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2017-08-02 07:29王勇杨帆范登龙
东方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安全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

王勇+杨帆+范登龙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需要,体系繁杂、系统庞大、任务艰巨为其主要特点。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1314”的学生工作思路: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倾力打造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导师三大品牌,坚持以安全稳定工作为核心,抓好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服务成才、就业发展等四大保障,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安全稳定

一、抓好学风建设一条主线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1][2][3][20]。学院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强基上下功夫,重点抓好入学教育和养成教育;针对二年级学生,在强能上下功夫,重点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抓好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针对三年级学生,在强专上下功夫,重点抓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做好就业准备、报考研究生及出国留学的准备;针对四年级学生,在强质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院还严格管理,加强过程监控,加强学风的监督与检查:完善常规出勤督促检查,加强诚信考试教育,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信息沟通,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保障学风建设顺利推进。

二、打造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导师制三大品牌

学院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方面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凝练和打造了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导师制三大品牌,帮助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一)打造科技创新品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4][5][6],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19]。学院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定期举办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地质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学科竞赛平台,为全国竞赛选拔优秀的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同时学院不断拓展学术交流平台,定期邀请石油行业院士、专家、学者作客石油大讲堂,对于提升广大师生专业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学校投资建设了心理辅导站,成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下的二级机构,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任组长,学生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全院专兼职辅导员为成员,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督导工作。

(三)打造本科生导师制品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制度创新[7],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帮助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途径[8][9][10]。学院从2013级本科新生開始实施以“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的全过程导师制。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导师制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选拔并聘任了包括学院领导、职能部门、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机关教辅人员等在内的100余位导师,学院邀请相关专家对全体导师做统一、全面、深入的培训。学院出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施行)》,明确了导师资格、导师构成、导师配备原则、导师职责和导师工作要求,制定了导师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导师的责任更加明确,制度更加规范。导师制实施以来,导师们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创新工作方式,基本形成“一册、两会、三系、四育、五同”系列工作措施。

三、抓牢安全稳定一个中心

校园安全稳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和谐稳定校园的基础[11][12][13][2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创新举措,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维护学院安全稳定。学院成立了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了从学院领导到系所中心负责人,延伸至辅导员、学生会干部、寝室长的层层负责、分级响应、系统联动的安全稳定工作机制,细化了各级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安全稳定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判问题、部署工作,制定《学生安全稳定信息员职责》《学生工作重要信息、紧急事件报送及处理预案》《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规定》等制度。

四、夯实队伍建设、和谐稳定、服务成才、就业发展四大保障

(一)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选派专兼职辅导员参加辅导员相关培训项目,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水平。积极组织辅导员申报各级研究课题,提升辅导员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水平。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提供科研指导,加强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厚爱学生确保和谐稳定。学院始终把奖助贷惩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学院资助工作坚持“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建立了“以奖助学金为主导,以助学贷款为保障,以勤工助学为补充的‘奖贷助勤补免缓七位一体,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工作体系。学生助理的聘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锻炼是全面而有效的,也对学生骨干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努力服务学生成才。构建和谐校园是努力服务学生成才的保障,而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关键在于党团基层组织的建设[14][15]。学院高度重视党团组织建设,严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关。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各专业辅导员定期开展系列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在工作中指导、生活中辅导、学习上引导,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对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的深刻思考。为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更具竞争力,在激烈的就业大军中能够脱颖而出,我院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带薪实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组织与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我院积极打造学生服务平台。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打造学科竞赛平台,增强专业技能训练,我院组织成立SPE学生分会,负责包括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地质技能大赛等大赛的组织和培训。

(四)关注学生就业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是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追求[16][17][18]。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135”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1”是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从方法上给予全力指导、从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充分保障、从效果上确保全面落实;“3”是形成多方位提升就业能力、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多层次发布就业信息的“三多”服务模式;“5”是建立“学院-系所-学生办-辅导员、导师-学生”五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发动全院、全员参与学生就业,特别是发动有影响力的老教授、老教师参与到学生就业促进工作中来。建立学生就业诚信档案,严格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和诚信管理。此外,全面摸清学生情况,建立未就业学生档案,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重点帮扶学习成绩较好、家庭条件较差、就业技巧相对较弱的困难学生。

参考文献:

[1]韩延明. 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3):19-24.

[2]郑家茂, 潘晓卉. 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24(4):39-43.

[3]金文斌. 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11):59-60.

[4]高炜森, 李小艳. 高等学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3(9):185-186.

[5]徐洪珍, 李茂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3):294-297.

[6]周健吉. 对高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07(8).

[7]罗国基, 周敏丹, 王迎娜. 近年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6(4):429-434.

[8]陈晔, 徐凌霄.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9):148-149.

[9]钟晓敏. 实行综合导师制教探索书育人新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6):46-46.

[10]靖国安. 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5):80-84.

[11]宋明钧. 和谐校园: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2(2):109-112.

[12]梁超.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86-92.

[13]马端忠, 刘春霞.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和谐大学的构建[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9(1):65-68.

[14]陈胜国. 论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与构建和谐校园[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7(7):303-306.

[15]叶绍灿, 叶兵. 和谐校园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0(6):77-81.

[16]李小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 高教探索, 2001(2):68-70.

[17]李祥永.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构建高校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体系[J]. 高校辅导员, 2011(1):26-29.

[18]刘亚辉. 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探索与实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78-80.

[19]郑娜. 从"挑战杯"竞赛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皖西学院学报, 2010, 26(5):57-59.

[20]方艳芬. 优良学风始于新生教育[J]. 华章, 2012(15).

[21]张湖北. 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保卫工作作用的探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83-86.

猜你喜欢
安全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
浅析当前高校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