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院企合作教育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

2017-08-08 04:07张贵军
关键词:估价学院土地

赵 丽,张贵军,周 智

(河北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基于院企合作教育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

赵 丽,张贵军,周 智

(河北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与发展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在院企合作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就学院院企合作机制从明确主体、双方权责和构建利益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以网络沟通平台为基础,以现代师徒制为纽带的“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课堂行课效果。

院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7.0069

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引入、实质性探索和有计划、有组织的试点等发展工作[1-3]。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紧缺推动了校企合作、院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培养模式有益于毕业生快速融入社会并胜任工作[4,5]。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后简称“国土学院”)以2010年学校开展编制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为契机,通过整合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6,7]。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以专业教学为核心,以院企合作为依托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一、院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一)明确院企“双主体”

在院企合作中常出现的学院作为主体,企业作为客体,更多的时候是学校主导,企业配合。为避免这种现象,国土学院在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之前,本着双方自愿、公平互利的原则,就未来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进行商讨,以达成一致。平等互利的“双主体”合作原则,可以保障院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双方职责

在达成院企合作意向后,学院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等细节内容,并明确双方的职责。为推动院企合作的实质性内容开展,建立了“师徒制”。企业为学生配置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师傅),为学生提供实战性的技术指导,通过学生与校外师傅的深入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

(三)构建利益共同体

合作能否长久,取决于合作成果对于合作双方是否有利,如无利益驱动则会影响合作的成效及长期性,因此在院企合作模式中要关注双方的利益,保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有相应的收获。国土学院开展的院企合作模式,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并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另外,学院的科学成果、技术创新等优先在合作企业中推广并给予优惠使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并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指导学生技术实践,全过程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构建“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院企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土地市场日益活跃,促进了土地价格评估中介行业的蓬勃发展。根据“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网站公示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执业土地估价机构已经达3 536个,较2008年增长1 824个,增长率达106.5%,执业注册的土地估价师达25 344人。“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开设为不动产评估行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途径,同时估价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成为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由于土地估价行业对估价实务的要求较高,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需要具备扎实的土地估价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课程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应用便尤为重要,其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来完成,3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对于提高学生对估价课程的学习效率和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先理论学习再课程实践和实习实践,而学生往往由于自控力不强,同时对专业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尽管教师在上课中一再强调),造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欠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则会真正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更会认识到自己经验的严重缺乏,同时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这时再去补课既费时费力,又表现出在实践中工作的不能胜任。基于此,以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探索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基于院企合作教育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具体实施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基于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运行,已初见成效,具体步骤详见图1。

(一)构建网络共享平台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现代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为方便学生与企业的直接沟通,学院与合作企业构建了网络共享平台。主要操作程序为,由任课教师先期从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单位中筛选出与土地估价相关的企业,在学校专业网络人员的帮助下,建立学院与企业的网络共享平台,平台主要分为课程介绍、课程教学、企业介绍、企业机构与人员、文件下载与讨论互动5个模块。

其中课程介绍模块主要包括对“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介绍,含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教学课程设计的安排与具体任务等相关内容;课程教学模块包括教案、教学视频、教学参考资料等相关内容;企业介绍模块主要包括对院企合作中各企业驻地、企业规模、注册资本、开展业务类型等内容;企业机构与人员模块主要包括各企业机构构成以及各内部机构的人员组成等内容;文件下载与讨论互动模块包括对课程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以及企业员工与学生在这一模块可以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增强互动。

图1 具体流程图

(二)构建网络沟通平台

在院企合作基础上,将学生与企业员工对接,建立师徒关系,构建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具体操作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在搭建好的网络共享平台基础上,筛选出的院企合作企业员工可通过实名制方式登录,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登录,均采用实名制方式登录(后台已将此信息输入)。在此网络平台上,先期完成企业员工与学生的互选,每个员工可以选择多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徒弟,学生也可以选择多个企业员工作为自己的师傅,但考虑到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为保证辅导质量,综合考虑企业员工人数与“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开课人数,设定每个员工选择学生数上限为不超过5人。员工与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后,即可针对土地估价业务开展沟通与交流。这个过程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开课前完成。

(三)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内容更新。通过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沟通结合尝试性的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更新。以前“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讲授基本上都是按照选定教材的内容将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针对课堂上的问题提出疑问,再由教师解答,这个环节本没有问题,但由于这时学生接触到的仅是局限于教材内容或是教师提供的一些例题,对现实中土地估价案例是什么样的并不清楚;另外由于课程中涉及诸多计算以及土地制度,理论性与技术性很强,但学生对其实用价值了解不够,直接影响其对该课程的积极性。网络沟通平台构建之后,企业员工作为学生的师傅,已先期将土地估价中的一些实务性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需要寻找解决的途径,对“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兴趣大为提高,同时在课上提问也并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问题更广泛,印象也更深刻。比如,之前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估价方法展开介绍,该课程的核心模块内容也主要是这两个方面,学生的关注点也主要在掌握土地估价的方法应用上,而对于案例中参数的获取途径以及所起的作用较少关心,但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授课中学生会问到地价与容积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容积率修正系数该如何确定;划拨用地土地使用权价格该如何评估;不同年份的价格指数该如何获取等细节性问题。当然,这对教师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学生针对性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素材,教学内容得以扩展。

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将企业项目作为案例融入课程讲授中,丰富实践教学案例[6];一方面鼓励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知识期间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2.企业融入课程实践环节。企业员工定期给自己所带领的学生布置专业任务,这些专业任务均来自社会实践,当然每个员工给自己学生布置的任务会有不同。比如,有的给学生具体的案例,包括已做过或正在做的某单位土地估价案例,给定具体的估价对象、估价目的、估价期日等要素内容以及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采用适宜的土地估价方法对其进行宗地价格评估;有的会直接给做好的土地估价报告,让学生结合课程所学检查案例中是否存在疏漏。任务布置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会约定具体的答疑时间。这样,学生可寻求帮助的对象除了任课教师,还有自己的师傅(企业员工);同时,学生面对社会的实践问题积极性远比面对教材上问题积极性要高得多,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实践教学与考评

在授课过程中除企业员工与学生间的网络沟通外,学院与合作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院企合作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可利用周末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实习,这时企业员工与学生间真正的师徒关系得以在工作中体现。为保证实习效果,学院与企业构建了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对教师、企业、学生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监督与反馈。在实习过程中,由涉及到的专业课程教师先期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要求传达给企业技术负责人,企业技术负责人会根据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中完成教学内容并熟练掌握相关实践技能。在时间、经费等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课教师会带队到学生实习企业一同参与实习,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表现会在实践考核成绩中体现。实践考核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的平时成绩中,二是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课程设计阶段的期末考评中。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和期末成绩综合(占总成绩80%)给定。平时成绩的给定由三方确定,一是任课教师(占平时成绩的40%),一是企业员工(占平时成绩的40%),第三方是由企业管理者(占平时成绩的20%)。课程的课设成绩仍然是上述三方给定,但给定的成绩按期末成绩的50%计入学生成绩。通过上述成绩的反馈可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三方考核,成绩更具客观性。

(五)课程反馈与完善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师通过实地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学生、企业员工以及企业高层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结合反馈信息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为后面学期课程的顺利进行和课程效果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院企合作背景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成效

(一)学生知识获取的多元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院企合作教育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网络沟通平台的构建,企业员工与学生的直接对接,增强了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员工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从教师与员工处分别获得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更具理论性和现实性,现代师徒制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企业项目的平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从“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设计效果来看,在案例分析环节用时较以往节约15~25分钟,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大为提高

由于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开课前,通过构建的网络沟通平台,学生与企业员工已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与交流,对土地估价业务已有一定的了解,明确了该课程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该模式的引入,使得学生先入为主,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加强,另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员工将实务操作技术及时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表1)。课程平均成绩较改革前提高4.8分,课程设计平均成绩提高6.4分。

表1 “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前后学生情况对比表

(三)教学方案与教学程序的改进

在院企合作人才模式培养下,促进企业与学院就教学方案、教学模式、教学课程体系展开多次实质性讨论。就单门课程而言,任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技能要求等进行实时性沟通,并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表现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方案与教学程序的改进与完善,改变了以往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现象,强化了教师的工作能力,也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

(四)考核主体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受传统教育影响,课程考核一直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建立客观合理有成效的考核制度在推动学生能力提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考试往往是学生考前突击,考后完全抛到脑后,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不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没有看到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与合作企业构建网络沟通平台,并建立稳定的师徒关系,通过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以及通过业余时间到企业的实习经历,为其未来就业提供了实践经验,了解到课程对于现实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对课程学习的动力。考核方式由原来的单方——任课教师评价,转变为多方评价主体——任课教师、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同时也更能激励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目前,基于院企合作教育的“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在近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设计、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一直进行着改进与完善。教学实践表明,以网络沟通平台为基础,现代师徒制为纽带的“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课堂行课效果。

[1] 柳坤文,蔡菊.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探索[J].成人教育,2013(1):100-102.

[2] 李冉.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6.

[3] 章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以高校人才培养为分析视角[D].上海:东南政法大学,2012.4.

[4] 袁俊英,陈海山,杨智.校企合作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39-243.

[5] 曹国永.着力强化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7):7-9.

[6] 余友成.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2-44.

[7] 张蓬涛,李淑文,朱永明,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措施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4):83-86.

[8] 李淑文,周智,霍习良,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编制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70-73.

(编辑:杨建肖)

2016-12-23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YB11,2015ZD04);2015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GJJG033)。

赵 丽(1981-),女,河北邢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评价教学和科研工作。

G642.0

A

1008-6927(2017)03-0081-05

猜你喜欢
估价学院土地
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中评估价值偏离研究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成交价格的关联因素分析
我爱这土地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GB/T 18508—201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标准更正启事
西行学院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