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教学评价探究
翻转课堂背景下高职专业课过程性考核的研究
陈凤
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是检验翻转课堂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高职课程评价模式的改变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专业课程过程性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在翻转课堂背景下,改革课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评价形式,让过程评价的指标真正量化、落到实处;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让评价的内容更全面、更科学;让评价的方法更多样。从而,提高课程的“教”与“学”的质量。
高职;课程考核;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效和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考核的改革研究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传统的“一卷定结果”的单一考核方法已基本消失,学校逐步重视起课程的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师在课程过程性考核的过程中,分析出学生较为薄弱的地方,提醒学生及时改变学习方式。同时,也提醒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使教与学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过程性考核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据调查,目前,宁波不少高校的专业课程都在在进行过程性考核,但仍然存在不少的误区,这便使过程性考核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过程性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过程性考核理解出现偏差
过程性考核的内涵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以往期末进行试卷考核的方法,在平时分几个阶段进行,而这并不是真正的过程性考核。
(二)过程性考核还不够量化、不能体现整个学习过程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很多专业课程的成绩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虽然体现了一定的过程,但是还不够完善,不能体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整个过程。
(三)过程性考核的主体较单一
高职课程改革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企业专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当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没有纳入到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当中来,企业专家也没有参与到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中来,任课教师是教、考和评的主体,这种考核评价主观性比较强,并不能完全体现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性。
(四)过程性考核没有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国际上掀起一股研究的热潮,在我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调查,目前,宁波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都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翻转课堂评价多采用“小测验、讨论汇报和调查问卷”等形式,而这对学生的参与度、多元化的学习过程未能给予有效地评价。[1]
专业课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尽可能涵盖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重50%~70%比较适宜。[2]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自行开发合适的学习平台,也可以借助目前比较流行的“蓝墨云班课”“超星”等学习平台来辅助进行。笔者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指导思想,设计了高职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内容量化表,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内容量化表(过程性考核总分100分)
(一)过程性考核量化表说明
过程性考核量化表基本涉及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两大类:素养、知识和技能,并分别占比50%。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加重了学生的学习素养的考核。
评价的主体根据考核的内容不同而不同,评价主体由原来的单一主体展到五个主体:教师、学习平台、行业专家、学生互评和自评。而素养占比重最大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部分的得分,可以完全由学习平台客观记录给出,非常客观。
(二)详细实施说明
从2015年初至今,经过了近一年多的理论论证和不断地实践摸索,形成了上述的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量化表,并进行了2轮的课程实施,具体实施方法说明如下。
1.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在学习平台上(自主研发的学习平台、“蓝墨云班课”或者“超星”学习平台等)进行教学资料的准备。例如:微课、测试、作业和教案等的上传。
2.第一次课给学生详细介绍课程的评价方式及成绩构成。
3.第一次课给学生进行分组,3~4人一组,为小组评价做准备。
4.对“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分三次进行评价,每次评价完后对学生进行反馈,以便学生改进。
5.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主要通过课程中相关内容的书写来进行评价。例如“web开发技术”课程中要求学生提交一个项目的需求分析文档;“UI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提交一个“户外广告设计”的调查文档,并形成PPT进行汇报。
6.平时课程项目的成绩评价。主要是选取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的两个项目进行任课教师、行业专家、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四方评价,评价完成后取平均值;
7.学习平台中的测试成绩,要求学生不能期末时间统一完成,必须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平台中有记录),否则,测试成绩取消。
(一)问卷调查数据
基于对翻转课堂背景下高职专业课过程性考核的理解,笔者以任教学校的2014级、20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专业的“web开发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UI设计”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为例。设计了李克特五点量表调查问卷,问卷发放252份,回收252份,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共有12道题目组成,设计了5个维度,得分均采用5分评分制(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如: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1、2、3、4、5分,对不利项目的分数就为5、4、3、2、1),调查问卷题目及选项设计如下。
1.课程满意度。有4个题目,选择项均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你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吗?(2)你对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吗?(3)你对课程教学方式满意吗?(4)你对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满意吗?
2.学习素养提升度。有5个题目,选择项均为:非常多、多、一般、不多、非常少。(1)你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多吗?(2)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多吗?(3)你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多吗?(4)你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多吗?(5)你项目研发能力提升多吗?
3.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1)你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满意吗?(选择项为:非常多、多、一般、不多、非常少);(2)你觉得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你预期的学习目标了吗?(选择项为:超过预期、达到、一般、没达到、完全没达到)
4.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你对该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满意吗?(选择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5.任课老师满意度。你对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的教学满意吗?(选择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二)数据统计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在252个有效样本中,男生130人,占51.59%;女生122人,占48.41%;大二的学生人数161,占63.89%;大一的学生人数91,占36.11%。
2.信度与效度检验。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调查问卷数据中各个因子克隆巴赫系数均在0.7以上,且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值为0.901>0.7,表明问卷数据信度非常高。
同时,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872,巴特莱特球体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823.653,自由度为257,显著性概率p=0.0001<0.01,表明调查问卷信度较好,问卷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具备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
3.各维度统计描述及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课程满意度这个维度。男生均值低于女生的均值,大二学生的均值高于大一学生的均值。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认真,课前课后的学习准备更充分,更愿意表达自己;大二的学生对于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比较感兴趣,认可度更高。
学习素养提升度这个维度,男生均值低于女生的均值,大二学生的均值低于大一学生的均值。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女生相对于男生有更好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很好地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参与交流讨论,在口头表达能力上略强于男生。大一学生相对于大二学习有更高的学习热情,能在翻转课堂中能很好地表现自己, 使学习素养方面相对提升。
表2 各维度得分及其统计
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和任课老师满意度这两个维度,男生均值均高于女生的均值,大二学生的均值均低于大一学生的均值。男生相对女生有更大的包容度,大一的学生更享受这种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的学习效果有更高的满意度,从而对任课老师也有更高的满意度。
过程性考核满意度这个维度,男生均值低于女生的均值,大二学生的均值高于大一学生的均值。男生觉得过程性考核太繁琐,相对女生缺乏耐心。大二的学生觉得这种考核更能体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相对大一的学生有更高的认可。
4.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各问卷调查维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分析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研究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课程满意度、学习素养提升度、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及任课老师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以便对过程性考核的量化指标进行修正。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各问卷调查维度的相关性分析,如果两个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的,就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全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表6。
表3 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课程满意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4 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学习素养提升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5 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6 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任课教师满意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发现:过程性考核满意度与课程满意度、学习素养提升度和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均存在中度相关,而与任课老师满意度相关系数为0.834,存在高度相关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性考核模型有效。
上述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背景下高职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加强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但高职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专业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课程学习平台中的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能让学生乐学,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实施过程性考核的基础;(2)任课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互评环节,否则容易出现班级同学之间的不团结;(3)过程性考核的实施要从学校层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例如:要让行业专家乐意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来,学校层面应该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否则,任课教师很难真正落到实处;阶段评价的结果应该要给学生及时反馈,以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刘长生,刘新桥,黎湖广.以翻转课堂来推动未来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4-37.
[2]邢广陆,官海滨,宋艳玲,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程立体考核评价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7-61.
[责任编辑 蒋云柯]
201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学习平台’的高职网站类课程翻转课堂环形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kg2015715)
陈凤,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7)21-00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