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和媒介息息相关。因此,对媒介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翻译研究也必须着眼于新课题,如翻译方式的多维模式、在线翻译的出现及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媒介史;翻译研究;新课题
一、翻译媒介史的简要概述
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后殖民转向”和“媒介转向”。其中媒介文化历史悠久,包括口头文化、抄写文化、印刷文化和数字文化。
(一)翻译和口头文化
口头文化时期,文学艺术都是以歌曲传唱,哲学则是公开辩论。因此,演讲技巧在当时备受推崇。翻译家西塞罗不仅翻译演讲内容,更将其变成了文本形式。由于当时使用的羊皮纸必须用两手握住两端方可打开,因此西塞罗很有可能是一边进行口头翻译,一边委托他人记下内容。所以,西塞罗的翻译工具是记忆术,而人的记忆和声音就是当时的两大媒介。
(二)翻译和抄写文化
抄写文化时期,绝大部分如西塞罗的这种翻译作品又再次被翻译,并应特殊的出版商或机构的要求呈献给特定的读者。但在原稿丢失、残缺或只有副本的情况下,抄写员和译者会利用其他信息和资源重建作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就“源”资料与“最终”作品而言,把原文和翻译对照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自由地改编”在当时的翻译作品中是司空见惯的。
(三)翻译和印刷文化
印刷文化时期,人们通过印刷机生产出大批相同的书籍。印刷业规范了书写文字,消除了抄写社会中存在的文字不统一的情形。为了迎合新的阅读群体,语言开始分化为学术化语言和大众化语言,翻译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快速阅读不只是认识文字那么简单,还要求文字轻松易懂。对于未受过正式阅读训练的读者来说,译本必须保证读者能够做到一目十行,不会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
(四)翻译和数字文化
在数字社会文化时期,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翻译作品上传至网络,供人们赏鉴。电脑极大地影响了翻译的发展。首先,译者可以把翻译行为甚至翻译过程呈现在网络上。其次,读者们能够参与其中,对各译本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多媒体,翻译不再只是对文本的翻译,译者通过配以相应的图像、声音甚至动画,让人们对作品有更深的感触,也就是说,媒介也被翻译了。
二、翻译研究出现的新课题
(一)翻译方式的多维模式
“文本”概念并不只是单一的符号系统,除文字外,还包括其他多媒体因素,如声音、图像、颜色和视频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口述影像”。在电影翻译中,如果受众是盲人,译者不仅要翻译电影中的对白,同时还要翻译演员们对话之外的细节,如动作、表情和服装等。因此“源文本”的意义具有绝对的开放性。另外,从2005年到2007年,欧盟不断地组织“多维度翻译研讨会”,德国萨尔州大学也设立了多维度翻译的博士学位。这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新课题。
(二)网上译者的出现
电子资源的逐渐增多和网上交流的越发便利使得译者一方面趋于职业化,另一方面造成译者的地位有所下降。“互联网改变了译者和翻译的地位和身份。”[1]每个人都能成为译者,即便是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训练课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粉丝字幕组”。这种翻译活动是由非职业的译者自发地结合起来,成员们自主分工并且共享成果,学者称其为“蜂群式翻译”[2]。
(三)译者与读者间的交流
现今,译者的作品可以上传至网络,这使得以前单纯的“阅读式”转化为了“读写式”[3]。读者们通过博客、论坛和微博等社交软件,可以自由的选择翻译内容和策略,并对译文加以评估和比较,翻译因此成为了“互动翻译”,译文也变成了“开放性文本。”如“哈利波特”迷们曾就《哈利波特7》的翻譯版本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展开了争论。
三、结论
媒介翻译贯穿了媒介文化的始末,并且仍是一个新的研究内容。翻译活动的基本特征也随着时代进化:从“表演”到“手抄”,到“工业化生产”,再到“电子录入”。数字媒介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新时代的译者必须对数字社会出现的新课题加以关注,为翻译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1:191.
[2]Garcia,Ignacio.Beyond Translation Memory:Comput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or[J].Journal of Specialized Translation,2009:12.
[3]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0.
作者简介:宋丹雨(1993.4-),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人,现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