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
【摘 要】 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西藏民族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析了西藏民族大学在辅导员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五点对策: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实行辅导员职级制;加强辅导员流转制;提高辅导员工作时间的弹性,实行“家庭友好”政策;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关键词】 西藏民族大学;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大学生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对大学生理念、信念、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组织、实施和指导着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日常生活。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辅导员是老师,是长辈,更是朋友,高校大学生通过他们的帮助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落实好国家对于他们的资助。同时,辅导员更是承担着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等工作。他们在高校师资队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一所集文、史、理、经济、法、工、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现代化高等学校,在校生共计10200余人。各二级学院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的实施单位,根据学校整体学生工作安排,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参与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学生活动。并结合学院实际,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工作。由于学校的特殊性,辅导员作为本校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政治性特点。西藏民族大学属于民族院校,位于西藏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民大学生管理工作比其他院校更严更细。辅导员除了日常管理工作以外,还要额外负责查操、查自习、查宿舍,甚至需要其入住到学生宿舍。入住宿舍是与西藏干部驻村工作相提并论。在西藏民族大学,一开始要求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都住,后来考虑到班主任有教学任务,住宿影响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就变成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了。他们处于政治斗争前沿,工作密度大,压力大;二是民族性特点。西藏民族大学的教师中藏族不多,藏族辅导员占西藏民族大学藏族教职工的比例并不大,他們对于做好藏族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远离家乡,他们找对象难,结婚后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家庭更难。
同时,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差等现状也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来展开,这样就容易导致辅导员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会无限制地加班,进一步导致他们压力大、工作时间较长,进而出现工作满意度低下、离职倾向大等问题,如若他们由于诸多压力和问题,把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入到家庭生活中,那么就极有可能对家庭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夫妻、亲子关系,使家庭破裂。再者,由于高校在辅导员管理方面并没有相对完善的体制,严重打击了辅导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其工作效率降低,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带来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对辅导员现行管理制度中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从而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服务。
一、西藏民族大学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所担任的任务非常重,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指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形式与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担任适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团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分别领导和指导学院团总支和学生会的工作,做到学期有计划,平时有安排,期末有总结。
2、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情况及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
3、协助学院领导搞好“奖、助、贷”等的评选以及发放工作,指导团支部、班委会开展工作。做好学院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发挥学生骨干队伍作用,以加强学生管理。做好青年学生的建团工作,搞好团员教育评议,教育引导团员及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模范作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抓好社会实践调查工作。
4、协助主管领导搞好新生接待以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完成新生各项信息的建档工作;抓好学风建设,参与督导工作;负责管理各班每两周上交的学生出操与上课考勤;组织学生干部检查教室、宿舍卫生和学生就寝情况;协助学院领导搞好毕业生教育及相关工作。
5、搞好班级学生管理目标量化考评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负责起草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文件;负责搞好节假日学生管理相关工作;完成学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据研究调查发现,西藏民族大学辅导员的管理机构是校学生工作处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这正说明了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处于多头管理的境地,这样的情况尤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西藏民族大学辅导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体制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产生了相应地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它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辅导员自身对职责的认识不到位
长久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大学生日常性事务管理工作可以是完成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手段,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开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大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量逐日增多,高校辅导员频繁处于日常事务当中,没有意识到思想意识政治教育这一首要职责,这也加剧了辅导员工作职业向着日常事务管理这一方向倾斜。
2、辅导员自身的职责归属感不强
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校辅导员担任着“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目前中国许多高校也指引辅导员朝着这两个方向发展。但是,部分辅导员不能在这两个角色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如果侧重于从事管理工作,则需要放弃自己之前所学的专业,全力为学校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反之,如果从事教师这一角色,则会使得辅导员没有太多的时间关心学生。因此,这一问题给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高校一味注重教学和科研,转变学校的工作重心,使得基于高校发展的学生工作没有得到重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之路比较坎坷,而辅导员频于应付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3、管理定位不清晰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意见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
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将辅导员和普通行政管理人员区别对待,职能部门认为辅导员只是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一些负责学生事务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他们的职能,导致只要是学生的事情就归到辅导员处,使得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事务过多,将其原有职责掩盖掉了,在客观上容易形成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辅导员只是一般行政管理人员。
现在学校对辅导员实行学校和二级学院“双重管理”:一方面辅导员要服从以学工办为主的各职能部门的指挥,做好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接受二级学院的管理和领导,还需要在学院承担很多“与学生无关的工作”。这事实上形成了辅导员按照指令办事而不是按照职责开展工作的局面。“双重管理”使得辅导员疲于应付,搞不清工作的重点和职责,难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管理体制不完善
据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体制并不是很完善。
例如,高校辅导员存在着时间、压力和行为上的“工作——家庭”冲突。中国实行的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而调查研究发现,90%以上的辅导员一周的工作时间超过了40小时。其次存在工作上的压力。辅导员工作事情繁琐,工作时间较长,需要面对的突发事件较多,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将实践方面的内容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就不能为晋升或者评职称增加筹码了。再者,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职场人,又是他人的配偶、孩子的父母,同时还是诸多学生的老师。作为一个专业的职场人,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付出大量的心血,努力适应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梳理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在职场中有所成长。作为他人的配偶、孩子的父母,也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婚姻和家庭,去教导孩子。而作为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年级的辅导员老师,他们要以身作则,要认真教导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当这些多重角色同时叠加到一起的时候,由于诸多因素,就会出现角色间的行为冲突,即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工作——家庭”冲突。
然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管理制度中并没有明确对其“工作——家庭”冲突相关的规定。这正体现了中国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5、工作界定不清晰
在西藏民族大学设有辅导员和班主任两种职位,这在其他高校是很少见的。这个现状容易造成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没有明确的工作界定,设置的机构与岗位过于繁冗,并且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三、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为了给高校辅导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氛围和制度环境,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辅导员的办事效率,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1、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
针对高校辅导员高层、中层、基层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其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定位有更清晰地认识。特别是对于新进辅导员需要着重培训和提高,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认知,避免以后的工作不顺心,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氛围。
同时,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以往的专家讲、辅导员听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调动辅导员听课和参与的积极性。
2、实行辅导员职级制
首先,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基本条件、工作年限、工作实绩、研究能力等因素,设置由低到高1~5级辅导员岗位,还设定正常的调整和退出机制,这对辅导员工作设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也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次,实施聘任制,严格聘任程序,强化竞争意识。
3、加强辅导员流转制
辅导员岗位对人的锻炼是全方位的。通过辅导员历练的人,在其它岗位中均有不俗的表现。在以往发展过程中,辅导员都是作为高校党政管理干部的首选。各个二级学院需要将优秀的“老辅导员”输送到各个职能部门。学校任用优秀的辅导员到重要岗位任职,将对其他辅导员起到标杆作用,引领其他辅导员立足本职,创出佳绩。校内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辅导员开拓视野,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高校的发展。
4、提高辅导员工作时间的弹性,实行“家庭友好”政策
在工作时间上,允许辅导员有更多的灵活性,建立更加人性的考核机制。例如,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辅导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调整工作时间;遇到家庭突发状况时,允许辅导员灵活调休。
作为民族院校,西藏民族大学要更加关心辅导员的家庭成员,实施家属照管服务,对于部分情况特殊的辅导员增加其假期津贴,让辅导员能够感受到学校给予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这样既能够帮助辅导员平衡、缓解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工作,同时也能够间接帮助其解决家庭問题上的一些状况和困难。
5、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的辛苦和其收入不成正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必须积极推动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建设,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根据其岗位的特殊性,给予住房、福利等方面的一些补偿。在与高校教师的同等条件下,给予适当倾斜。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培养者、领导者和思想教育老师,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6741773-6956294.html.
[2]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团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职责[EB/OL].http://www.xzmy.edu.cn/getcontent?id=1412&url=show_picnews.
[3] 严毛新.高校辅导员履行工作职责现状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73-75.
[4] 方浩瀚.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建设[D].江西:南昌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8.
[5]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件).
[6] 童政权,李公根.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挂历[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73-75.
[7] 朱霞梅.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冲突与超越[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4-38.
[8] 上海大学学生专职辅导员岗位聘任办法[EB/OL].http://www.shu.edu.cn/.
[9] 方浩瀚.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建设[D].江西:南昌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32.
【作者简介】
樊 瑞(1993-)女,山西运城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