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作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古代汉语的理解,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全面贯彻执行,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应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进行改进与创新。同时,教师要扩充自身的知识范围,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技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基于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少,难以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与理解文言文的章法,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对文言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与抵触情绪。这些无不为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做好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工作,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重点课题。
一、反复诵读,感悟文章内涵
文言文章法严谨、语言简洁、对仗工整,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诵读的引导。诵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了解文言文作品,疏通作品的文思脉络,为教学做铺垫,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学习《赤壁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借助多媒体播放较为专业的朗读视频,来渲染氛围,并赏析其华丽的辞藻,构建出一幅幅苏轼月夜游玩的画面,泛舟游赏景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以景抒情,融情入景。苏轼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又难以得见的失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借助行之有效的多次诵读,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加深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二、背景介绍,调动学习热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仅靠对字词、句式进行剖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全方位地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所处社会背景及个人经历等,切实地理解作者身处的境地。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必不可少地要详尽地介绍历史背景,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源于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以郑国曾怠慢晋文公,并与楚国交好为借口,意欲合攻郑国,烛之武临危受命去往敌国交涉。面对当时强大的秦国,烛之武毫不畏惧、不卑不亢,以其诡辩言辞,言明其中利害关系,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瓦解秦晋联盟。通过对背景的介绍,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并适当地设置伏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性的散文,具有形象鲜明、组织严密、逻辑性强、说理透彻等特点,篇幅虽小,但事件交待得详略得当,冲突明显,张弛有度,有着较强的感染力。
三、对比分析,开拓学生思维
对比分析法是较为常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借助字词、句式间的差异来进行比较与分析。比如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式、古今异义词、重点虚实词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辨析虚词在文言文不同句式与语意情境中的不同,确保学生透彻地了解字词句的释义,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比如《渔父》一文,“渔父见而问之”的“见”在此的意思为“看见”,而在“是以见放”句中则解释为“被动”。而《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一句,“见”表示第一人称“我”。通过比较不同句式中“见”字的释义,可以加强学生对“见”字的理解,
以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体会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就文言文的学习来说,学生在文章理解层次上的表现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与学生不能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的心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基于此,要想达到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的目的,必须以文章内容为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体验。比如,《陈情表》是西晋的李密向晋武帝呈上的奏章,叙述祖母抚育的恩情及报养祖母的大义,文中感恩于朝廷的知遇之情,同时饱含真情地倾诉自己的苦衷。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情感,“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刘病日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基于这一情境,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其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现代的白话文,掌握基本的虚实词与典型句式是教师得以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所必不可少的内容。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与传承,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通过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典文学的理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并将其不断弘扬与发展下去。
作者單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中学(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