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以西藏自治区非遗教育为落脚点

2017-08-07 12:03杨长海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西藏试点

杨长海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咸阳,712082



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以西藏自治区非遗教育为落脚点

杨长海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咸阳,712082

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试点项目,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非遗教育:运用嵌入式教学方式,将非遗知识纳入相关学科之中,借用可持续发展教育原则以及参与式教学方法等,使学生有机会将群体实践与地方环境与资源联系起来,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视角考察所在地方的非遗实践,有助于对社会可持续性的理解,因而能更有效地学习。通过问卷调查西藏自治区公民对非遗熟悉情况、了解非遗的渠道及对非遗传承的兴趣,得出西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的概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试点项目实践激发了教学方法创新,可为西藏自治区学校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借鉴。

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试点项目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关注的重大命题,我国也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1],其中教育构成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人类创造的、与文化相关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强调,教育应成为保证未来发展可持续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确认把教育作为保护非遗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为此开发了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试点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强调,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这些为我国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认识和保护非遗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1 可持续发展下非遗教育的意义

“发展”可以理解为“有助于满足人们基本需要以及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各种变化”[2]。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耗尽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情况下既满足人们现实需要又能兼顾后代需要的发展方式[3]。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意识到传统发展方式往往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情形下所创制的概念。如今,人的要素被广泛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培育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负责任的关系才能实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通过的非遗公约承认,文化遗产不限于有形场所、纪念性建筑物以及实物等,它们还包括某些传统和活态表现形式。公约定义的非遗包括表演艺术、礼节仪式、生产传统工艺品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非遗之所以具有价值,不是因为它们的独特性,而是因为它们与群体相关。非遗的重要性不在于文化表达形式本身,而在于世代相传的知识财富、技术秘密与技能。知识的传承对所有文化群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不管他们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流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也不管他们居住的领域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4]。这是因为:其一,非遗的活态性意味着它们不仅代表传统,而应看作处在不断演进中的活态遗产,因而关注焦点应集中在确保文化表现形式、知识与技能的连续再创造与传承上;其二,非遗通过其包容性提供某种身份认同与责任感,可提高社会凝聚力;其三,非遗的代表性意味着无形的文化遗产依赖那些掌握这些遗产知识的人将传统、技能与习惯传承给群体中的其他人及其后代乃至其他群体;其四,非遗的群体性意味着无形文化遗产只有当它们被其创造或传承群体、个人认同时才构成遗产,没有其他人能为特定群体决定某一表现形式或实践是他们的遗产。总之,非遗的价值嵌入相关群体的实践与生活方式之中。教育是将非遗价值代代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联合国大会于2002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中强调,教育应成为保证未来发展可持续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乃至未来实现可持续社会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涉及受教育者价值、技能、态度以及品行等因素的形成,训练学习者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预见、批判性思考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其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同情心且为可持续未来负责行为的同情心。可持续教育能使学习者领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如社会的、环境的以及经济领域中各种挑战。非遗作为人类创造的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技能与价值遗产,可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其创造性及其与人类交互性等属性是设定可持续发展方向以及建立共同责任的前提条件。一般认为,如果非遗能支持集体的以及负责任的生活实践、支持知识和技能的代际传承、支持创新与发明以及支持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可判断它们支持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的、环境的以及经济的视角考查非遗实践,还有助于学习者对其所在社会可持续性的理解。比如,学习者通过考察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可增强他们对于这些制度在变化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现有制度在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方面的理解;通过考察当地资源的使用以及对于当地自然环境脆弱性的评价,可理解人类活动对于资源以及支撑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考察当地的生产和贸易方式,可理解这些方式对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对个人和社会消费水平的评估,有助于学习者发现其自身影响等。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教育,它鼓励学习者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思考问题并付诸相关行动。教育过程中并入非遗的价值以及相关实践,即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范例;反之,学习非遗,将非遗作为学校教育课程中一项或若干项主题,也可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实现以上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将重新定位教育规划,其中涉及对讲授内容以及讲授方式的反思等。学校教育中接入非遗因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原则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构建非遗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学科链接的基本框架;二是整合非遗与可持续发展因素,将之融于学校正式课程之中。总之,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通过嵌入式教育方式将非遗知识嵌入相关学科之中并纳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原则以及参与式教学方法等,使学生能将他们的群体实践与他们所在地方的环境、物资与资源联系起来,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学习。

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试点项目相关实践

2.1 项目简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于2005年正式启动。为实现该10年计划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键是对教育制度进行重新定向,使之能认识并表现各国当地的文化实践和知识体系。这些传统实践与知识体系经过特别生态和社会环境下世代的演变和发展,在多层面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非遗公约的普遍实施,为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认识和保护非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研发了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试点项目,旨在提高教师教学中纳入地方知识和实践等非遗因素的认识和能力以及提高教育与文化部门决策者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安排非遗教育方法的认识,以增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选择在巴基斯坦、帕劳、乌兹别克、越南四个国家开展,并为试点地区教师定制了适于当地的教学指南和教学资料。在实施试点项目过程中,项目研究小组主动配合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社区、当地长老、文化业者以及政府决策者,以便将非遗因素纳入教学课程之中。参与者有机会获得对本地非遗意义的重新评价。同时,试点项目开辟了非遗代际传承新的路径,这是维持非遗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试点项目由四个部分组成:(1)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教学与非遗结合的原则和方法;(2)促进适于试点当地的教学指南的制定以及试点国家学校中开展非遗教学的资料的开发;(3)综合试点各国相关实践,以突出四个试点项目中得出的共同经验和差异因素;(4)筹备政策层面的支持性材料以及相关活动,以展示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分享相关经验[5]。在一些试点国家,项目结果将用以扩大教学活动的范围,并在政府部门参与和支持下进入正规教育体系。试点项目成就与经验将供亚太地区教育决策者分享与借鉴,UNESCO还将在综合项目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推广至其他成员国家适用,以促进决策水平的改变,比如,课程改革、更新师资训练方法以及改善教学方法等。

2.2 相关实践

作为联合国2003年非遗公约框架下教科文组织教育和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该项目的设计目的在于确立和推动创新性方法,特别是在四个试点国家的中学将非遗因素融于教学环境与课程之中,理解非遗的重大意义,将之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主要依据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试点项目重在提高教师教学中非遗的认知以及教学中纳入非遗因素的能力,以强化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纳入本地的非遗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无形遗产的接触与评价。教师和项目合作者一起对工作区域的非遗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当地业者分享他们的知识并参与非遗教学课程的制定。来自试点国家多个部门的团队采用针对性方法和样本性教学资料,通过课程开发等方法,教学课程中并入非遗内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师在探索课程计划过程中发现,传统故事提供的知识财富可融入数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例如,在巴基斯坦,像海尔和兰吉哈(Heer Ranjha)这样的民间故事或史诗等作为讲授旁遮普历史和地理的背景知识,而音乐大师哈尼夫(Ustad Hanif)的民间音乐则转化为数学基础知识。在将传统工艺与学校教育链接过程中还打破一个传说,即大众认为刺绣是由妇女加工的制品,教学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男孩选用了由大师努斯拉特萨利姆(Nusrat Saleem)以及大师赛义德(Ustad Saeed)提供的传统金线刺绣。参与教师肯定参与这一过程的收获,它激励学生结合当地的实践、知识体系和环境来学习知识。

试点项目探索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巴基斯坦在实施项目中将传统的传承人、大师以及业者与正式教学体系链接,并且制定文化知识与智慧代际传承的机制。实施项目学校通过一种“主题项目”,即建立在项目基础上的学习机制,打开探求知识的通道。针对“主题项目”重点突出的方面,吸引学生向年长者和社区学习,以培育他们对传统知识以及本地区与世界多样性的尊重。相关活动包括培训学生做博物馆导游或充当博物馆助理员;参与文物收藏的清洁和编目;建立当地年长者与年轻一代之间的联系,记录地方志和地方传说;学习当地的手工艺等。项目执行人鼓励当地孩子与博物馆活动协调和合作,成为年轻一代的民俗研究者。项目从各个方面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更大社区,通过“我的家”“我的社区(‘我’为中心)、我的长辈”到“我的身份(‘我们’为中心)”“我们的城镇”“我们的背景”进而“我的文化”“我的骄傲”等主题提供项目性学习机会[6]。

3 可持续发展与西藏自治区非遗教育

如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以实现可持续性社会的一种教育。学生通过对自己所来的群体的非遗实践整体性学习和研究,可以理解非遗所面临的环境,包括社会的、环境的、经济的等各个方面,进而,这种对非遗的整体性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审视非遗的文化方式、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总的生活品质、责任心以及公正心等。这种教育方式更贴近实际,给学生提供反思可持续发展、公正与责任等问题的机会,因而使教育更有意义。

2015年5月至7月,笔者在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和拉萨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西藏民族大学在校藏族大学生、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函授学员以及拉萨市普通市民,人数比例为40∶50∶50。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140 份,收回140 份,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熟悉情况、了解非遗的渠道、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的兴趣等。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得出西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的概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了解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非遗大区,非遗资源涵盖传统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曲、传统工艺美术到传统医药等几乎所有非遗类别。从世界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格萨尔、藏戏到国家级名录项目乃至地方各级名录项目覆盖西藏所有地区。理解西藏自治区各类非遗对西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首先要求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状况达到充分了解甚至熟悉的程度。为此,笔者对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熟悉情况进行了调查。问题为对所在地区非遗的熟悉程度,答案分别为熟悉、一般了解、不知道(表1)。

表1 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熟悉程度调查

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地区非遗达到“熟悉”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2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10%,拉萨市民为18%,达到“熟悉”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6%。达到 “一般了解”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75%,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70%,拉萨市民为70%,达到“一般了解”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1%。被调查人中,对所在地区非遗“不知道”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5%,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20%,拉萨市民为12%,“不知道”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3%。由此可得出西藏自治区非遗教育欠缺,绝大多数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的熟悉程度只达到一般了解的程度。对所在地区非遗达到熟悉程度的只占16%,其中13%的被调查者对所在地区非遗一无所知,且相当一部分居然是西藏各地在职中小学教员。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所在地区的非遗不能充分认识,更谈不上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视角审查非遗实践对社会可持续性的影响。

3.2 西藏自治区公民了解非遗的渠道

由于非遗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重要关联,联合国非遗公约提出公约宗旨:要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上提高对非遗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实现非遗重要性认识及其相互欣赏的途经关键在于扩大对非遗的教育和宣传。除政府部门外,非遗的传播渠道包括学校教育、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其他途经,如亲友之间口耳相传等,其中学校作为传授知识、启迪思想的地方在非遗教育传播中应扮演主要角色。为此,笔者对西藏自治区公民了解非遗的途经进行了调查。问题为公民了解非遗的渠道,答案分别为学校教育、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政府部门、其他(表2)。

表2 西藏自治区公民了解非遗的渠道调查

由表2可得出,调查对象中了解非遗的渠道为学校教育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5%,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14%,拉萨市民为24%,从学校教育了解非遗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调查对象中了解非遗的渠道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6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76%,拉萨市民为52%,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了解非遗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3%。调查对象中了解非遗的渠道为政府部门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5%,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4%,拉萨市民为6%,从政府部门了解非遗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调查对象中从其他途经了解非遗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3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6%,拉萨市民为18%,从其他途经了解非遗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7%。分析表2可得出西藏自治区非遗学校教育欠缺的结论,西藏自治区公民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了解非遗概念。从学校教育了解非遗的人数只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学校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的兴趣

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的出发点是群体或个人对所在地方非遗文化的感情。藏戏、雪顿节、藏历年等西藏非遗链接着宗教和传统,也链接着西藏人民的情感,这些是西藏非遗传承不断的基础。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宗旨之一在于激发群体或个人对非遗的兴趣和自豪感。笔者特别对该地区公民传承所在地区非遗的兴趣进行了调查。问题为公民对非遗传承兴趣,答案分别为有兴趣、没兴趣、无所谓(表3)。

表3 西藏自治区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兴趣调查

由表3可得出,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有兴趣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10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82%,拉萨市民为84%,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有兴趣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8%。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无兴趣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8%,拉萨市民为6%,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无兴趣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抱无所谓态度的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学生为0,西藏民族大学函授学员为10%,拉萨市民为10%,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抱无所谓态度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从上面调查数据能够发现,绝大多数西藏公民对所在地区非遗传承有兴趣,持没兴趣或无所谓态度的占绝对少数。分析说明,西藏非遗一定程度上寄托西藏人民的乡土感情,一定意义上象征着身份认同,是西藏地区开展非遗教育的期望所在,也是西藏地区非遗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4联合国试点项目对西藏自治区非遗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观察联合国非遗教育试点国家相关行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师授课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学生通过乐器学习科学,通过刺绣学习数学,通过史诗学习历史。比如,在观摩越南项目实践中,物理教师苏东凡(Duong Van Su)通过越南月亮形两弦琴拨弦的方法给学生上了一堂声学课。该乐器为古代室内乐流派在礼仪歌唱中使用的一种乐器,是进入2009年名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为准备此次课,苏东凡准备了相关的音乐流派知识。除获得人类学博物馆相关文化专家支持外,他还访问了民间乐器村以学习此项百年工艺。学生感到时间过得很快,也享受物理课与音乐结合的过程。学生感到这种通过课堂的方式探索音乐流派体验,完全不同于通过电视或者报纸了解乐器[7]。以上做法给西藏自治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西藏各地有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其中不乏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非遗元素,如史诗格萨尔与历史学科的链接,藏医药、藏纸制作技艺、拉萨风筝等与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关联以及唐卡、藏族天文历算与数学的关系等,以丰富相关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式教学知道在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方面自己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有机会重新与当地的文化根源建立联系,评价无形文化遗产以及为下一代保护非遗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变得更有担当,且逐渐享受学习。这些对于西藏自治区学校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观察试点项目也发现一些其他现象。比如,不是所有学生都是“当地”生源,不少学生是移民到本地工人的孩子,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对当地的遗产并不感兴趣。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限制,移民父母更情愿自己的孩子在周末时间赚得收入,而不愿他们参加博物馆项目。由于学校课程要求较高,博物馆教育活动被视为是多余的。政府教育政策虽然认识到地方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学校和家长更看重学科学习,以便孩子考上大学以及争取高收入的工作,因此他们主要关注点在大学入学考试上。以上现象启示人们,学科中非遗教育应妥善处理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非遗教育也面临同样的现实问题即学生高考。非遗教育宜安排在初中阶段以及高中较早时段进行。

另外还发现,博物馆经营者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可能不够紧密,一旦外面提供的资源停止,相关活动的延续性很难维持。当地政府、社区和博物馆的经费有限,经营者一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无偿进行管理,难以定期组织学生活动。教育机构与博物馆或展览馆协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结构上,当地博物馆或展览馆不是当地学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当额外的资源比如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或相关机构专项拨款时才能开展。如果没有相关经费,或者没有机构协调促成这样的合作,学校和博物馆倾向于单独地开展工作。因此,学校可持续发展非遗教育中政府应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同时,应将学校非遗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部分组织实施并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5 结 语

教育对于非遗来说可谓十分重要,因为它是非遗世代传承的基本方法。2003年,非遗公约即确认教育作为保护非遗的一个基本方面。公约指出:“保护是指确保实现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确认、立档、研究……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以及此种遗产各个方面的复兴。”[8]关于缔约国保护非遗的责任,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以便使非遗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公约第14条详细列出教育领域的活动,包括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促进保护表现非遗所需的自然场所和纪念地点的教育等。教育已被确定为保护非遗特别是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而开发旨在增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非遗教育项目并特别制定教学指南。虽然每个试点国家着手项目的进程不同,但指南试图多方面收集项目参加者开发参与性课程、调查收集当地的遗产和现有课程以及提高可持续发展重要性认识的各种方法。联合国参与性课程指南为教师开启一扇窗户,因为无论在制定课程计划还是启发下一代学习动机方面,都会变得更具创造性和新颖性,从而促进文化长远的价值。指南同样值得西藏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参考借鉴。

[1]马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学刊,2003(4):11-14

[2]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R].UN:WCED,1987:14

[3]Wikipedia.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16-02-03].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stainable_development

[4]Janet Pillai.Learning with Intangible Heritage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R].UNESCO & UNESCO Bangkok Office,2015:14

[5]UNESCO Bangkok.Promo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Educators to Reinforc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EB/OL].[2016-02-03].http://www.unescobkk.org/culture/ich/ichesd

[6]UNESCO.Integrating ICH into Teaching & Learning to Reinforc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of Heritage Education in Pakistan[EB/OL].[2016-02-03].http://www.unesco.org.pk/culture/ich_tl.html

[7]UNESCO,Innovative teaching keeps heritage alive[EB/OL].[2015-03-27].http://www.unescobkk.org/culture/creativity/ich/ichesd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S].UN:MISC/CLT/CH/14 REV.1,2003:2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5.024

2017-03-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研究”(14BFX114)。

杨长海(1965-),安徽太湖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G424

:A

:1673-2006(2017)05-0083-06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西藏试点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神奇瑰丽的西藏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一个人的西藏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西藏:存在与虚无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