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项目课程的数据分析

2017-07-31 21:21唐晓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统整课程设计儿童

唐晓勇

为了推进统整项目课程的“精准实施”,我们经常会在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视角的数据收集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从而了解课程表象背后的学习原理。“智库百科”这样描述数据分析的意义: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数据分析对课程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针对精准的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课程实施策略,始终把学习者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

从数据分析中了解学习者的兴趣,可以让课程设计更具针对性。在统整项目课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每一个统整项目课程实施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通过大量阅读对主题课程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大课”中,每个小主题的教师团队向所有学习者介绍本主题的特点,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大课之后,我们向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学习。比如,三年级《水的世界》统整课程,我们分了三个小主题:水的循环、水的污染、水的用途。我们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调查,让孩子们扫描二维码选择主题进行分组学习。通过对分组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三个主题选择的数据并不是很均衡:水的循环占13.89%,水的污染占45.83%,水的用途占40.28%,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水的污染”,从这些数据中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孩子们对环保的话题很感兴趣。因此,针对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着力“水的污染”的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精准了解学生的需求。统整项目课程要顺利实施,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课程。现实世界中成人眼里的儿童需求往往和儿童的真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到儿童的真实想法。例如,在二年级《美丽中国》统整项目课程中,我们分地理与自然、建筑与景观、民族与服饰、美食与风俗、工艺与创造五个组对中国进行探索。在成人眼里,儿童“好吃”,认为选“美食与风俗”的会占绝大多数,但是实际差距却很大,实际数据是:地理与自然16.36%、建筑与景观8.18%、民族与服饰22.73%、美食与风俗15.45%、工艺与创造37.27%。可见,孩子们最喜欢“工艺与創造”,而“美食与风俗”排在倒数第二。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动手创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动手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的需求。统整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家长的高度认同与全程参与,家长参与的程度是儿童能进行课程深度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的课程设计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例如,二年级《美丽中国》统整项目课程中,家长对学生能力培养很关注,特别是孩子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分别占73.56%、78.74%、79.89%、71.84%。基于这些数据,我们需要把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设计在整个课程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因此,统整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问卷调查表,收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家长期盼等方面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课程的学习本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统整课程设计儿童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课程统整,台湾教育的变革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