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有点文化韵味

2017-08-02 14:54金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马远陈寅恪韵味

金晶

能写出富有文化韵味的议论文是学生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体现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高考作文中深受阅卷者青睐的议论文大多富有文化韵味。这里所说的韵味指含蓄的意味或情趣风味;议论文的文学韵味指的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能够较为明晰地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神韵,包括文辞和精神两个方面。

部分高分作文虽然材料比较单一,一文一人,一文一例,但都取材于传统的文学、文化,且能挖深挖透。如全文只写贾宝玉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的《周遭缄默,独自绝唱》(68分)、全文只写托尔斯泰《复活》中对东正教文化横行的沙皇专制的抨击的《我控诉!》(68分)。此外,单是《红楼梦》一书就成就了好几篇高分满分作文:除了《周遭缄默,独自绝唱》外,《她的话不多》写欲逃避封建文化束缚的林黛玉70分,还有一篇分析薛宝钗是被封建传统礼教牵着走的作文也得了高分。

另有一篇借用了苏教版必修一读本(老版)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思想,部分文字直接使用了原文作者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的话、圣人的著作应该站着读,不可以跪着读。

世人有一种书,叫做“圣人书”。这种书似乎有一种“通用”的读法,叫做“跪着读”。不管是孔孟老庄这些钦定圣人,还是李白杜甫这些行业圣人,对于他们的言论或作品,世人多是唯唯诺诺,只能拍手说好,而莫敢支吾。

可是我要说,对圣人书,何妨发问,诘难,甚至指摘。正如,王充所言:“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对于世人多不言语,多不敢言语之处,何妨发出自己的声音。(选自《如何读“圣人书”》65分)

又如这篇书信体佳作片段:

我凑到你身边,摸摸你的头,陪你一起去看那张学案,是一篇古文。我问你怎么了,你皱着眉头,在“广暂腾,推胡儿于马下”这一行字下又划上一条重重的线,仰起头,问我不觉得这样太残忍了吗?我没有回答你,你失望地低下头,叹了口气。

这篇书信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是一位母亲写给女儿的,从女儿学习《史记选读》之《李将军列传》一文中的片段场景开始写起,然后和女儿谈文学,谈社会,谈个性。形散而神不散,却很好地把母亲期待并鼓励女儿“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彰显个性,说自己想说的话”的中心表达了出来,情感真挚,亲情、理性融为一体,受到阅卷者青睐。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开篇就能回顾中国传统史学著作《史记》中的片段场景,富有文学韵味,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富有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学作品及理论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作、瓷器、雕像等艺术作品也能体现。如下文就能将两者很好地融合。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然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受这耗盡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

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

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自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有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叽的。鲁迅先生的话尤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选自《我言秋日胜春朝》68分)

此文所用的材料均属于文学、艺术领域,且多是其他考生连看都没看到过的,更不用说积累甚至运用到高考作文中去了。专家点评为:“作者闲处落笔,悠闲从容地从《寒江独钓图》起笔漫谈,材料援引丰富妥帖。从马远、夏圭、韩干到陈寅恪、鲁迅等,古今史料,尽显风流。”

总之,有点文化内涵的材料会占上风,如陈寅恪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马丁·路德·金为黑人、人权发言,魏征正直上书劝谏,盛唐时期的政治开明让文人能说话,不加约束,故能成就盛世,林黛玉《葬花吟》透出对世俗封建文化礼教的不满与控诉,等等。

总之,高考作文要有点文化韵味,而厚积才能薄发,考生平时应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味较浓的素材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富有文化韵味的文章,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

猜你喜欢
马远陈寅恪韵味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南宋绘画专题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
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