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路径:基于有效专利挖掘的视角

2017-08-01 00:19邱洪华
中国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科技成果体育产业

邱洪华

QIU Hong-hua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路径:基于有效专利挖掘的视角

邱洪华

QIU Hong-hua

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也都是我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利信息检索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数据库。研究表明,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占比为37.36%,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北京奥运会和国家知识产权有关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活动中的转让和许可在2010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利转让主要集中于实用新型、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当中;在分析体育产业有关企业、高校和个人专利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提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策略。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专利;专利挖掘

1 引言

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体育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和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关键[1]。当前,中国体育产业也正处于竭力寻求科技支撑和产业链形成的“体育产业集聚”发展阶段[2],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体育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技术、产品、品牌和管理等方面,则是体育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3]。与宏观、中观和裁判规则以及场地设备等因素相比,体育科技进步因素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影响力最大,达到11.98%[4]。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在做好品牌营销的同时,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专利保护意识[5],从而增加专利数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6]。

体育产业的科技活动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7]。中国体育用品专利虽然数量多,但实施的可能性较低[8]。在科技管理活动当中,中国体育企业还存在创新人才数量不多、合作研发太少、知识共享程度不高、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9]。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和无形资产开发无力等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10]。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创新成果能否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惊险一跳”[1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推广力度不足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12]。正因如此,推进科技研发与进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当前我国体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专利一直都被视为技术创新活动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与专利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指标相比,专利质量更能反映专利权人的技术能力[13]。有效专利通常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状态的专利[14],或者可以理解为专利还处于法定的保护期限内,而且专利权人按规定缴纳了相应的年费。有效专利不仅反映技术创新成果的法律状态和专利存活期,而且还反映了科技成果的质量,是衡量专利权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5]。因此,相比于其他专利统计指标,有效专利更能反映专利质量[16]。2009年,我国首次将有效专利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标志着有效专利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体育专利竞争情报在科技政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7]。因此,本文将在专利信息检索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有效专利进行挖掘,进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策略问题,在研究方法和样本指标的选择上,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论文在研究的具体执行方面:首先,对有效专利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体育产业内可用于转化的专利成果的存量;其次,利用专利挖掘工具,剖析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的许可和转化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过程,进而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体育产业专利转化的数量及其涉及的主要体育用品;再次,从企业、高校和个人3个专利权人的角度,探讨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最后,探讨中国体育产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专利检索与研究数据来源

专利信息检索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本文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执行专利信息检索①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http://www.incopat.com/login/ tologin.action,检索日期:2016-04-11.,该平台是由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检索平台,是世界上首个可以用中文进行检索和浏览全球专利信息的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丰富数据源的专利情报分析平台。

国际专利分类号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和洛迦诺分类(Locarno)是国际通用的对专利文献进行技术分类的标准(前者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后者是对外观设计),它们被广泛地运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国家的专利文献检索和分类活动当中。在检索数据范围方面,本文在构建专利检索表达式过程中,以IPC和洛加诺分类号为中心,检索体育产业领域的有关专利。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增加研究样本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本文的检索范围并不以具体的体育项目有关的产品和技术为出发点,尤其是对于体育产业有关企业所申请的并非体育领域专有的产品(如衣服、鞋、显示屏、桌子、计时器等),并不属于本文研究的直接对象,但本文肯定这些产品或技术对于体育产业发展或对于有关专利权人的价值和作用。

2.2 数据时效和数据处理

本文所涉及的体育产业专利信息的检索时间为2016年4月11日。根据我国专利制度,本文所涉及的发明专利申请,因为其执行的是“早期公开、延期审查”的审查程序,如果不考虑专利转化的决策时间和申请提前公开的部分发明专利,本文所检索到的发明专利为检索日以前18个月的专利申请案。本文所涉及的发明授权,是能够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质性审查条件”的专利申请案。而本文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为执行的是“初步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直接授权”的审查程序,因此,均为得到授权的专利申请案。

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将在专利检索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数据库,然后利用该数据库,将专利分为有效、无效和审中3类,进而利用有效专利数据,开展本文的有关研究。

2.3 专利挖掘与统计

专利挖掘与统计是一种基于专利信息检索的面向技术管理决策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在专利信息检索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专利数据库,利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中提炼、演绎和挖掘出对研发创新、专利布局、成果利用或风险规避等技术管理决策有用的情报信息。本文将利用该方法,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有效专利、有效专利转化、专利转化主体等有关情报进行挖掘和梳理,从而为本文探讨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策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3 有效专利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1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分析

根据所处审查阶段或法律效力的不同,专利申请案的法律状态通常包括公告、实审、撤回(视为撤回)、授权、期限届满、失效、转让、许可和质押等。而所有这些法律状态均可以归纳为有效、失效或者审中3个阶段。其中有效是指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并得以维持的专利申请案;失效既包括专利获得授权前申请人终止审查程序,同时也包括专利获得授权后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而审中则是指处于申请后至授权前的专利申请案。

图1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活动的法律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有5 184件专利已经失效,占所有专利数量的57.62%。而有效专利为3 361件,占所有专利数量的37.36%。此外,还有452件专利处于审中状态。因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活动中,得到维持的不到4成,而将近6成的专利申请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效(其原因包括保护期限届满、放弃、无效宣告或未缴纳年费等)。这直接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专利技术的创新程度有待提高,选择维持的价值空间有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部分专利权人“非保护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或者说专利申请并不是为了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而是为了类似于“评职称、评高新、拿奖助”等目的。因此,一旦动机已经实现或无法实现,专利就很容易被权利人放弃。

图1 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法律状态分布Figure 1. Legal Status Distribution of Patent Documents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3类专利中,发明专利执行较为严格的审查程序,并具有较长的保护期限,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执行的是较为简易的审查程序和相对较短的保护期限。在审查标准和保护客体方面,3类专利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而它们在“3性”当中“创造性”方面的差异性,则直接反映了它们在创新高度、程度和质量方面的比较性优势。

图2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的类型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总量上看,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实用新型,共有4 983件专利。然后是外观设计,共有2 483件专利。这也反映了体育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即:作为技术应用型的第3产业,其原创性的技术成果并不会太多,而更多的是将传统的技术与体育用品相结合而进行的技术改良或更新以及根据运动员的使用感受和消费者的审美而对体育用品的外观进行的新设计,从而使用体育产业的专利申请大部分都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从有效专利数量及其占比角度上看,发明授权的有效率最高,直接体现了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相比,发明专利本身就意味着更高的创新程度,并且,因为经过了实质性审查,专利权相对比较稳定,对于专利权人而言具有更可靠的“排他性”专利价值。从而使得权利人更愿意选择维持发明专利的有效性,而不会轻易放弃。

图2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的类型分布Figure 2. Types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Patents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表1列示的是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数量前10专利权人及其专利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在主要专利权人之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专利权人之间在创新方向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性。表1显示,俞杨许是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权利人,共有84件。紧随其后的是沈蓉蓉,有54件有效专利。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也有49件有效专利。而前10的专利权人当中,自然人占4位,企业和高校各有3家/所。从专利类型来看,有6位/个专利权人的专利全部为外观设计或者以外观设计为主。燕山大学以实用新型为主,苟小平及其所属的陇东学院不仅有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而且也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

3.2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转化现状

通过对年度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知,特定产业专利活动的发展变化历程。进而通过对关键时间节点的法律法规或产业政策进行挖掘分析,即可大致判断特定产业专利技术发展的历史成因和未来趋势。利用本文构建的专利数据库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中国体育产业专利转化活动当中,通过转让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涉及142件专利,通过许可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涉及20件专利。而从年度趋势的角度上看,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发生在2010年。对于专利许可,在此之前都没有发生过,而对于专利转让而言,2010年之后呈现明显快速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着我国体育产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体育技术领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也得到了关注和提升;2)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是其“战略措施”的主要内容;3)国家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体育科技水平,引导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提升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全面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推进体育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因此,在产业创新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呈现日趋活跃的发展态势。

表1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TOP10权利人Table 1 TOP 10 Patentees of Effective Patents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图3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的许可与转让年度趋势Figure 3. Annual Trend of License and Transfer for the Effective Patent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不同的专利类型,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专利审查程序和保护强度,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不同的创新程度和市场价值。转让和许可作为两种不同的专利成果运营方式,两者之间本质差异在于是否会发生权利主体的变更,这决定了两种转化行为之间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对于转让而言,受让人看到了该专利技术的创新价值,因此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主张专利的“排他性权利”,以实现对特定技术市场的“垄断”。而对于许可而言,其表明了专利权主体临时让渡专利的“排他性”权利,反映的是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对于专利技术价值的需求的博弈。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专利许可和转让的类型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许可方式的转化活动当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各自涉及7件专利,发明申请和授权也各涉及3件专利。而在转让方式的转化活动中,实用新型共涉及56件专利,发明申请和授权也各涉及32件和31件专利。

图4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的许可与转让数量类型分布Figure 4. Types Distribution of License and Transfer for the Effective Patent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表2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成果转让和许可的主要专利权人及其涉及的体育用品。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专利成果转化的特点:无论是转让还是许可,均是以个人为主。在转让活动中,除了苟小平、陇东学院和吴俊等3位权利人以发明专利为主以外,其他的权利人均以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为主。在许可活动中,比较多的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作为转让专利数量较多的专利权人,张祖辉、田瑜和苟小平等人的专利转让主要涉及的体育用品包括高尔夫球、飞行器和训练器等;作为许可专利数量较多的专利权人,李宙确、丰岳和周炜等人的专利许可主要涉及的体育用品包括保温板、塑料椅背和防雨装置等。

表2 中国体育产业专利转让和许可竞争力排行Table 2 Competitive Patentees of Patent License and Transfer of Chinese Sport Industry

3.3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分析

从职能作用角度上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可以分为执行主体和辅助主体。前者主要是指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同双方,包括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如体育品牌企业、为体育产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其他企业、高校和个人。而后者主要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当中发挥推进和辅助作用的主体,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机构、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等。通过分析执行主体的专利活动,可以得知他们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和需求,从而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3.3.1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移之技术需求侧主体分析

技术需求侧主体主要是指在体育产业内部从事生产经营的有关企业。这些企业是体育用品的制造商或供应商,不仅对有关体育专利技术有切实的需求,同时自身在体育用品领域也有较好的专利技术积累。

表3列示的是中国体育产业领域在有效专利活动中具有优势的企业。从表中可以看出,泰山体育、金陵体育和长青轻工等企业在体育领域具有较多的有效专利。而前10的有效专利企业当中,大多数企业的专利主要分布在外观设计领域,涉及的体育用品包括篮球架、训练器、乒乓球、羽毛球等。说明这些企业在所述体育用品领域有较好的创新积累,具有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可以通过对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进行转让、许可或出资等方式,实现创新成果的价值,也可以通过购买他人技术或并购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巩固自身在这些技术领域的优势。

3.3.2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移之技术供给侧主体分析

技术供给侧主体主要是指自身并不直接从事体育用品的制造生产,但却具有一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基础,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能够为体育产业内部有关企业提供专利技术支撑的主体,通常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个人。

表4列示的是中国体育产业领域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从表中可以看出,陇东学院拥有最多有效专利,共计37件,涉及产品领域有训练器、体操用品和武术用品等。紧随其后的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共有30件有效专利,涉及的主要体育用品为训练装置。而位列第3的江西科技学院也有29件有效专利,涉及的主要产品包括体操、羽毛球、篮球等。可以认为,这些高校比较关注体育产业领域的创新,并拥有较多的有效科研成果,是我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智力源泉。对于这些高校而言,可以通过转让、许可、出资和共同投资等方式,充分激活这些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

表5列示的是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个人权利人。从表中可以看出,俞杨许以84件有效专利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拥有最多有效专利的个人权利人。紧随其后的是沈蓉蓉,拥有54件有效专利。他们的专利具有共同的特征:属地均为江苏、专利类型均为外观设计、涉及的体育用品也均是足球/橄榄球/排球;陇东学院的苟小平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外观设计专利,而且也有较多的发明和实用新型,涉及的体育用品领域为训练器和体育器材、武术和体操。可以认为,表中所列这些个人权利人比较关注体育用品领域的创新,并具有较好的创新积累,拥有一定的创新成果,他们是中国体育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智力来源。而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他们可以通过转让、许可、出资或共同实施等方式,实现有关专利成果的价值。

表3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TOP10企业及其技术创新优势领域Table 3 Top 10 Companies of Effective Patents and Their Advantage Technovation Field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表4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TOP10高校及其技术创新优势领域Table 4 Top 10 Universities and Their Advantage Technovation Field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3.4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我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可见,科技成果转化既包括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各个创新阶段的发展转化,同时也包括科技成果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转。而从流转主体的角度上看,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形式则主要表现为:1)同为技术需求侧的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相互转化;2)技术需求侧的产业内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或者个人等技术供给侧各主体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依此,本文梳理了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如图5所示。

表5 中国体育产业有效专利TOP10个人及其技术创新优势领域Table 5 Top 10 Individuals and Their Advantage Technovation Field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图5 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Figure 5.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3.4.1 中国体育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产业内部企业均是技术需求方,领先优势和差异化是企业间是否赢得有利竞争位置的关键。在当前的社会分工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产业内部企业之间除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以外,还可以合作共生。本文研究表明,表3当中所列的体育企业在有效专利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们除了自行实施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推动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1)对于两个具有技术互补型的企业而言,可以进行合作研发。而合作方的寻找选择路径,除了参加展会、公知的商业情报和日常的交易往来等传统方式以外,本文所探讨的专利信息挖掘工具对于合作方选择而言,也是一种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式;2)对于有资本优势的一方而言,可以通过以上所述传统的方式或专利信息挖掘的工具,在产业内部选择有技术优势的一方,进而通过委托研发、共同实施或并购的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对于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上述传统的方式寻找选择技术需求方,并通过许可、作价出资、共同实施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4.2 中国体育产业内部企业与高校、个人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企业与高校、个人分处技术需求侧和技术供给侧,因此它们之间科技园成果转化的路径主要有:1),对于体育产业有关企业而言,利用专利信息挖掘工具,即可以找到如表4和表5所列示的在体育用品的有效专利领域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个人。进而根据自身创新或市场推广的需要,与类似于表中所列示的高校或个人开展委托研发、收购、许可等技术管理活动;发明人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体育产业内部的企业可以利用专利信息挖掘的工具,即可以找到如表5所示的高产发明人或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而利用这些情报信息,可以指导企业进行发明人的引进管理,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同时,构建高质量发明阵容和创新团队;其二,对于高校或个人而言,可以利用专利信息挖掘的工具,找到如表3所示的专利情报信息,并最终通过定性分析和谈判,找到可能的技术需求方,进而通过转让、许可、出资入股、受托研发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成果的推介,提高与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效率。

4 结论

4.1 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对有效专利进行检索和挖掘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创新成果中,半数以上的专利均为失效专利,这直接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此外,虽然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下,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政策利用”导向的专利申请动机显然影响了产业专利质量。而专利质量的低下导致了中国体育企业研发成本和专利申请成本的浪费,从而降低了创新的效率[18]。只有“质”和“量”的同步提高,才能形成真正的技术壁垒[19]。

2.现有专利申请当中,89.85%以上是小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而发明类专利只占10.15%。这一方面体现了体育产业创新活动“技术应用型”的特点,技术创新以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利用以及产品外观设计为主,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体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事实。

3.个人和企业的有效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而高校的有效专利主要集中在发明/实用新型。说明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知识“源头”,在科技成果领域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4.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利转让和许可大多数集中在个人和少数几所高校,而企业间的转让并不活跃。整体上看,与高校或企业相比,个人的科技成果无论是在创新高度还是在权利稳定性方面,均不具有相对优势。依此可以认为,在中国体育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动力不足,企业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4.2 对策

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当中,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应用方和需求者,当然也是科技成果市场的核心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的法律政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中介机构的参与则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1.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形成“产-学-研”协同推进的体育产业科技创新机制。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专业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协调,同时也需要依靠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20]。对于从事体育科技研发的高校而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根本问题是研发与生产脱节的体制以及先研发、后转化、再应用推广的机制[21]。而通过与企业之间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激发有关科研人员热情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瓶颈。

2.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政策环境,构建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体育管理体制可以减少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激励[22]。中国体育产业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法律制度环境,推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构建体育产业科技成果综合平台。通过该平台,体育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委托、合作、联合等开发资源选择和寻找并购等商事机会;同时推进“企业-高校-金融”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人才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在创新主体之间的积极流动,构建积极有效的体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利用专利挖掘工具,扫清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中介机构、企业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影响较大[23]。另一方面,科技成果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之一。

[1] 鲍芳芳,乔凤杰.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专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01):101-103.

[2] 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33(1):37-44.

[3] 曹建国,刘伟,蔡卫星,等.产学研合作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488-490.

[4] 陈洪.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制度安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1):22-25.

[5] 阺晓燕,郭铁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及其解决[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6):21-24.

[6] 黄希发,胡利军,冯连世.体育科技对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21-24.

[7] 明宇,司虎克.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国际体育专利的竞争情报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09):88-97.

[8] 明宇,司虎克.国外体育品牌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分析——以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匡威的专利研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04):435-440.

[9] 明宇,司虎克.中国大陆体育器械发明专利的竞争情报分析——基于专利地图技术方法[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4):124-131.

[10] 邱洪华. 专利地图视角下中国体育技术创新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2):39-44,59.

[11] 任远.我国体育产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2] 司虎克,蔡犁,陈培基,等.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1):5-9.

[13] 司虎克,蔡犁,王兴,等.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12-17.

[14] 王朝军,周风祥,孟小辉.技术经济视野下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551-554.

[15] 王大贵.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运作机制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3):4-6.

[16] 吴红,常飞.基于有效专利的我国专利现状分析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4):85-89.

[17] 肖林鹏.我国体育产业技术政策及其形态[J].体育学刊,2011,(6):37-43.

[18] 许治,范洁凭.我国校企联合申请有效专利分布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99-105.

[19] 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0,23(1):30-33.

[20] 张慧颖,史紫薇.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模糊认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5):28-35.

[21] 张元梁,司虎克,蔡犁,等.体育用品核心企业专利技术发展特征研究——以耐克公司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3):124-131.

[22] 张忠.体育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体育科技园功效[J].体育学刊,2010,(3):122-126.

[23] 钟华梅,王兆红,刘念.体育用品企业专利技术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1):30-35.

A study on the Promoting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Patents M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in China,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developing policy related to Chinese sport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The patent database of sport industry in China is built based on searching the patent inform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effective patent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accounting for 37.36%,most of them concentrated in utility model and design;the assignment and licensing of patent right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represented a growth tendency after 2010,under the promoting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he macro-poli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 Most of the patent assignment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were concentrated in utility model,invention application and granted invention. The promoting path and strateg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sport industry among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 were suggeste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ir advantages respectively.

sport industry;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effective patent;patent mining

1002-9826(2017)04-0138-08

10. 16470/j. csst. 201704020

G80-05

A

2016-05-11;

2017-05-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TQ047)。

邱洪华 ,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管理,Tel:(029)88308080,E-mail:honghuaqiu@163.com。

西北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科技成果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时代中国体育用品进口贸易的研究进展、问题及优化路径
进口关税减让对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ARDL模型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