真实感人的故事,是写好经济报道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一些没有作深入采访,只是根据会议文件、讲话稿等材料写成的经济报道,因缺少生动的故事,只是概念、数字的堆砌,阅读时枯燥乏味。
一、经济新闻有故事
经济新闻有故事,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呼声,捕捉鲜活题材,挖掘生动细节,才能采写出新鲜的故事。
关系到国计民生(包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房市涨落、银行金融政策、天气变化等等)的题材,都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如何讲好这方面的故事,并写得引人入胜?
当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党报重点报道的内容之一。
2017年6月8日,《安徽日报》头版刊发的《贫困户刘明昌的“及时雨”》采用了故事化手法,从“一个漏掉的贫困户被精准识别”到“一个靠贷款过日子的恶循环被打破”再到“一个贫困家庭的‘造血之旅”三个递进故事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在脱贫攻坚这一大主题的报道中,作者没有直接去描写“政府扶贫中措施,具体投了多少钱”这类司空见惯的写法,而是从一户贫困户家庭在脱贫路上的故事这一小角度,将“脱贫攻坚”这一大主题故事化、现场化、立体化,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亲和力。通过这户人家的变迁,展现了安徽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步步深入。选择小角度、窄切口,笔墨才能聚焦主题,才能挖得深、写得透。
2016年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农民租飞机给农田喷药》,报道了吉林省种粮大户个人出资租飞机为托管土地喷药的故事。虽然篇幅只有短短的625字,但故事讲得非常精彩。从“今天,种粮大户陈卓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100公顷玉米地的喷药作业,而在往年,这项工作至少需要5天。”作为消息的开头,切口小,但随后突出表现了农民自己租飞机给农田喷药,这样的做法极具开创意义和示范效应,在全国也是极少见的大主题。文章虽短,但有细节,笔墨聚焦主题,故事层层递进。
經济报道用讲故事的形式,易于传播,效果更佳。采写经济类新闻,无论篇幅长短,记者都要有经济新闻有故事的强烈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挖掘出采访对象讲述的故事。同样,还要有能力把采访中的素材转化成有人物、有情节的好故事。所以,将故事元素纳入作品之中,这就要求记者既要懂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得熟悉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
二、深入采访挖故事
怎样把经济新闻写得有生活气息,“活”起来,让读者喜欢?必须改变传统经济报道过大、过高、过空,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模式。从老百姓生产生活着手,关注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入基层挖掘新闻背后给百姓生活带来影响的题材。
2017年6月19日,《安徽日报》在“一线调研”栏目,以《从鲜桃身价看供给之变》为题,用了整版篇幅报道了全省桃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桃栽培面积已居全国前六位,成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品类。
其实,安徽并非桃子传统优势产区。为何农民“爱”上了种桃子?记者带着问题,深入到农村一线,发现新品种推广、栽培模式的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是桃产业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不同果农面对市场的不同态度,用生动鲜活的故事,表达了果农们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市场的重要性。
桃产业蓬勃发展,有人赚了钱,有人却在为销路发愁。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肥西县小庙镇的油桃种植大户邬可仁最近急得睡不着觉。“三四万斤桃子都烂在地里,看着心疼。”邬可仁告诉记者,眼下正值桃子集中上市期,自己的500亩桃园每天都有1万多斤桃子成熟,但是只能卖掉六七千斤,大量的桃子烂在枝头。
……
同样种桃的凡业宏最近却忙得不亦乐乎。
6月17日,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的桃园绿意盎然,枝繁叶茂的树干被白里透红的桃子压弯了腰。今年凡业宏家300多亩桃园内,除了“春瑞”“春雪”“突围”等常见品种,前年种下的新品种——“光战1号”“光战3号”以及“早熟有名”开始挂果。
凡业宏介绍,“光战1号”一个果实最少6两,大的能达到一斤一个,口感酸甜,品质上乘,虽然价格高但在东北市场深受欢迎。目前6两一个的桃子能卖四五块钱1斤,一天能卖到两三万块钱。 “宁种仙桃一个,不种烂桃一筐。好桃子供不应求,差桃子便宜也没人要。”凡业宏笑着说。
作者在采访了众多果农,收集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挖出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种什么、卖什么”的果农,一个是“市场需要什么、卖什么” 的果农,通过他们的动作、对话、场景等描写,给读者真实地展现了跟着市场种桃子的果农们,满足消费需求,因而卖得多,赚得更多的故事。从两个果农的对比,也更加突出了文章主题。
又比如,在《贫困户刘明昌的“及时雨”》作品中,记者深入到贫困户的家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报道中有情节有细节,通过人物对话、现场描写等,表现了“一个漏掉的贫困户被精准识别”的过程中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其中有两段是这样描写的:
刘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小儿子上高中。 “过去俺家勉强管吃饱饭,孩子懂事想吃肉也不敢吭。 4口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下雨天就漏,就拿盆搁地上接。像样一点的家具都没有,床脚都是砖头垒起来的,就这样也没成为贫困户。”刘明昌聊到当年那一段,眼睛里闪着委屈的泪光。
……
刘明昌多年“真贫困”却未纳入“贫困户”的委屈,被驻村工作队的“精准识别”清除干净了。“俺当时想着,评上贫困户也就是过年过节能得到慰问品啥的。”刘明昌的“预测”后来事实证明很不“精准”。他激动地说道:“做梦都不会想到,成为贫困户后,连省里的领导都常到俺家了解困难,想各种办法帮俺家增收。 ”
事实证明,大量生动鲜活而富有价值的语言、细节,大都来自生产一线,像“宁种仙桃一个,不种烂桃一筐。”等等来自群众的语言,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记者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找到故事的源泉。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故事不是文学作品,不能刻意追求离奇曲折而编造情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真实的新闻故事,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做报道时应有的自觉。
2015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为救女童 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由于作者并没有到现场了解实情,报道内容依据的是受伤女子男友杜撰的一些情节材料,在当地一家报纸刊登了出来,后经多家媒体的连续报道,事件不断发酵。最终事件真相还原,伤者并非救人被咬,而是在狗主人家里喂狗时被咬。
近些年来,“反转新闻”已严重影响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虚假新闻经广泛传播后,给新闻从业者的社会形象蒙上了阴影。
三、“硬中找软”讲故事
经济新闻给人的印象都比较“硬”,堆砌的数字、概念,让人看不下去。 “一厂一店”的广告式、大同小异的“效益+措施”式以及“穿靴戴帽”的证明式的报道,语言枯燥,文风呆板生硬,常常见事不见人。
那么,如何把经济新闻写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让读者能普遍接受,《安徽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2017年4月,以整版篇幅、每周一篇的频率,在焦点新闻版推出了《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系列调查》栏目,深度报道了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下,安徽一大批企业如何专注制造主业,持续优化产品服务,下好创新“先手棋”的。
这组报道,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经济“硬”题材,通过对当前制造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结构错配,症结就在产品供给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升级变化和趋势的分析,对安徽一大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作者深挖典型企业“调结构”中的细节,化“生硬”为可读、易读,实现了经济报道的“软”着陆,从而讲好了安徽故事。
如果不動脑筋,不愿深入一线抓“活鱼”,只是搬数据、堆术语、抄材料,很容易成为一个纯工作式的报道。
比如,《“安徽产品”如何迈向“中国品牌”?》文章一开头以一个带有故事性的事件作为切入点:
不懂乐谱也能弹钢琴,我省一家企业为零基础音乐爱好者打开了钢琴学习的大门。
“请弹吧,用右手”“节奏不错,加油哦”……3月27日,记者在安徽克洛斯威智能乐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钢琴上体验了一款学琴游戏。与钢琴自成一体的显示屏上,自动进行教学、纠错、评分。
“解决钢琴教育太贵、难学、枯燥三个‘痛点,让钢琴学习更简单有趣,是我们的愿景。”克洛斯威创始人熊世林说,企业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关,打造出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软硬件一体化互联网智能钢琴,颠覆了传统钢琴制造和教育模式,获得小米生态链等一批知名机构战略投资,今年产品网点计划覆盖全国150个地级市。
记者亲身体验创新产品,并娓娓道来,读起来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把制造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顺应、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下功夫,积极打造精品,不断提升制造的水平、价值和竞争力的这个“硬”题材写活了,让人印象深刻。
又比如,《“温暖开局”后怎样持续?》一文,记者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能够让读者在枯燥的经济信息中,感到耳目一新,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不能只是把‘一坨铁卖给用户,过去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是‘哑巴叉车,现在让它‘聪明起来、智能起来。 ”张孟青说,近期就有客户明确提出,不仅购买叉车,还要求提供叉车智能化管理系统,而软件服务的“货值”要高出叉车销售收入的2倍多。 “机械制造企业以往被称为‘硬行业,现在要向‘软硬结合要效益。 ”
把传统的叉车形容成“一坨铁”、“哑巴叉车”,当它与智能化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高收益。这些细节的描写,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有趣。
由于这组系列报道叙述生动新颖、贴近实际,把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工业企业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生产经营回暖的态势展现在读者面前。刊发后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对“硬”题材的经济新闻写作模式的一次有效创新。
参考文献:
[1]解希民.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以两篇获奖作品为例[J].青年记者,2014(36):68-69.
[2]王俊燕.经济新闻报道讲故事[J].新闻战线,2012(10):109-111.
[3]刘长发.浅谈经济新闻报道的角度创新[J].传媒,2014(20):64-66.
[4]谢建晓.好新闻重在讲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1(06):127.
(作者: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编辑)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