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接踵出现,译员的工作范式也随之改变。但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不足,这就要求译员着力解决这些关键点。本文就如何提高术语精确度问题,引入了框架术语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给出翻译策略,与此同时,将翻译单位作为考量术语和译为的标尺。本文以康奈尔大学土壤健康评估手册为例,以土壤学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搭建术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增强术语的精准度和译员运用术语的灵活性。
【关键词】框架术语学 翻译单位 科技英语 英语 计算机辅助翻译
第一章 引言
翻译技术日新月异而言,众多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工具接踵出现。机器翻译工具如,Systran、谷歌、必应等翻譯引擎;翻译记忆系统如Trados、MemoQ等;术语工具如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管理如Transmate、Tmxmall等。这些翻译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译员处理译文的效率,翻译记忆系统能够对重复的语句进行记忆,避免重复劳动,术语工具和语料库管理工具能够帮助译员更大限度积累和获取术语和语料,提高译文的准确度。神经机器翻译的提出和运用,给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带来了质的改善。神经机器翻译通过神经网络直接实现自然语言的相互映射,实现自然语言的自动翻译。编码解码架构能够利用长短时记忆处理长距离依赖,而注意力机制能够动态计算源语言端相关上下文集中关注影响当前词的上下文,增强源语言词语和目标语言词语的关联强度。
第二章 科技类英语的语言特征
“所谓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70年代海外开始流行的‘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引进中国后的一种说法。”Faber教授倾向于使用专用语言(specialized language)的说法,将这一概念的外延拓得更宽。专用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将科技成果、科学理念和概念进行传播,因此专门语言所要求的词汇量较大,句子之间以及分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对用词准确度、语体正式程度、陈述客观性、逻辑性、术语专业性要求更高。专业语言中具有自身特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概念,且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以及高密集度的术语和知识。
魏汝尧、李丹(2009:33)认为:可以将科技英语所使用的词汇分为三种,即普通词汇(general vocabulary)、半专业词汇(semi-technical vocabulary)和专业词汇(technical vocabulary)。在这三种英语词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普通词汇,也是其他所有英语文体的共性,但是,科技英语文体中普通词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用词准确严谨,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词义相对单一,倾向于使用词义明确的词语;其二是多使用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词语。正式且学术性强的科技类文献,所含专业词汇越多,且较多使用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其词义也相对固定,保证了科技类文体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故此,这也为译者可以运用CAT工具建构术语库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章 框架型术语及其翻译单位
框架术语学。框架术语学是由西班牙学者Pamela Faber教授以及她的同事提出的认知术语学理论范式,应用于术语知识库的构建。他们认为,在“术语”和“词汇”之间作截然区分是不可行的,研究专业知识单元的最好途径是研究它们在专业文本中的“行为”(behavior)。域(domain)是术语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域”的界定会影响其内在结构的组成。框架术语学中的“域”,从宏观方面指某一具体的知识领域,从微观方面,指的仅仅是专业领域中的概念类别。
“框架”(frame)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知结构设计。框架的体系结构,可以覆盖和处理诸如多义词、句法配价信息、词汇化模式以及各种语言的对等等问题。使用“框架”能够帮助专业语言单元实现潜在语义行为和句法行为的明晰化。框架术语学强调:人们必须掌握构成词汇用法基础的语义框架或者概念结构的知识,才能理解语言中词汇的真实含义,并且在专业语言领域中也适用。
框架型术语学关注的要点是:1.概念的组织;2.术语单元的多维度性质;3.利用多语语料库提取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在框架术语学中,“域事件”(domain event)中衍生出概念网(conceptual networks)。“域事件”为发生于某专业领域的专业化过程,行动和参与其中的实体提供了模板,它提供了各种概念关系产生的具体专业背景或者语境。
第四章 框架术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1.框架术语的应用。土壤学当中,“团聚体”由团聚作用产生,影响土壤的质地、孔隙度、含水量,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根系的生长。通过土壤学内部的内在体系和框架,由此可将相关术语按照这一逻辑构建起来,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方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地了解术语的内在,提升术语精准度和术语运用的适格和适切程度。举以下几个例子展示术语之间的体系和框架联系,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
例一:Aggregate & Aggregation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aggregate”的释义:“Sand or broken stone that is used to make concerte or for building road, etc.”《土壤学名词1998》中的解释:团聚体(aggregate):土粒通过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而形成的直径小于10mm的结构单位;团聚、团聚作用(aggregation):由于各种力的作用使土粒团聚在一起的过程;大团聚体(macro aggregate):直径大于0.25mm的团聚状结构单位;微团聚体(micro aggregate):直径小于0.25mm的团聚状结构单位。
如图:
图为aggregate和aggregation的构成示意图,图中是团聚体构成的团聚以及其形成的介质(Agent)。
综上,通过普通辞典释义,专业土壤学辞典释义,再加上语境,Aggregation确定译为:团聚(作用),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团聚体所构成的团聚;其二是团聚力所形成的团聚作用。Aggregate确定译为团聚体。
根据框架术语学研究范式,可以将土壤健康评估视为“域事件”,由于团聚体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且其中综合了诸多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故此,构成“事件”和“過程模板”。在土壤健康评估文本中,富含了有关“团聚体”的属性信息,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质地、水分含量、土壤生物群、土壤有机质等等息息相关,即涵盖了与团聚体相关的信息。借助这些属性信息,可以形成“团聚体”这一术语的定义,也可以凭借此找到“团聚体”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语义关系,还可以得到与“团聚体”有关的其他术语及定义。
2.翻译策略。框架术语学的方法论分为两种:“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从不同语言的文本语料中,获取与本知识领域特别相关的信息;而“自顶向下”的方法是指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从专业性词典和其他参考资料中寻找信息。
可以按照三个方法:照译、移植照译和相应的意译。首先是照译,即所谓的直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来的语法结构形式基本上保持不变,即在语序和句序上不做大的变动或调整,主要采用顺译法;二是保留原文词语的字面意义,基本不进行引申或转换。还有就是进行移植照译。这样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含意味,又可以适当丰富译语中的隐含表达。
译员的工作范式:首先在译前确定文本类型,再用Trados等工具进行预处理,然后导入google等机器翻译的API接口,进行处理译文;再者,用Antconc等术语提取工具提取术语,并依照框架术语学的范式,确定术语的“域事件”和“属”,同时注意术语的动态性和多维性,并在相关专业辞典中检索,提高术语精确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
本文根据CAT工具辅助翻译的特点,提出译员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确定文本的类型;其次是确定术语的“域”;再次是注意术语的动态性和多维性。本文引入框架术语学的范式,试图通过其方法论提高译文中的术语精确度。
但是,在CAT工具辅助翻译中,译员要着力处理的不仅仅是术语问题,还有句法和篇章的调整,以及依照何种长度,也就是用什么作为翻译单位输入机器翻译,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译文质量。本文仅着力在术语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将会在今后研究中进行。并且,本文的文本局限于笔译文本,未涉及口译文本以及语音识别工具,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Faber,Pamela,etc.Framing Terminology:A Process Oriented Approach[J].Translator's Journal,2005,50(4):35-60.
[2]Faber,Pamela,etc.The dynamics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imulation reconstruction or the perception-action interface[J].Terminology,2011(17):9-29.
[3]Halliday,M.A.K.Descriptive linguistics in literary studies[M].in G.I.Duthie(ed.)English Studies Today,3rd Serie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2.
[4]Hutchins,J.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M].Chichester: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
[5]P.Newmark.About Translation.[M].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1.
作者简介:邓凌宇(1991-),男,汉族,福建人,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