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场报道记者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

2017-08-08 18:31袁媛
新闻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记者误区

袁媛

【摘 要】现场报道已成为电视新闻栏目中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做好现场报道也是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必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现场报道记者是媒体人才培养急需面对的课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谈谈现场报道记者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现场报道;记者;主持人;误区

当下,随着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变革,现场直播报道已成为几乎所有电视新聞栏目中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做好现场报道已成为一名电视记者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现场报道记者也是媒体人才培养急需面对的课题。

好的现场报道不应过于简单,肤浅。高标准的报道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新闻稿的精心写作。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说到优秀的现场报道电视记者,不能不提央视记者蒋林。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在直播中连线了前方多位记者,其中蒋林的报道,以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懂得有效引导镜头,精炼,准确,客观,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早在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现场报道中,时任成都电视台主持人的他思路清晰,没有恐慌,更没有煽情,报道可圈可点,为观众发回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蒋林的现场报道一度被业内誉为“现场报道的教科书”。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蒋林的优秀报道,谈谈现场报道记者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做现场报道

一些地方台节目负责人在谈及人才需求时的普遍共识是“缺少优秀的现场报道记者”、“缺少优秀的新闻主持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采编经验,节目中无法有感而发,或者有感不敢发。现场报道记者不优秀,是因为他们表达能力欠缺,不擅长面对镜头掌控现场、手持话筒口述信息。节目负责人抱怨人才紧缺,但在用人时不够果断,没有把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放到采访一线;主持人自身被动,不主动请缨到新闻一线,这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培养现场报道的记者首选主持人(具备播音主持的语言能力)。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优势在其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显现,首先主持人的普通话标准,语感流畅,语言面貌干净,很少会有“嗯,啊……”等瑕疵的出现。不要小看这项基本功,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众或者面对镜头把话说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茶壶煮饺子倒不出”,“会写不会说”也大有人在。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就没有做现场报道的基本条件。蒋林1998年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曾主持《蒋林说片》《职业特工队》等节目,2009年起任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SNG主播。语言表达能力和恰当的镜头前表现使得蒋林在现场报道直播中如鱼得水。对于当下的一些播音主持人来说,语言表达已成为自身的优势所在。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没有经过长期新闻采写锻炼的主持人在现场未必能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往往不知道要报道什么,如何报道,以什么顺序来报道。张颂老师说过,希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正是体现了“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这一理念。因此,笔者建议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开设“现场报道”课程,增加新闻学专业知识教学。没有研学过新闻学的主持人在实践中,要多多补课,多去新闻现场,修炼个人能力。

误区二:把报道现场当露天演播室

笔者赞同主持人走到现场,但反对把新闻现场当成露天演播室。主持人也好,记者也罢,出镜的目的是证明“我在现场”。以新闻事实的采访者、见证者和叙述者身份,穿针引线地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事件现场,让观众如临其境,而不是为了出镜而出镜。有人把现场报道记者与外景主持人等同起来,因为两者都要能驾驭现场、侃侃而谈,但记者更多的是要把自己知道的和感受到的传递给受众,而不是表演。有的记者为了表现现场感,对一些很简单的事装作不明白:“呀,这是什么呀……让我们去看看……”明知故问。好的现场报道,能把现场与报道内容、报道对象融为一体。如果只是把原本的画外音搬到现场来说,那就失去了现场报道的意义。

误区三:把报道现场当秀场

现场报道中,记者对新闻现场的敏锐的观察力至关重要。要有第二双眼睛,第二对耳朵,不失时机地捕捉精彩的画面,抓住那些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平时对信息的积累也相当重要,比如蒋林在雅安地震采访中,在国道上进行报道,之前道路两侧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这些对比的描述没有平常的留心观察和积累,是说不出来的。天津爆炸事件的报道中,蒋林提到闻到什么气味,自己喉咙的感觉等,这些就是适当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并描述,让观众通过这些去感受现场。

但是,过度的个人体验,把现场当成秀场也会使人产生反感。“我快要崩溃了!”、“我现在站都站不稳了!”,近些年,对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报道,似乎都流行让记者亲历现场,以显示情况的恶劣。报道强台风时,有的记者是紧抱构筑物(如电线杆),有的在自己身上系上安全带,有的甚至把自己身体与构筑物绑在一起……有人说这是敬业,但也有人指出这种报道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隐含着“作秀”的意味。强台风不是“新鲜事物”,而是沿海地区的“老朋友”,年年“来访”。有关地区的群众对强台风的“脾气”早已熟识,只要气象部门预报说风力可能达到多少级,人们就可以想象其危害程度,而不必记者跑到“第一线”去“以身试风”,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置于如此险境来完成报道。还有的记者对现场过度描述,为了充分展现自己的口才,而加入更多所谓的感受。报道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渲染、夸张等表达都是要不得的。

误区四:现场报道记者口述冗长,无逻辑,无重点

有网友在评价蒋林的报道时说“蒋林简直是国内突发事件直播中能力最强的记者,逻辑清晰,陈述无瑕疵,直播跟录播一样。”“逻辑清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记者在现场口述新闻事件,如同口头写作一篇文章,文章要有层次,因此脑子中要有提纲,快速打好腹稿,先说什么再讲什么,前后要有逻辑关系,切不可因为紧张,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一段新闻现场报道无疑最有价值的信息都在现场,很多节目要求尽量多的展示新闻现场。因此,有些现场报道记者尽管已经把观察并了解到的全部有效信息释放了,但为了撑时间,前前后后翻来覆去地描述,越紧张越混乱,观众看起来听起来也是“一团麻”。笔者认为,根据新闻现场的有效信息,有则多说,无则少说,切不可为了凑时间而乱了逻辑。重点信息要提炼,费了不少口舌却不知所云,也是现场报道记者容易犯下的大忌。但在现场能条理清楚的叙述,非三两天可以练成,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多多积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闻现场,都要假设如果做现场报道,我该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脑子过一遍,多思考,多总结,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

误区五:现场报道不讲究前后方配合

有些记者到达现场后,根据自己整理的条理脉络,形成了一大段腹稿。现场直播通常是快速而及时的报道,连通演播室时,主持人未有时间和前方记者进行沟通,针对新闻事件,可能会从不同于记者的角度首先发问,此时,考虑到现场直播的因素,前方报道记者应沉着应对,快速反应并首先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再做报道。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现场报道的记者,只按自己准备的来,通常不顾演播室的提问,接过话头“好的,主持人,我现在是在……”然后自顾自地背稿子。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现场直播的意义,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个假的现场报道,因为没有交流。蒋林在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的现场报道中与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段对话:

白岩松:我觉得首先要关注你的位置,现在离爆炸点,也就是核心的这个地方有多远?你的报道现场。

蒋林:我在今天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时候,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透过天津海关的大楼,我在爬到这个楼上15层的时候,我可以非常清晰,就像刚才通过无人机所看到的这个画面,今天下午,其实有一度站在这个窗口我也会觉得很刺痛,而且蒸腾起来的这种浓烟,我们15层的这种大楼上其实也可以闻到……所以在今天下午,大概4点钟的时候,我现在达到的这个位置,距离核心现场是1.3公里,但是并不遥远。

白岩松:蒋林我要打断你一下,因为其实我并不希望此时此刻,你离的距离非常近,1.3公里也已经足够近了,我也注意到你在准备期间的时候,就没有戴口罩,现在连线也没有去戴,那么是否接到相关的这种信息,比如说空气是安全的,是否有一些有害的这种物质,你们有得到这样一种提醒了吗?

主持人白岩松的提问是很具体的“你离核心爆炸点的距离”,而不是簡单的问“你在什么位置”,蒋林接到问题后不仅告知了具体的距离,还解释了为什么相较之前连线的位置有了改变,这些都是有新闻价值的。白岩松不是偷懒的主持人,他没有把现场完全交给蒋林,而是继续追问,因为蒋林说到了撤离的原因是浓烟已经威胁到了救援人员,白岩松迫切地打断并追问空气中有无有害物质,并关心前方人员的安危……两位高手的对话,准确地把观众最想知道的问出来,答出来,其中就包含了最有效的新闻信息。

一段出色的现场报道,一定不是前后方孤立的单独存在。有问有答,有交流,重配合,这才是受众看起来较为完整的现场连线报道。

误区六: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现场报道记者,缺少采访沟通能力,采访态度是会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效果的。常见的表现有:提问咄咄逼人,俨然法官庭审;把控意识过强,采访时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在进行动态解说时,强硬地用手推开旁边围观的人或者挡住镜头的人,这些细节都会被镜头捕捉,使受众难有好感。轻轻地说一声“抱歉……麻烦您让我一下……”这些不相关的语言即便出现在报道中,也是顺理成章,不经意间展现记者的素养,反而会给新闻报道加分。笔者遇到过一个对抗洪抢险的报道,记者想把安置点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拉住正在被家人扶着下楼梯腿脚不便的人进行采访,原本一个问题就可以完成,记者连着追问好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受访者明显已经很疲劳,而记者全然不顾。这样的采访恐怕让人看了会觉得非常不妥。

尤其在灾难事件的采访中,现场报道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把新闻价值凌驾于人之上,采访中要顺其自然,正确引导,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有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沉默,是一种理智和客观的表现,有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蒋林在芦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里报道时,医生对一名伤势很重的伤员进行抢救,此时蒋林始终保持两米的距离进行记录,并没有抢拍,当得知伤员生命逝去的时候,也没有跟拍,也没有对家属进行采访,表现了他对逝者的尊重,对逝者家人的保护的人文精神,是对“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弘扬。有些时候,无声胜有声!

以上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并总结的几个现场报道的误区,希望能触发现场报道记者的思考。现场报道记者需要内外兼修,努力积累报道经验,提升各方面素质,做出更好的新闻精品。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记者误区
浅谈现场报道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发展历程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新闻现场报道中细节的捕捉及运用
简论电视新闻的记者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