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讨

2017-08-03 06:25廖帆
职教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摘 要:农业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点和内涵的辨析,对其能力特征进行探讨,从而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对其心理特征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和突出价值。为此,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功夫,从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农业职业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作者简介:廖帆(1968-),男,重庆市农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基于职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策略与支持体系研究”(编号:CKA150135),主持人:欧阳忠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9-0071-05

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出现了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乡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导致“如何吸引农民来种地”(即“谁来种地?”)和“如何指导农民提高种地水平,实现增长又增收”(即“怎样种地”和“怎样种地更好”)等问题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中亟需破解的难题。2016年,农业部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指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1]。今后,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将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农业职业院校如何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中有所作为,既是此类学校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

一、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和职业能力探讨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点和内涵辨析

按照《“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来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农民身份定位,他们将从事农业生产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农业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2]。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农民——这个古老职业的认识。使得农民从一种身份的认定、一种“世袭”的不可选择的社会角色,变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职业农民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因为符合了社会职业的基本特点,具备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规范性、时代性等。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与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些从业人员可以是本地在乡务农人员,也可以是外地人员、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自由流动性和开放性,且其在经营素质、管理经验、科技知识、劳动技能、资金投入等方面较其他人员具有突出优势或良好条件。职业农民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农业管理者和经营者[3],新型职业农民的大量出现将改变农村原本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式,有利于推行机械化作业,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农场主,农业企业主,种养大户,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农业企业中的农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在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就业的“农业工人”等。职业农民的主要来源为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农村种养能人、农村干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等。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提法,根据农业产业,将其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4]。

(二)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特征的研究和分析

一项对新型职业农民特点进行分析的(495份)样本(米松华,2014)表明:“他们是具有较好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农业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资金投入能力、鲜明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将从事农业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对政府资金(或项目)扶持、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推广、土地流转服务、设施用地有较强的政策需求”[5]。现代职业农民的基本胜任能力可总体描述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负责任”。

——“有文化”,即掌握一般的现代科技文化常识,具备现代农业观念,了解有关农业法规。掌握休闲农业接待的礼仪。

——“懂技术”,即具有较高的农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种植、养殖、农业工程机械类(含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农业节水与灌溉)方面生产技术技能,会使用电子商务手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会经营”,即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掌握成熟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资、休闲农业等方面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进行粮油、水果、畜禽等不同类型的农产品营销。能进行农产品物流和仓储规划及实施。能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阅读家庭农场和农业经营方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报表,能根据需要选择和投保农业保险。能识别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

——“能创业”,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业创新,能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负责任”,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遵纪守法,能意识到其行业应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子孙后代承担责任。

为了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农民培育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李君等人试图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来建立职业农民的胜任能力特征模型,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胜任能力一级指标体系由人际公关特征、职业认同特征、农业知识技能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创业创新特征和学习发展特征六个维度构成[6],出乎意外的是,创业创新被认为是职业农民胜任能力的最重要特征和体现。这个研究还表明:第一,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创业创新、认同农民职业、学习发展等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个体潜质,很难通过后天培育获得,因此,不具备相应特质的农民不宜选择在乡务农经营,而更适宜弃农进城;第二,培育职业农民,要着重提高其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使其获取最新支农扶农和农业保险政策,还要着重提高其人际公关技能,以适应从小农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所需的人际沟通技能,这应该是职业院校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选择何课程设置时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和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之一。但是,目前农业劳动者素质的现状和农民固有的落后观念、惯性思维,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如果不主动调查分析,了解需求,就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

(一)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基本素质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据2011年自贡市城乡统筹农民教育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和对阳光培训学员资料的调查分析,在乡农业从业人员存在“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堪忧、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萎缩,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正在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在乡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左右,以老人、妇女居多,更令人担忧的是,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科学种、养殖知识。三是素质堪忧,该调查表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水平较低。四是后继乏人,農村新生劳动力在结束求学一般选择放弃农业、进城务工。上述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在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农业劳动者的现状,导致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形成生产力,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劳动者群体心理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制约了农民对新观念、新信息的接受,导致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参与培训意识差。职业农民的能力要求和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之间的差距使得农业职业院校提供精准社会服务,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既面临市场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之初,就要认真开展对当地培育对象的调查摸底。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产业调研、从业人员调研,目的在于重点掌握当地农业产业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情况、当地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通过调研分析,科学预测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农业从业人员数量。这些细致的调查有助于克服普遍存在的拍脑袋问题,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支撑,提高培育工作的精准性。

三、农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价值分析

2016年4月发布的《培养方案(试行)》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7]。因此,笔者认为文化提升、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既不同于以往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有别于短期农民培训,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农业职业院校如何在“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积极参与并发挥应有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此类学校办学中应当持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命题。

(一)农职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一是培育针对性强。农职院校本身就“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加之农业职业院校一般是地方政府或者是行业办学,这就决定了这类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为本行政区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服务——这是这类院校在功能与定位上具有的先天优势。专业的设置、农业类职业分类之间存在天然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类院校了解当地主导产业、积累了成熟的农产品生产技术优势,非常熟悉这些岗位职责或职业标准,并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将其内化为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专业人才能力体系,进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并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完成课程设置,选择培养模式。所以,农职院校能提供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许多农业职业院校所开设的农业类专业,均有长时间的办学经验,大多经过了长期磨合与调整优化,符合当地农村需求;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持续改进和调整修订,已经基本能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求。因此,这些院校参与培育工作,能最大限度发挥体系优势,减少投资浪费,确保培育质量。

二是培育体系完整。农职院校在长期的农业类专业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学历非学历一体的教育培训体系,许多学校拥有中职、大专、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各种形态的培育模式,能整合职业教育的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分类型、多层次、系统化、长效性教育培训服务。必须看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培育类型上看,须分类分产业分层次实施。例如,可根据需要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具有强烈发展愿望并具备发展潜质的骨干农民培育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可将农企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培育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可将现有的农村经纪人、动物防疫员等培育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从分层培育角度看,至少可分为初(实用技术人才,即生产一线操作型人才)、中(技术型人才,即为农业生产提供专门技术指导服务的专业人员)、高(生产经营型人才,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主力军)三个层次。每种类型、每个层次人才培养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还存在着重叠和交叉,只有农职院校才有洞察梳理其中差异,并提供精准服务的能力。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设置、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都是围绕培养面向三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设计,可以为农民提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包括各种技术技能培训、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满足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实施农业远程教育、改善基层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可进一步提供长效性教育培训服务,构建面向农民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培育资源丰富。农业职业院校经过长期积累,在农业技术、农技人才、涉农实训基地建设上具有很大优势,已经成为当地农技基层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能为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各类社会学习资源。

诚然,受制于招生政策、教学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学校、农民三者还远未形成合力。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育与需求仍然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特别是农民的需求仍然有脱节错位的情况,造成了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育面窄,大量有志于农业创业的农村青年还难以获得系统专业的教育与培训。三是缺乏引领,农业转型升级中缺乏高端的示范引领型人才。

(二)农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职院校是提高农民文化专业素质的骨干力量。目前,农业职业院校通常通过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例如,根据《培养方案(试行)》的要求,各农业类中职学校大都开设了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个专业类。这类专业的教学工作就主要由院校实施。又如,沈阳农业大学常年举办“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班,招收该市农村区域内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优秀青年农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专业生产两年以上,一般年龄在55周岁以下者,参加普通班学习,开设有畜禽、果树(含花卉)、蔬菜(含食用菌)、大田作物(含农资)等专业,培训时间为半年。

2.农职院校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骨干力量。农业职业院校培养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一直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学校通过多年积累,不仅拥有大量科技人员和大批科研成果,而且获取信息的渠道通畅、技术资料文献齐全。许多农职院校科研教学人员主动向农民发布信息,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成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桥梁”,为切实解决农业科技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

3.可选派农职院校优秀的毕业生担任“村官”,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基层领导者。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选派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协助基层组织的管理,例如担任村主任助理、村支书助理等辅助管理职务。其中胜任工作表现优异者,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级领导班子担任职务,带领农民致富。实践证明,农职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担任“村官”更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更会利用其所学知识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服务。

4.农职院校通过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农职院校一般采取独资兴建、与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等形式,建立校外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这些集示范服务、教学实习、农业科研为一体的基地,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融合,推动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同时,通过综合试验示范或实训基地,可以面对面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实地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农职院校通过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产供销服务富民、以科技服务惠民、再加以示范宣传带动,有效促进了传统农民逐渐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四、我国农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思考

(一)创建校企合作联盟,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

农业职业学院应与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寻求合作,实施“院区结对”科技为农服务,积极承担当地政府的有关角色,构建“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开展合作、以合作实现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学院应当与现代农业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在建立联盟、共同育人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学院有效的推动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现代农业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有条件的学校可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或“校企合作联盟”等平台,政行校企合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二)职成普教联动,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农职院校应积极争取成为国家或当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依托国家或省市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平台,面向生产、经营、服务一线农业从业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农民创业、退役士兵等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通过改革招生模式,与政府、企业等合办订单班等方式,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进而实现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培养的联动互通,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体系。

(三)构建“双证双创、五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新领域,它不同于以往的农技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照搬职工岗位培训“一事一训、一技一培”的模式,要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高度来考虑。这就需要农职院校采取长期短期结合,学历与培训结合、职前与职后结合,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面向农村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所谓“双证双创”,是指院校应着力突破单一学历培养模式,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实施“学历+技能+创业”的“双证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青年和在乡农民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所谓“五位一体”,是指学院将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在从事园区生态规划、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着力发现农业园区人才需求及职业标准的新变化,将产业的技术需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反馈到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学院要研究探索邻近地域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差异,及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需求及技术素质要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学院可结合自身情况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校企合作共建“园中校”和“校中园”,建立“教授工作站”和“技师工作站”,做到“科技服务、人才共育、人员互聘、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

(四)建设农业职业标准,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评价反馈体系

加速农民职业化的当务之急,是抓紧构建农民职业化制度,其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类的各种职业标准,并形成体系,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参照。学校要努力参加到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制定中去,为农业主管部门、人社主管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学校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重构基于职业标准的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涵盖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第三方评价等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反馈体系,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评价反馈机制。

(五)提升师资质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成年农民,具有特殊性。而农职院校的师资能力尚不能完全胜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为此,可采取以下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任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进修培训、鼓励教师创业等有效方式,培养一批既精通职教规律,又熟练掌握农业专业技能,且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二是建设一支有特色、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将符合条件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的能工巧匠选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训。进一步健全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把兼职教师纳入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三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构建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机制。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职院校在不断深化自身改革的同时,应积极致力于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事业,并在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更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提高服务农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05/content_5165626.htm.

[2]李惠,张梦蝶.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2(1).

[3][5]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与政策需求——基于浙江、湖南、四川和安徽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4(8).

[4]程伟,陈遇春.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分类培训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

[6]李君,陈万明,蔡瑞林,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贵州农业科学,2016(7).

[7]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3/content_2652543.htm.

責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虫虫攻略之“枯叶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