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倪燕鹏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推拿温经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痛经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温经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推拿温经手法治疗痛经,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推拿温经手法;痛经;临床疗效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女性疾病,多发于未婚女性。痛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女性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四肢冷、腰骶痛等症状,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十分不良的影响。中医上认为,女性发生痛经,主要是血遇寒湿发生凝滞,阻碍正常运行,因而在经前或经期易发生小腹冷痛等症状。血气喜温恶寒,在气血通调中,应当以温为先,通过中医推拿手法,实现温经气血通络,从而有效的治疗女性痛经的病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痛经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年龄在24~33岁,平均年龄为(28.7±2.2)岁;对照组患者33例,年龄在22~32岁,平均年龄为(27.5±1.8)岁。所选患者中,不包括盆腔器质性病变造成腹痛的患者,不包括合并其它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在右侧采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小腹部,采用一指禅揉法或推法,治疗关元穴、气海穴。患者取俯卧位,采用一指禅推拿法治疗骶部、腰部脊柱两旁,采用按法治疗八髎穴、肾俞穴,产生酸胀感,采用擦法治疗八髎穴,产生温热感。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温经手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对第十七椎、委中穴、小肠俞、大肠俞进行点按,产生酸胀感,每个穴位进行30s点按。擦热双手,热敷按揉肾俞穴,用拇指指腹向脊柱方向进行30s点按,重复进行5次。用拇指螺纹面揉按腰部脊柱正中命门穴1mm。一手在左右侧臀部着力,对八髎穴进行3ram摩擦,双手拇指点按30min八髎穴。进行5次腰部分推,达到皮肤潮红。患者取仰卧位,腹部完全暴露,对中极穴、气海穴、关元穴进行点按,小指、食指、中指分别定中极、气海、关元三穴,另一手对三阴交穴或足三里穴进行点按,持续1mm。对患者一侧下腹府舍穴、五枢穴,经关元、气海、水道到达对面府舍、五枢,进行5次横摩。两手分别放置于髂前上棘、髂前上缘维道穴,经府舍、归来、气冲从上到下进行5min摩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痊愈:患者腹痛等症状小时,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患者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不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有效:患者腹痛等症状有所缓解,服用止痛药可坚持工作;无效:患者腹痛等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经期前后及行经期间,痛经会给女性造成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中医上认为痛经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和肾脏、脾脏、肝脏功能失调相关,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而造成的疼痛。
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推拿温经的手法进行治疗,能够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温中散寒、温煦胞宫之功效,能够驱散寒邪,通常气血,从而缓解和消除疼痛。此外,患者在经期应注意保暖和休息,不要久卧湿地、涉水淋雨,应适当参加运动,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对静态血液分配进行重新调整,能够缓解宫缩时间、子宫充血程度,从而缓解和消除痛经的症状。经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温经手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推拿温经手法治疗痛经,能够有效缓解女性痛经症状,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