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上东浦小学)
摘 要: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且学习兴趣较弱、动机不强、方法不正确等,导致学习中出现困难,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学困生一直是教育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根据学困生心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其摆脱困境。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问题;困境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注意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多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走出困境,与其他学生快乐地成长与进步。
一、渗透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坚持实施关爱教育
当今的教育体系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内涵的教育。班上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有时因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体恤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灌溉学生干涸的心灵,驱赶学生内心的黑暗,给他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教师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难,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行。例如,班上的小东同学,父母离异,常年跟着父亲生活,不爱与他人交流,经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一角。作为教师要适当地给予他温暖和关爱,找他谈心,鼓励他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无私的爱。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与其他同学玩耍与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与关爱,小东变得开朗了许多,学习也有了动力,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高。这种关爱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消除学困生紧张心理,做好疏导工作
学生的心态影响着学习效果,好的心态对于学习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尤其在考试前夕,经常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消除他们的紧张和顾虑感。学困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挫败感,教师要能够及时向他们解释,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当然并不是解释的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要能够尽可能地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要能够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把他们的心理问题彻底消除。消除学困生心理压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与他们进行交流,或许一开始他们存在防御心理,不愿向教师倾吐自己的心事,教师要能够以一种平易近人的、耐心的态度尝试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化解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接受教师的解释信息。在解释信息的过程中要灵活易懂,符合学困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习惯
全面消除学困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部分学生缺乏动力和意志力,在学习中遭遇困难时知难而退,不愿意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也不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学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感到无助或者自卑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开导学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去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当然,教師也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的励志故事去浇灌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和意志。不可忽略的一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练习,仔细审题,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让他们在检查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改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学困生的自尊心,要把握好度。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解决基本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实干才是硬道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些对英语学科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读英语美文,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美剧或者动漫等,让他们反复不断地去接触英语,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大脑,对于学习的进步会有明显的优势。当然,在教学中要能够不断发现学困生的闪光之处,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总之,我们需要帮助学困生调整自身的心态,树立坚定的学习与生活的信念。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运用自身良好的师德去调整教学模式,驱赶他们内心的阴霾。相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困生充满自信,朝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参考文献:
[1]陈海曲.“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5(9).
[2]邓兴光.班主任要重视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15).
[3]杭改英.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5(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