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赋》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启迪

2017-08-03 21:32潘铎方
速读·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赋启迪写作

潘铎方

摘 要: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论述了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和艺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其中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论述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也有重要的启发。本文将介绍《文赋》的内容,分析《文赋》中关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言辞的运用以及关于文章题材的论述,并分析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弊病,探讨《文赋》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启迪。

关键词:《文赋》;写作;教学与实践;启迪

一、文赋概说

《文赋》由西晋文学家陆机创作。正如陆机在文章的开篇中提到:“余每观才士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厉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①,陆机创作《文赋》,希望借此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

《文赋》虽篇幅短小,涉及的内容却相当广泛,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其中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论述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对当下的写作教学与实践也有重要的启发。从内容上讲,文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提出中心论题:意与物的关系,说明写作《文赋》的目的在于论述作文的“利害之所由”;第二部分论述了创作前的构思准备以及文思时来的乐趣;第三部分论述了文体与作家风格的关系以及自然景物多变同文体多样的关系;第四部分论述了作文利害之所由,从文意与文辞以及突出文章中心等方面,对作文提出要求;第五部分从文学作品的音乐性角度论文章的弊病,论述了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有关问题;第六部分,申言序言“非知之难,能之难”之意,论述了文章自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多变性。第七部分论述了作家创作时的灵感;第八部分则是文章的总结,归结到文章的功用。

二、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现状

(一)当下写作实践的现状

写作是人们凝聚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实行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应试写作却面临着不能表达真实感情、辞不达意,甚至在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困境。因为应试教育要求学生以考试的要求来作文,为了配合考试要求且拿到高分,学生往往会按照考场作文的套路去写作,而放弃表达真情实感。不仅如此,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一切为了学习,鲜少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感触和认识,缺少写作的积累,所以常常会面临辞不达意,甚至无话可说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选择背诵好词好句和优秀作文,将别人的生活和感受当作自己的来写。这样做虽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二)当下写作教学的现状

在应試教育下的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往往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老师往往按照考试大纲来进行写作教学,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学生没有写作的积累,没有创作的源泉,自然不能够很好地表情达意,创作出好的作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在写作教学与实践中引入对《文赋》的学习。因为《文赋》中提出的关于创作源泉的思考,有关于文体运用、文章主体论的思想的论述以及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探索、言辞的运用及其重要性和文章的风格等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探索,对改变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文赋》中关于文学创作规律的思考

(一)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陆机的《文赋》从创作前的积累和准备,到创作时的构思布局,语言提炼,到构思中的立意,语辞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的思考。

首先是创作的源泉,也即是创作前的准备阶段。陆机认为客观世界是文学创作最深的源泉。“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①作家在生活中需要广泛观察万物,并阅读古典文献,同时需要抱有高尚廉洁的志向,去积累创作养料,把握创作情思。这是作家进入创作以前的必要准备,也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进行了充分的创作准备之后,接下来便开始进入写作过程。这时需要有艺术的想象与构思。写作开始时需要沉思默想,多方探讯,发掘过去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寻求能够成分表达情志而又有创新意义的文辞。“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①这里将每个人创作开始时的艺术想象和构思用赋的铺排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同时也说明了在创作开始时的沉思默想,让想象力自由飞翔对于创作的重要,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完成文章的构思,从而更好地创作。

有了构思之后便开始谋篇布局,提炼语言,并将“理”作为文章的主旨。根据构思想象按照层次谋篇布局,按照内容提炼语言,并安排在恰当的位置。需要选择恰当的语辞来表达思想,“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①“理”是文章的主旨,主旨好比树干,起着统帅作用。文辞枝条上的花果,选择有音响,有色彩的语辞,让枝叶交错成文。

如此,有了创作前的积累,创作开始时的想象与构思,创作进行时谋篇布局,提炼语言,选择恰当的语辞来表达思想,且以“理”作为文章的主旨,一篇很好地创作便能展现出来。

(二)言辞的运用

《文赋》中论述了选择语辞的重要性。如果语辞贵妍,声韵有更替,且立意新颖,文章便有光彩。文赋中列举了选词炼句的种种表现,说明文章有佳句,可以冲淡庸音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全篇作品增加光彩。与此同时,文赋还论述了文章中常见的弊病,说明修辞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雅”的语辞是不可缺少的。

(三)关于文章体裁的运用

此外文赋中还论述了文章体裁的运用,认为由于文体的区分,意义也就不同。选辞炼句必然各自有各自的特征。“辞达”和“理举”,是文赋对十种文体提出的普遍要求。

四、《文赋》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启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赋》中提出了有关创作规律的思考,这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踐有重要的启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重视言辞的运用;重视文章体裁的选择和运用,做到“辞达”和“理举”。

(一)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文赋》中提到,客观世界是创作的源泉,在进行创作前的准备之后便开始沉思默想,让想象驰骋,完成创作想象与构思。之后便开始谋篇布局,提炼语言,选择恰当的语辞来表达思想,且以“理”作为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注意言辞的选择和运用,注意修辞的重要性。同时注意不同文体各自的特征,做到“辞达”和“理举”。

在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的指导下,教师首先应培养和引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增加对客观世界,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体悟;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习惯,增加创作的积累。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有创作的源泉,不至于在写作时不能够很好地表情达意,甚至无话可说。

在进行创作前必要的准备之后,便开始沉思默想,放飞想象,进入写作中。写作时教师和学生应该注意培养和学习如何构思,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完成一篇文章的创作。

(二)重视言辞的运用

“雅”的语辞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章有佳句,有好的修辞能够给全篇增添光彩。所以学生在进行文学创作前应扩大阅读面,注意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注意修炼语言,使用修辞,给文章增色。

(三)注意文章体裁的选择和运用

不同的文章题材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由于文体的区分,其表达的意义就不同。所以选择不同的文章体裁其选词炼句就必然不同。学生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应选择恰当的文章体裁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同时按照不同的文体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语辞进行创作。

综上,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写作教学和实践中加深对《文赋》的学习,并将文赋中提到的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真正付诸实践,那么便能够解决当下学生写作的困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赋》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其中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论述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对当下的写作教学与实践也有重要的启发。在实行应试教育的今天,写作教学和实践面临着学生应试写作时不能表达真实感情、辞不达意的问题,而老师的写作教学却不能很好地改善这种现状的困境。陆机《文赋》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探索,能够启发教师和学生在写作教学与实践中注意对写作前的积累培养和学习,注意遵循创作的一般规律,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样学生的写作困境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注释:

①[西晋]陆机撰,张怀瑾译注.文赋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8,20,22,24-25.

参考文献:

[1]李壮鹰,李青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文赋启迪写作
Research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llium indium tin liquid metal arcing process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陆机《文赋》的抄本及译本考述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