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帆
摘 要 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互联网+”将给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飞跃性的发展。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对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突破与延伸,创造出更适合新时代要求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管理 手机教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48-03
一、设计“手机教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各类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充,教学管理任务也随之繁重起来。面对巨大的教学信息的管理工作,普通的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几乎已无法满足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需求。更方便、更快捷地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功能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借助手机APP软件进行教学管理功能的延伸,让广大师生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解决日常大多教学管理的需求。“手机教务”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将大大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真正实现的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实时共享。
二、“手机教务”的可行性分析
1.外部环境可行性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总网民数的95.1%。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数据表明,移动端上网已经成为广大网民的首选。
2.用户群体可行性分析
从高校学生角度看,目前智能手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非常高,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使用手机获取和分享各种信息已经成为他们的普遍习惯。因此,借助互联网+,利用手机APP软件进行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广泛的学生用户基础。
从高校教职工角度看,高校教师和各类教辅人员学历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将教学管理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日常工作中,缩短与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3.工作内容可行性分析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非常繁杂而又细致,主要内容涉及教学计划制定、排课、组织学生选课、教学检查、评学评教、考试安排等方面。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协调者,需要将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各项通知转达给所在学院的全体师生,同时再将通知的执行情况或者师生对通知的疑问、意见等信息加以收集,按程序上报给上级领导。其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对多方沟通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无论是对教学情况的掌控,还是对师生意见的收集等诸多方面都难以完全克服信息掌握不全面、反馈滞后等缺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的教学管理工作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技术来进行优化,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从外部环境、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多方面看,以“手机教务”为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具备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手机教务”的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手机教务”用户使用自己的账号登陆系统后,根据账号被授予的权限级别进入与自己相关的各个模块:
1.个人信息模块
该模块主要提供用户个人信息维护,其中教职工的职工号和学生的学号作为系统登陆的账号,师生登陆系统后可以对个人的信息进行维护(例如变更绑定的手机号、邮箱等个人基本信息)。该模块中也有部分信息是直接读取学校各部门的权威数据,不允许用户修改,只提供查询使用(例如,学生的专业、身份证号、学号等信息,教师的职称、职务、教职工号等信息)。该模块的信息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了“手机教务”系统的使用权限,因此该模块的数据要求用户信息变动时应及时更新。
2.课程体系模块
该模块针对学生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查询、选课、所选课程进度查询、课表查询、成绩查询等功能。而针对教师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查询、所授课程进度安排、所授课程学生信息查询、课表查询、成绩录入、调课等功能。
3.教学资源模块
该模块提供学校的一些教学资源的查询与使用,例如空教室查询、图书资料查询与借用、教室借用、课件查阅与下载、优质课程资源等。将学校的一些教学资源加以整合,以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给全校师生使用。同时,应该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明确地分类和整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教学管理,更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
4.信息通知推送模块
教学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各种重要通知,如临时调课、教室变动、停课、等级考试报名等。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需要经过多人转达才能将通知送达各个接收者。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教学管理人员通常因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全面、准确、有效、实時地传达给接收者。
而在“手机教务”系统中,教学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登陆“手机教务”后台,向用户绑定在系统里的手机号码及时、准确地推送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信息和通知。为了确保用户能及时、准确的收到系统推送的信息,师生在更换日常使用的手机号码的同时会主动更新系统里的个人联系方式。通过这种绑定方式也能提高系统中师生联系方式的准确性,避免了教学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却因信息陈旧而联系不到当事人的情况。此外,学校组织的各类与教学相关的讲座、活动等信息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来推送。
5.考务管理模块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教学管理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又可以分成校内课程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学生登录“手机教务”系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本学期所选课程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安排,本学期各种等级考试的考试时间。并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等级考试的报名缴费操作。教师登录“手机教务”系统可以查询到本学期所授课程的考试安排和监考人员安排。该模块结合信息通知推送模块,系统在考试前指定的时间能自动推送信息提醒师生考务方面的安排。
6.其他一些实用的功能
“手机教务”系统作为传统教务系统的延伸,应该更好地发挥其移动、便捷的特点。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下就举几个例子展示互联网+时代下“手机教务”的便捷性:
(1)师生出勤情况管理
教学管理中涉及到学生出勤情况考察,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点名。下课后再将考勤情况按照规定上交到学院,然后学院教学秘书再将考勤情况人工统计后上报教务处。这种考察方式存在占用上课时间、冒名顶替等弊端。通过“手机教务”软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针对本课堂的签到二维码,教师将二维码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扫描签到。系统会根据学生手机的定位系统进行判断,若是在上课教室范围内,则签到有效。利用互联网+下的“手机教务”系统进行考勤的方式不仅节省了上课点名占用的时间,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冒名签到的情况。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后台也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每门课程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老师是否按时授课的情况。这项功能同时达到减轻了老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的效果,是值得推行的一种管理模式。
(2)扫描课堂二维码选课
在传统教学管理中,学生选课时出现最多的问题是选错课。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让授课教师在学期初第一堂课的时候生成一个该课程班级的二维码,学生只需登录“手机教务”系统,扫描二维码就能完成选修该课程的操作。学分制的高校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在选择这门课程后立刻完成这门课学费的支付。这种类似网络购物的选课方式,不仅降低了选课的错误率,同时也避免了学费错算的情况。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选课模式也能提高学生选课的积极性。
(3)建立各种类型的资源共享和交流群
“手机教务”系统管理员根据不同层级,设立对应的层级管理员,这些管理员拥有不同的系统管理权限。各层级管理员可以建立不同的数据资源共享通道和各种群体的交流通道。例如校级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学校优质课程库、优质课程课件库、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交流群等通道。学院级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本学院的需求下建立本学院相應的资源库和各种交流群(例如系主任交流群、学术交流群、课程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群等)。把学院的师生按各种需求分类管理,便于相应通知和信息的推送。
四、当前各高校施行“手机教务”面临的问题
1.数据共享安全性问题
目前各高校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起见,都是将重要数据存放在校内网的服务器上的,一般都会对外网的访问做各种安全方面的限制和加密。要做到各种移动端都能接入教学管理系统,无形中就会给高校的信息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2.高校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问题
“手机教务”要做到大部分日常事务都能通过手机操作来实现,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数据库信息作为支持。但是高校中很多信息是各部门分别掌握的,每个部门的数据库基本都是独立的,这些数据中有很多的冗余数据,甚至有的部门间的数据还有冲突。此外,还不乏一些不能在公网上进行交流的数据。如何将各部门间的庞大数据库进行整合和梳理,这就需要高校各部门间的高度协调统一,方能为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
3.“手机教务”用户信息的更新问题
“手机教务”对于在校生和在职教师都可以根据原有的数据按学号和教职工号生成个人唯一的账号,用户首次进入系统后必须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维护和完善,对于个人信息不完整的用户不予以使用系统的权限。但是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用户个人信息发生变动,例如更换手机号码,这些变动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可能就没办法实时收到系统推送的各类通知。而这些变动的信息只有用户自己知道,如果用户不更新这些信息就会直接影响到系统所推送的各类信息的接收。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手机教务”对于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教学管理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学校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大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优越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条件,发挥“手机教务”的便捷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让整个教学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灵活、开放,促进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将“手机教务”作为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延伸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何其敏.高校教学管理效率提升的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
[2]刘莉.浅谈高校教学秘书的职能和素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5).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