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钧
英德南山北宋摩崖石刻《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考
陈鸿钧
《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摩崖石刻在今英德市南山定光室南石壁上,高2.1米,宽2.3米,隶书,凡九百余字,刻凿于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岁月流迁,风雨侵蚀,于今泐损已甚。清道光《广东通志·金石略》即辑录此刻文字,当时已有多字损缺,兹依该刻拓本,并参据是书,释读如下:
蜀人张俞撰。
度韶岭,由英州济真江达广州三百八十里,皆崇山密林,回□□□。过排场,逾黄峒,涉板步,渡吉河;攀空旷,履危绝,犯瘴莽,践荒域。豺虎伏□,□□□人。人由此险,甚于死地。又自英由浛光(县名)至端州四百里,林岭氛□,□□排场。居者逃,行者顿,黥流转徙,饥疠积道,虽咸交沙□之域,殆未过也。□南越入中国千有馀年,凿山通道,无岁不役,然犹其恶如此,岂昔人未得利之要乎?
本路转运使尚书刑部郎中荣公諲按越地图,将开道于二州间,以利舟车。嘉祐五年春,巡行英州,得真阳后古径至光口,抵大冢峡,观其险壁,曰:“可栈险为道如汉中,则由峡直□□□(县名)。□江平行,经牛栏,历炭步,趋广州,弃迂险,行直道,此天作地设之利。□□□英亦由栈道下清远,经四会(县名)入端州,则浛光瘴路可弃。然其要害□□□□冢峡,若户之有关键弩之有机牙,然后可以开辟,可以驰张。”乃命屯田□□□知英州陆君□(起)总计其事,又遣番禺县主簿张知明往莅其役,止三十□□日,而栈道果成。凡七十间皆凿崖横梁,穴石立柱,翼椽敷板,卫以长栏。峡□岩岩,峡流浩浩,栈阁既设,道出□际,万人步骤,樵采相闻;行有粮,宿有舍,瘴疠远,盗贼销。自有越人,无如此利。
其七月,公以新路地图及利害事上闻,诏可其奏。众谓南越之地,古称荒纪,盗贼由□,世有叛服。近岁侬蛮入寇番禺城下,天子遣将诛讨,而蒋偕辈顿兵英州,不能进尺寸地。□□□蛮渡江而去,亦由道险不通,兵不习险阨故也。□今承平□岁,户口蕃□,□□云集。商旅林立,□赋日繁,屯戍日众,比夫前世数十百倍。□□□犹阻□□艰险,岂通道九夷之义乎?今是役也,盖有五利焉:人得便道,□□□之劳,一也;不罹瘴疠,不虞盗贼,二也;国无废财,民不勤力,三也;烽燧忽警,师旅安行,四也;峡险既通,奸萌□□,五也。古所谓用力少而获功多,其是谓乎?
荣公用文学政事,由几密□□司,出治广东十六州之地,不捊财,不毕刑,唯利是行,唯弊是去,故远□□□□之。若开斯路也。其利之大者欤!昔张九龄开韶岭道,归融治□□□皆所劳者众。所利者近。前世犹能之,况此坦坦大利,可不载乎?勒诸岩石,以示后世,且备续《南越志》之故事云。自英至广减道里八十三,废驿二,罢马铺□□□三、水递一十四;自英至端减道里百二十。
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六月壬子朔二十七日戊寅镌石。
朝奉郎尚书职方员外郎知英州军州兼管内劝农提点银铜场公事上骑□尉赐绯鱼袋借紫茹庭实。
文中记述广东路转运使荣諲约于北宋嘉祐五年(1060)倡导、主持修凿英州真阳峡山栈道之事。
荣諲,字仲思,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历官澶州、晋州知州,广东转运使、京东转运使,有政绩,召为户部副使,出知洪州。熙宁四年(1071),徙知舒州,未至而卒,年六十五。《宋史》有其本传。另《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亦略有载记。综而观之,其人善理财,务实干,关注民生,盖属能臣良吏。
《宋史》本传简略纪其开峡筑路事:
荣諲,字仲思,济州人,进士。为广东转运使。……广有板步古河路绝险,林箐瘴毒。諲开真阳峡,至洸口古径,作栈道七十间抵清远,趋广州,遂为夷途。[1]
(清)道光《广东通志》载荣諲“嘉祐四年(1059)任转运使”。宦绩所载同《宋史》。[2]
光绪《英德县志》所记与上略同。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其事:
牯牛石,两石相抄,水势激湍,为行舟之害。宋嘉祐六年(1061),转运使荣諲开峡至洸口,作栈道七十馀间。[3]
(清)顾炎武《肇域志·广东·广州府·英德县》云:
英德县北一百里曰风水,源出重岭下。南流浈水,入于海。西二十二里曰太尉山,汉郡守邓彪尝驻于此,后召为太尉,故名。皋石、太尉二山之间,是曰浈阳峡。两岸傑秀,壁立亏天。昔尝凿石架阁,令两崖相接,以拒徐道覆,由此出清远峡。宋嘉祐六年,开峡作栈道。其中有牯牛石。溱水迳西南一里,曰观峡,南流入于浈水。[4]
英州地处广州、端州(肇庆)与粤北韶州、连州之间,自古南北交通枢纽,然地多山谷,凡北方商旅越大庾岭后,取陆路从英州到广州共行380里,“皆崇山密林”,“绝犯瘴莽”,“险甚于死地”。从英州到端州行400里,也是一条“饥疠积道”的险途。因而转运使荣諲认为,应从英州境内的真阳峡东岸开凿一条直路,裁弯取直,以缩短在高山峻岭间迂回曲折的长途跋涉。经勘查,决定在真阳峡东岸的丛林深谷间内架一条栈道,“凿石横梁,穴石立柱,翼椽敷板,卫以长栏。”将百余里的险瘴曲径,缩成一条平直安全的捷径。经栈道从英州至广州缩短路程83里,至端州缩短路程路程120里。从此南北行旅“行有粮,宿有舍,瘴疠远,盗贼销。自有越人,无如此利。”这不但在宋代广东是项重大交通工程,在岭南交通史上也属重要事件,认为其功利不下于张九龄开凿大庾岭之举,故而史籍屡载,刻石以纪,冀传不朽。该栈道在今北江东岸真阳峡峡谷中,今尚见凿洞痕迹。
从经济大背景而言,则北宋广东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境内交通运输的发展,尤以北江流域的水路交通建设最为突出。
图一:《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之一
图二:《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之局部
图三:英德南山摩崖石刻群
韶州人余靖对北江交通及其发展过程很熟悉。他说:两广与岭北的通道有三:其一是从湖南零陵到广西,经桂州下漓水,达梧、贺、全、邕诸州,或沿西江趋端、广诸州;其二是自湖南骑田岭到广东,经武水至广州,唐岭南道通长安走此路最近,故“武水最要”;其三是粤赣间的大庾岭道,从宋都汴京到广东乃循淮河、长江、赣江越大庾岭,经浈水至广州,所以“浈水最便”。宋代从汴京到广东的北江、西江、东江各地,中间只有上下大庾岭约90里陆路,馀皆乘船,官员南来赴任,可“全家坐而致万里”,极为方便,故“下浈水者十七八焉。”[5]广东与汴京间的驿运,北江、大庾岭这条水陆通道,成为南北主运道。大宗货物,如广东运往汴京的上供钱粮珠帛与香料,广州、惠州、东莞等地销往南雄州和南安军的官盐,永通监北运的铜钱,岑水等场北运的铜、银,都走这条通道。韶州运往广西、惠州的铜,广西、惠州及岭北运至岑水场、永通监的铁、铅、锡,也都经过北江干流或支流。其中绝大多数是水运。
韶州、英州地处广州至粤北要冲,其交通比较西江、东江、韩江流域相对频繁,加之境内许多大矿场和钱监(文中英州知府汝庭实即兼管辖内银铜场事),都吸引着各地商客通过水陆两路到北江沿岸的韶州、英州来贸易,由此导致韶、英等地商贸盛行。正如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云:
真阳之民,俗乐商贩。巨产之家,得米则东下于广东,糶买钞盐以取赢;贫则采山之奇石以货焉。[6]
文中“广东路”,即宋代“广南东路”。北宋至道三年(997),定全国为15路(以后续有增加),其中分设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广西之分,即始于此。广南东、西路的地理分界是:北自贺州而南,经封州、康州至南恩州而尽于海,这数州及其以东属东路,以西皆属西路。
宋初,岭南转运使总辖广南东西两部。分两路后,两路的转运使曾在一段时间内分别综揽军、民、财政大权,为一路之长。广南东路转运使有时兼知广州,西路转运使有时兼知桂州。后来为限制削弱转运使权力,各路陆续派安抚使,主要管军事缉盗。安抚使由偶遣逐渐变为常设,其职权凌驾于转运使之上。皇祐四年(1052)诏“知广州、桂州自今并带经略安抚使”。大观元年(1107)复规定广、桂州皆为帅府,知广州和桂州兼任的经略安抚使(简称安抚使)便分别成为两路之长,凡一路民财兵刑之务无所不统,并兼本路马步军都总管,其官署又称“帅司”。
广南东西路安抚使握重权后,转运使的职权相应削减,变为掌一路民政及部分财权,即关于吏治、民生、田赋钱粮,以及财赋收支奏销事宜。其官署为转运司,或称“漕司”,驻广州及桂州,主要佐官有转运副使和转运判官。文中广南东路转运使荣諲即是这种情况,故史传对于他的记载,多为地方民政税赋治理之事。
文中所列排场、黄峒、板步、吉河、牛栏、炭步诸地名,于今或存,如《元丰九域志》韶州真阳县下记:“有板步镇”,今英德县滃江有地名板步即是。今广州市白云区有地名牛栏岗、炭步镇。
文中“真江”,本作“浈江”;“真阳”,本作“浈阳”,为避宋仁宗赵祯名讳而改。“浛光”,本作“浛洭”,为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
另,肇庆七星岩有荣諲题名摩崖石刻曰:“转运使刑部郎中荣諲、知州事太常博士翁彦升游此。嘉祐庚子(1060)正月五日题。”英德南山有荣諲题名摩崖石刻曰:“转运使刑部郎中荣諲、屯田员外郎陆起游此。嘉祐庚子岁四月二十三日题。”时较开凿峡山栈道早一年。
文中开凿之役总设计者陆起,德庆三洲岩有其题刻曰:“陆起同伯氏子侄刘嗣卿游。至和二年(1055)腊月。”清光绪《英德县志》载:“陆起,嘉祐间知英州。据南山石刻题名。旧志作浈阳令,有传。”[7]
文中“朝奉郎尚书职方员外郎知英州军州兼管内劝农提点银铜场公事上骑□尉赐绯鱼袋借紫茹庭实”,当为书丹者。清光绪《英德县志》载:“茹庭实,嘉祐间知英州。据南山石刻修栈道记。”[8]
隶书入碑,自唐以后渐鲜见。该刻隶书,结体方正,宽博雄伟,用笔劲重凌厉,自成一格,似受汉《西狭颂》等摩崖影响而又现行书率意之态,宋代书法尚意,于此可见。
撰文者张俞(愈),字少愚,蜀地益州(今成都)郫县人。屡举不第,隐于家,读书著述,颇有文名。文彦博治蜀,闻其名,延为幕僚,置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性乐游历,兴之所起,虽千里辄趋往,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馀年。曾浮湘源,上罗浮,入九嶷,畅怀游览,性尽而归。著有《白云集》。《宋史》、《东都事略》均有传。张俞能诗,最有名的便是那首脍炙人口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漫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1]《宋史》卷三三三列传第九十二《荣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十四《职官表》、卷二三六《宦绩略》,《中国方志辑成》广东府县志辑,上海书店,1999。
[3](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十《广南东路·英德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清)顾炎武《肇域志》卷二三四《广东·广州府·英德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宋)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新修望京楼记》、《浈水馆记》。广州:广东丛书本。
[6](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五《广东路·英德府》,北京:中华书局,2003。
[7][8]清光绪《英德县志》卷八《职官表》,《中国方志辑成》广东府县志辑,上海书店,1999。
(作者单位:广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