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肃指南车文献再研究

2017-07-31 23:30
关键词:横木齿间大平

程 军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100012)

燕肃指南车文献再研究

程 军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100012)

燕肃指南车造于1027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详细内部构造记载的指南车。《宋史》中记载有这些构造。摩尔、王振铎、鲍思贺已根据《宋史》对燕肃指南车进行复原。复原牵涉到《宋史》中的一个关键字是“繫(系)”还是“撃(击)”。几乎相同的记载也出现在其他文献中。根据这些史料发现,这个关键字应该是“撃(击)”,因而得出结论:鲍思贺的复原比摩尔和王振铎的复原合理。另外对与燕肃指南车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燕肃指南车;撃;鲍思贺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古籍中对它多有记载。

1 古籍中记载的指南车

《魏志》卷二十九“杜夔传”裴松之注中记载了马钧制作指南车:“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使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此天下服其巧矣。”[1]

《宋书》记道:“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鬼谷子》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至于秦、汉,其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汉末丧乱,其器不存。魏高堂隆、秦朗,皆博闻之士,争论于朝,云无指南车,记者虚说。明帝青龙中,令博士马钧更造之,而车成晋乱复亡。石虎使解飞、姚兴使令狐生又造焉。安帝义熙十三年,宋武帝平长安,始得此车。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车虽回转,所指不移。大驾卤簿,最先启行。此车戎狄所制,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骤,犹须人功正之。范阳人祖冲之有巧思,常谓宜更构造。宋顺帝升平末,齐王为相,命造之焉。车成,使抚军丹阳尹王僧虔、御史中丞刘休试之。其制甚精,百屈千回,未尝移变。晋代又有指南舟。索虏拓跋焘使工人郭善明造指南车,弥年不就。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酖杀之。”[2]

另外,《晋书》、《南齐书》、《古今注》、《邺中记》、《隋书》、《旧唐书》、《唐书》、《通志》等书对指南车也有记载。

但以上这些记载都没有涉及到指南车的内部构造。对指南车的内部构造有记载的是《宋史》、《愧郯录》等文献。

目前学术界研究指南车都是以《宋史》为依据。

下面介绍《宋史》中记载指南车的文字。

《宋史》记道:“指南车,一曰司南车,赤质,两箱画青龙白虎,四面画花鸟,重台,勾阑,镂拱,四角垂香囊,上有仙人,车虽转而手常南指。一辕,凤首,驾四马,驾士旧十八人,太宗雍熙四年增为三十人。

仁宗天圣五年工部郎中燕肃始造指南车。肃上奏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起大雾,军士不知所向,帝遂作指南车……历五代至国朝不闻得其制者,今创意成之。’其法用独辕车,车箱外笼上有重构,立木仙人于上,引臂南指。用大小轮九,合齿一百二十。足轮二,高六尺,围一丈八尺;附足立子轮二,径二尺四寸,围七尺二寸,出齿各二十四,齿间相去三寸;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其径三寸,铁轴贯之;左小平轮一,其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右小平轮一,其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中心大平轮一,其径四尺八寸,围一丈四尺四寸,出齿四十八,齿间相去三寸;中立贯心轴一,高八尺,径三寸,上刻木为仙人。其车行,木人指南。若折而东,推辕右旋,附右足子轮,顺转十二齿,繫右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左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东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折而西,推辕左旋,附左足子轮,随轮顺转十二齿,繫左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右转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正西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欲北行,或东或西转,亦如之。诏以其法下有司制之。

大观元年,内侍省吴德仁又献指南车、记里鼓车之制,二车成,其年宗祀大礼始用之。其指南车身一丈一尺一寸五分,阔九尺五寸,深一丈九寸,车轮直径五尺七寸,车辕一丈五寸。车箱上下为两层,中设屏风,上安仙人一,执杖,左右龟鹤各一,童子四,各执缨立四角,上设关棙,卧轮一十三,各径一尺八寸五分,围五尺五寸五分,出齿三十二,齿间相去一寸八分;中心轮轴,随屏风贯下,下有轮一十三,中至大平轮,其轮径三尺八寸,围一丈一尺四寸,出齿一百,齿间相去一寸二分五厘;通上左右,起落二小平轮,各有铁坠子一,皆径一尺一寸,围三尺三寸,出齿一十七,齿间相去一寸九分;又左右附轮各一,径一尺五寸五分,围四尺六寸五分,出齿二十四,齿间相去二寸一分;左右叠轮各二,下轮各径二尺一寸,围六尺三寸,出齿三十二,齿间相去二寸一分,上轮各径一尺二寸,围三尺六寸,出齿三十二,齿间相去一寸一分;左右车脚上,各立轮一,径二尺二寸,围六尺六寸,出齿三十二,齿间相去二寸二分五厘;左右后辕各小轮一,无齿,系竹䉡并索,在左右轴上。遇右转,使右辕小轮触落右轮;若左转,使左辕小轮触落左轮,行则仙童交而指南。”[3]

《宋史》是元代托克托等人所撰,成书于1345年。

这里所用的版本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从这段记载可知,燕肃指南车制于1027年,吴德仁指南车制于1107年。燕肃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详细内部构造记载的指南车。

2 今人对指南车的复原研究

今人对我国古代指南车的研究始于欧洲。最早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翟理斯(Giles)教授,第一个设计出指南车传动系统的是摩尔(A.C.Moule)。[4]

2.1 摩尔和王振铎复原的指南车

1924年,摩尔发表了《中国之指南车》一文,文中对燕肃指南车和吴德仁指南车都作了分析,尤其对燕肃指南车的结构分析详细,对后人影响大。

图1 摩尔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图

摩尔是这样设计的:甲是两个足轮,两轮相距六尺,足轮内侧各附一同心小轮乙,车的中部直立的柱子癸是中心大平轮丙的轴,丙轮平置且与乙轮的顶相齐,柱子癸的位置在二足轮轴的稍后或稍前,轴上固定的两木杆上各安一个可以旋转的小平轮丁,丁轮的一边与乙轮相接,另一边与丙轮相接(这两边并不在一条直径的相对位置上),二丁轮各悬系在通过滑车戊的绳上。这两个滑车,直径各为三寸,系于一横木的下面。此横木在车轴的上面,且与车轴平行。通过滑车的绳子似系于辕的后端。此辕向后伸出到车的后部。甲轮、乙轮、丙轮、丁轮的直径和齿数与《宋史》记载一致。

车向南直行时,木仙人指向南,车辕居中,二丁轮高悬在上,不与乙轮、丙轮的齿相接触,如果要左转90°,车必定先停下,马向左转时,将车辕(此辕不是固定不可动的)推向左侧,辕的后端转向右,使右边丁轮(附有铁坠子)下落,与右边乙轮及中间丙轮的齿相衔接。丙轮随之向右转过的角度抵消了车左转的角度,所以木仙人仍指向南方。车转弯结束,辕归常位而将丁轮提起。

摩尔还谈到:“以上将燕肃指南车之制法,按《宋史》所述重构,丝毫无改更或附会原文之处。各轮之功用,乃从《宋史》之叙述中推求,而亦颇得助于吴德仁指南车记载之启示。”[4]

摩尔复原的燕肃指南车“是由可以自动离合的定轴轮系所组成”。[5]

1936年,王振铎基本同意摩尔对燕肃指南车的复原,而且在摩尔工作的基础上在细节方面做了补充和修改,并制成了复原模型。[6]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还陈列着王振铎的复原模型。

图2 王振铎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图(俯视)

图3 王振铎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图(后视)

2.2 鲍思贺复原的指南车

据刘仙洲介绍,1948年,鲍思贺在“指南车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燕肃指南车的另一种复原方案。

鲍思贺是这样设计的:A是车轮;B是附足立子轮;C是辕端横木下立小轮;D是小平轮;E是中心大平轮,装在辕上的一个立轴上,它的中心是O1;辕装在车轴中间的一个短立轴上,它的中心是O2;木仙人装在E轮立轴的最上端。

图4 鲍思贺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图

当车一直向前走的时候,木仙人指向南方,小平轮D与中心大平轮E的齿彼此分离,两边车轮的运动都不影响中心大平轮。当车向左转,辕的前端向左移,辕的后端一定向右移,使中心大平轮E和右边的小平轮D衔接,结果中心大平轮E受右边车轮的影响向右转动,恰好抵消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仙人所指方向不变。

鲍思贺对“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其径三寸,铁轴贯之”的作用解释为:“可能是因中心大平轮和木仙人的重心偏在车轴后面,即偏在辕的转轴后面,这样可以使全车比较平衡,对传动不发生关系。”[7]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者对指南车的内部构造进行设想。

2.3 戴克斯的观点

1924年,戴克斯(K.T.Dykes)认为摩尔推想的定轴轮系指南车驾驭方法迟缓而繁难,而且不能准确指南,只有差动轮系才能避免这些缺陷。戴克斯也同时承认差动轮系之说没有证据。[5]

2.4 郎基斯特设计的指南车

1947年,郎基斯特(G.Lanchester)撇开史料设计指南车。[5]

2.5 斯里斯维克设计的指南车

1977年,斯里斯维克(A.W.Sleeswyk)“提出燕肃指南车的传动系统是由齿轮与棘轮、棘爪及杆机构等共同组成。当车辕倾斜时,棘轮、棘爪工作,并通过杆机构促使齿轮进入啮合,带动大平轮及木仙人一起转动。”[8]

2.6 卢志明设计的指南车

图5 郎基斯特设计的指南车传动系统图

卢志明于1979年发表《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分析》一文,认为“唯有采用行星齿轮的差速传动机构”,“才能使指南车的指向性能合理”,在此思路基础上设计了三种指南车的结构形式,并按其中的一种形式制成模型,此模型“经过实验,确如史书描述‘圆转无穷,而司方如一’”。[9]

图6 卢志明设计的指南车传动系统图之一(它被据以制成指南车模型)

2.7 两角宗晴和岸佐年设计的指南车

1989年,日本学者两角宗晴和岸佐年也制成了差动轮系指南车模型,并在日本《机械的研究》上发表文章介绍他们的工作。[10]

还有一些学者如颜志仁、陆敬严、李绍青、杨慧香、闵峻英、刘海涛、李琛等,也进行过指南车的相关研究。

今人研究指南车的很多,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据陆敬严介绍,在1984年时他所见到的指南车传动系统推想图已有近二十种。

图7 两角宗晴和岸佐年制成的指南车

有的学者在设计时加了一些“《宋史》记载中也找不到”的构件,如斯里斯维克设计的燕肃指南车;有的抛开史料进行设计,如郎基斯特、卢志明等人设计的指南车。[5]

其中有些学者并没有提到复原的是燕肃指南车或吴德仁指南车,这样的设计对开阔研究思路还是有帮助的。

部分或完全脱离史料而复原的指南车,本文暂不研究,而且本文只研究依据文献设计的燕肃指南车。

依据文献设计的燕肃指南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案。争论的焦点在于其中所用绳索的有无。这取决于《宋史》中有关燕肃指南车的一个关键字是“繫(系)”还是“撃(击)”。

认为这个关键字是“繫(系)”,进而复原出燕肃指南车的以摩尔、王振铎为代表。认为这个关键字是“撃(击)”,进而复原出燕肃指南车的以鲍思贺为代表。

究竟是“繫右小平轮一匝”?还是“撃右小平轮一匝”?

3 有关燕肃指南车“(击)”、“(系)”辨

3.1 《宋史》中的相关文字

《宋史》成书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4),并于次年由杭州路雕版刊印。此版本是《宋史》的祖本,即元至正本。《宋史》后来又有一些版本,如明成化本、明南监本、明北监本、清武英殿本(有乾隆四年和乾隆十四年两种)、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中华书局点校本等。其中“百衲本《宋史》采用了清内阁大库所藏元至正祖本与明成化本两相补充、影印而成,同时使用乾隆四年武英殿本作对校,可信度充足。”《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宋史》用的是乾隆十四年武英殿本。[11]

王振铎认为这个关键字应该是“繫(系)”。

王振铎在《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制》一文中引用的《宋史》里的相关句子为:“击(系)右小平轮一匝”。[12]

不知王振铎所据《宋史》是哪个版本?但此版本是“击”,而王振铎认为应该是“系”。

关于“撃(击)”、“繫(系)”问题,王振铎曾托北京大学阴法鲁教授查找了多种版本的《宋史》,结果是:明成化本、明南监本、北监本、《四部备要》据武英殿本都是“系右小平轮一匝”,《四部丛刊》影元至正本是“击右小平轮一匝”。王振铎认为“版本经过精校,许多是后来居上”,“武英殿本出自当时许多知名学者的校订,‘系’字明确无误”。[13]

《四部丛刊》中并没有《宋史》,是否书名弄错?但由此可知,有一个版本是“击右小平轮一匝”。

王振铎认为“版本经过精校,许多是后来居上”的观点有点牵强。如何能肯定后来的版本一定是正确的?

刘仙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此字殿版二十四史系繫字,百衲版系撃字;我认为撃字正确。”[14]

囿于《宋史》的记载目前还难以下结论。

那么再来看看其他文献中对这段内容是如何记载的。

这段文字在《愧郯录》中也有记载。

王振铎认为《愧郯录》中记载指南车的文字与《宋史》中记载指南车的文字相同。[15]

刘仙州也持相同的观点。[14]

那么它们的文字是否完全相同呢?

3.2 《愧郯录》中的相关文字

《愧郯录》记道:“天圣五年十一月壬寅,定王府记室参军工部郎中直昭文馆燕肃创意,始上其制。其车用独辕,车箱外笼上有重高宗庙讳(应为“构”),立木仙人于上,引臂南指,用大小轮九只,合齿百二十。脚轮二只,高六尺,围一丈八尺;附脚立子轮二只,径二尺四寸,围七尺二寸,出齿各二十四,齿间相去三寸;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只,径三寸,铁轴贯之;左小平轮一只,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右小平轮一只,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中心大平轮一只,径四尺八寸,围一丈四尺四寸,出齿四十八,齿间相去三寸;中立贯心轴一条,高八尺,径三寸,上戴木仙人。其车行,木人南指。若折而东,推辕右旋,附右脚子轮,顺转十二齿,撃右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大平轮右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东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折而西,推轮(应为“辕”?)左旋,附左脚子轮,随轮顺转十二齿,撃左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大平轮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正西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欲比(应为“北”?)行,或东西转,亦如之……肃之所为,或须人力。”[16]

《愧郯录》是南宋岳珂所撰,成书于1214年。

这里《愧郯录》用的是《四部丛刊续编》本,此本依据的是上海涵芬楼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本。

将上述文字和《宋史》中有关燕肃指南车的文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确实基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到“撃(击)”、“繫(系)”的文字,这里为“撃(击)”而不是“繫(系)”。

除此之外,《太常因革礼》《文献通考》也记载了燕肃指南车。

3.3 《太常因革礼》中的相关文字

《太常因革礼》记载了燕肃指南车:“天圣五年十一月六日,定王府记室参军工部郎中直昭文馆燕肃上言:‘按诣(应为“指”?)南车,天子出常为先导,示服远人而正四方也,自五代至于国朝,但设其车以备法驾,而不闻得其制者,臣今创意成之。’其车用独辕,车箱外笼上有重构,立木仙人于上,引臂南指,用大小轮九只,合齿百二十。脚轮两只,高六尺,围一丈八尺;附脚立子轮二只,径二尺四寸,围七尺二寸,出齿各二十四,齿间有相去三寸;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只,径三寸,铁轴贯之;左小平轮一只,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右小平轮一只,径一尺二寸,出齿十二;中心太平轮一只,径四尺八寸,围一丈(应加上“四尺”?)四寸,出齿四十八,齿间相去三寸;中立贯心轴一条,高八尺,径三寸,上载木仙人。其车行,木人南指。若折而东,推辕右旋,附右脚子轮,顺转十二齿,撃右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左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东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折而西,推辕左旋,附左脚子轮,随轮顺转十二齿,撃左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右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行正西,木人交而指南。若欲北行,或东或西转,亦如之。召有司制造,仍付史馆。”[17]

《太常因革礼》是北宋欧阳修、苏洵等人所撰,成书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记载了宋代建隆至嘉祐年间的礼典,距燕肃指南车的制成时间1027年仅约30年。《太常因革礼》是目前所知最早记载燕肃指南车的。

涉及到“撃(击)”、“繫(系)”的文字,这里为“撃(击)”而不是“繫(系)”。

3.4 《文献通考》中的相关文字

《文献通考》也记载了燕肃指南车:“指南车……天圣五年燕肃复创意造之。其法用独辕,车箱外笼上有重构,立木人,用大小轮九,合齿一百二十。足轮二,高六尺,围一丈八尺;附足立子轮二,径二尺四寸,围七尺二寸,齿各二十四,齿间相去三寸;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其径三寸,铁轴贯之;左小平轮一,其径一尺二寸,齿十二;右小平轮一,其径一尺二寸,齿十二;中心大平轮一,其径四尺八寸,围一丈四尺四寸,齿四十八,齿间相去三寸;中立贯心轴一,其高八尺,径二寸,上刻木为人。其车行,木人南指。若折而东,推辕右旋,附右足子轮顺转十二齿,撃右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大平轮左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东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折而西,推辕左旋,附左足子轮随轮顺转十二齿,撃左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大平轮右转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正西行,木人交而南指”。[18]

《文献通考》为元代初年马端临(1254—1323)所撰。

涉及到“撃(击)”、“繫(系)”的文字,这里也是“撃(击)”而不是“繫(系)”。

从上面所引史料可知,《太常因革礼》《愧郯录》《文献通考》与《宋史》对燕肃指南车结构的描述基本相同,其中《太常因革礼》《愧郯录》《文献通考》涉及到“撃(击)”、“繫(系)”的文字,都是“撃(击)”而不是“繫(系)”,因而可以判断“撃”字正确。

所以,当指南车改变方向时,左右小平轮不是被“系”而是被“击”从而带动中心大平轮转动,以保持木人指向南方。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不可能是摩尔和王振铎设计的那种。鲍思贺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当然,鲍思贺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也有不足之处。

刘仙洲就指出,小平轮和中心大平轮的齿之间的间隙如果过大,则转小弯的时候,不起作用;但是如果间隙很小,转大弯的时候,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转。[14]

刘仙洲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不过,这个问题已由黄锡恺等人解决了。

黄锡恺等人对鲍思贺的复原方案基本赞同,在鲍思贺复原的基础上,增加了平几H,它的功用“是阻止辕A绕O2转动太多而使轮G和轮F或F,楔紧不动;同时这样可以使马拖着车子一同转弯。”[19]

图8 黄锡恺等人复原的燕肃指南车图

另外,鲍思贺对辕端横木下的两个小立轮在转动过程中起的作用没有解释清楚。

据上文介绍,鲍思贺对“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其径三寸,铁轴贯之”的作用解释为:“可能是因中心大平轮和木仙人的重心偏在车轴后面,即偏在辕的转轴后面,这样可以使全车比较平衡,对传动不发生关系。”

如果只是用来起平衡作用,为何要用轮子?而且是“其径三寸”的“立小轮”?

4 有关燕肃指南车的几个问题

除了特别说明,下面引文都是用《太常因革礼》中的文字。

有没有用伞状齿轮?

如果燕肃指南车用了伞状齿轮,那么文中对相应轮的尺寸描述应该分别有“上径”和“下径”的尺寸,但现在文中找不到“上径”、“下径”这样的文字。

所以,燕肃指南车很可能没有用伞状齿轮。

辕端横木下的小立轮有没有齿?

文中写道:“辕端横木下立小轮二只,径三寸,铁轴贯之”,没有像描述其他轮那样有“出齿”数,很可能这两个小轮上无齿。

当一个车轮转动时,另一个车轮是否应停下?

文中写道:“若折而东,推辕右旋,附右脚子轮,顺转十二齿,撃右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左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东行,木人交而南指。若折而西,推辕左旋,附左脚子轮,随轮顺转十二齿,撃左小平轮一匝,触中心太平轮右旋四分之一,转十二齿,车行正西,木人交而指南。”右脚轮转动时并未提到左脚轮的转动,左脚轮转动时也未提到右脚轮的转动。所以当一个车轮转动时,另一个车轮很可能是停下的。《愧郯录》中有“肃之所为,或需人力”,靠人力将另一个车轮固定住是有可能的。

指南车由南行转向东行,中心大平轮是“左旋”还是“右旋”?

当指南车由南行转向东行时,《太常因革礼》《文献通考》《宋史》记载的都是中心大平轮“左旋四分之一”,而《愧郯录》记载的是中心大平轮“右旋四分之一”。

车由南行转向东行,中心大平轮会随着车向左转动,要想与中心大平轮相连的木人仍指向南方,中心大平轮必须右旋相同的角度才能抵消车转动引起的角度的变化。所以中心大平轮应该“右旋”。

有可能岳珂写《愧郯录》时发现《太常因革礼》记述的错误而将其改正,而《文献通考》《宋史》中这部分资料很可能来源于《太常因革礼》。

辕端横木下的两个小立轮在转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如前所述,鲍思贺认为辕端横木下的两个小立轮在转动过程中起平衡作用,对传动不发生关系。

陆敬严也认为两小立轮“应为支撑车厢的平衡轮”。[10]

如果只是用来支撑车厢的平衡,为何要用“其径三寸”的“立小轮”?

黄锡恺等人将小立轮设计成“当辕A绕O2转动时,小立轮I和I,沿圆弧ßß滚动。 ”(见图8)[9]

仍然看不出两个小立轮对保持木人指南所起的作用。

辕端横木下的两个小立轮在转动过程中起的作用至今还未见到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有关燕肃指南车的一个关键字是“撃(击)”而不是“繫(系)”,鲍思贺复原的燕肃指南车传动系统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燕肃指南车的研究还未结束。设计出一个完全与文献符合的燕肃指南车是今后要解决的难题。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魏志(卷二十九)[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梁]沈约.宋书(卷十八)[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3][元]托克托.宋史(卷一百四十九)[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8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A C Moule.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原名“中国之指南车”)[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5,2(1):457-467.

[5]陆敬严.八十年来指南车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1):52-58.

[6]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1.

[7]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102.

[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册)机械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8.

[9]卢志明.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95-101.

[10]陆敬严.指南车再研究[A].江晓原.多元文化中的科学史: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论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31-242.

[11]邹贺.《宋史》版本流变考述[J].唐都学刊,2011,27(6):81-84.

[12]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1.

[13]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47.

[14]刘仙洲.中国在传动机件方面的发明[J].机械工程学报,1954,2(1):1-27.

[15]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0.

[16]岳珂.愧郯录(卷第十三)“指南记里鼓车”[M].四部丛刊续编(五四).上海:上海书店,1984:12.

[17][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二十二)[M].续修四库全书(第8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

[1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七)[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9]黄锡恺.机械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239.

Further Study on the Sources about the South-pointing Carriage Constructed by Yan Su

CHENG Jun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Beijing,100012)

The south-pointing carriage constructed by Yan Su in 1027 is the first south-pointing carriage whose detail descrip⁃tion of the machinery involved was given in ancient China.The machinery is recorded in History of the Sung Dynasty.Reconstructions of mechanism of the south-pointing carriage constructed by Yan Su have been given by Moule,Wang Zhen-duo and Bao Si-he.The re⁃construction involves a key word in History of the Sung Dynasty whether it is‘xi’or‘ji’.Passages almost identical wording also occur in other sources.The key word must be‘ji’according to these sourc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reconstruction by Bao Si-he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reconstructions by Moule and Wang Zhen-duo.Several questions involved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south-pointing carriage constructed by Yan Su;ji;Bao Si-he

F416-47

A

1674-0874(2017)03-0089-08

〔责任编辑 高海〕

2017-02-23

程军(1965-),女,安徽蚌埠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史与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横木齿间大平
双螺杆压缩机螺杆转子齿间容积内容积比的一种算法
愿我是你心头的白月光
直齿点线啮合齿轮传动齿间载荷分配研究
“酒吧”的由来
智珠
十月栗香留齿间
浜田恵造 香川県知事 先輩・大平元首相の信念を今に生かす
杀羊
梯子
防蛇措施—逃生小窍门